小葉青岡

小葉青岡

小葉青岡產區很廣,北自陝西、河南南部,東自福建、台灣,南至廣東、廣西,西南至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200-2 500米的山谷、陰坡雜木林中。越南、寮國、日本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小葉青岡
種拉丁名:Cyclobalanopsismyrsinifolia(Blume)Oersted
種別名: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青岡屬
屬拉丁名:Cyclobalanopsis
國內分布:豫,陝,皖,蘇,浙,贛,湘,川,黔,閩,台,粵,桂,滇
海拔:200-2500
中國植物志:22:325
英文植物志:4:398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
最低海拔:500
最高海拔:1800
生境:山地林中或灌叢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鶴峰,恩施,利川,巴東,宜昌,長陽,興山,神農架,十堰

文獻來源

小葉青岡(雲南植物志)青栲(中國樹木分類學),青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圖版98:3
Cyc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Blume)Oerst.inVid.Selsk.9,6:387.1871;Schott.inBot.Jahrb.47:656.1912;雲南植物志2:327.圖100,10-12.1979;江蘇植物志,下冊:45.圖791.1982;福建植物志1:407.1982;貴州植物志1:111.1982;中國樹木志2:2320.1985.——QuercusmyrsinaefoliaBlumeinMus.Bot.Lugd.-Bat.1:305.1850;A.Camus,Chenes1:264.1936-38,Atlas1.Pl.16.f.7-21.1934;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204.圖143.1937;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439.圖878.1972;河南植物志1:257.圖316.1981.——Q.glaucaThunb.var.gracilis(Rehd.etWils.)A.Camusf.subintegrifoliaLing,福州大學自然科學研究匯報3:99.1952.

描述欄位

喬木,高達20米。小枝無毛,被凸起淡褐色長圓形皮孔。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1厘米,
小葉青岡小葉青岡
寬1.8—4厘米,頂端長漸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細鋸齒,無毛,背麵粉白色,乾後有時為暗灰色,側脈9—14對;葉柄長1—2.5厘米,上面有溝槽。殼斗碗形,質薄而脆,包圍堅果1/3—1/2,直徑1—1.5(-2)厘米,高0.6-1厘米;苞片合生成6—9條同心環帶,上部環帶邊緣全緣,下部有缺齒,被灰白色微柔毛。堅果卵形,直徑0.7-1.2厘米,高1.4—2厘米,頂端微有毛,果臍平,直徑約6毫米。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滇西北以至滇南思茅等地,生於海拔760—2500米溝邊、斜坡雜木林中。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普遍分布。越南寮國日本也有。

用途功能

木材堅硬,不易開裂,富彈性,能受壓,為枕木、車軸良好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