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泊村

小泊村

小泊村位於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東北10公里處,因該村較小,故名小袁家泊。袁氏斷嗣後,改為小泊。2004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8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69元,該村先後被評為萊西市“先進黨支部”、“文明村莊”等稱號。

基本信息

山東省萊西市姜山鎮 小泊村

村名由來

明永樂二年,袁氏由雲南遷此建村兩個,亦以姓氏命名袁家泊。因該村較小,故名小袁家泊。袁氏斷嗣後,改為小泊。隨有韓氏、王氏、李氏、孫氏、欒氏、于氏、左氏、張氏、包氏、徐氏等先後遷入定居。

政區人口

姜山鎮轄村,東靠煙青一級公路,南西臨辛牛路,南與大泊村接壤,北依石城村,2004年全村270戶,846人,912畝耕地。

經濟狀況

2004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8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69元,該村先後被評為萊西市“先進黨支部”、“文明村莊”等稱號。

優勢產業

該村搶抓機遇,充分發揮近靠煙青一級公路的區位優勢,在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大力發展村級招商,全村民眾走上了小康路。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突出畜牧和桑蠶。截止到2004年,建有肉食雞,奶牛和生豬養殖小區各1處,桑園80畝,養蠶戶20餘家。該村在村東成立民營經濟小區,青島天富通訊器材有限公司在此落戶,吸收村農村力200餘人,僅此一級,年增收200萬元。

社會事業

該村在精神建設上,加大村容村貌建設力度,修建二縱三橫5條文明街,並全部進行了綠化,村莊環境優美清新;全村戶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樓房,吃上了自來水,沿街設立了垃圾池,有專人管護和清理衛生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買上了機車和電冰櫃。村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同時,加強了社會治安管理,村里成立治安巡邏隊,保持村莊穩定。

2、山東省膠南市大村鎮小泊村

地理位置

小泊村位於大村鎮東北10公里處(原市美鄉東2.4公里),馬家河上游東岸,地處丘陵地區,交通十分便利。

村名由來

據傳,明朝中期,崔氏由今山前寨里、西寨遷來立村。因地勢低洼,人口少,故名小泊村。

人口姓氏

現小泊村有170戶,493口,除崔姓居民外,尚有劉姓、趙姓及少數居民。

經濟概況

小泊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舊社會因地處山區,經濟落後。解放後,該村農業逐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高產高效農業、畜牧業、個體工商業、林業、勞動力轉移迅速發展,村級經濟逐年大幅度增長。

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全面發展,村民整體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年年都有考入大中院校的學生,成為國家有用人才。特別是稅費改革以來,農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各項事業發展越來越快。

俯瞰小泊俯瞰小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