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鄉

1949年11月,為小池區,轄南山、培斜、卓興、汪美、聯邦、源石、黃陂、儒蘆村。 1955年,並為雙池區,翌年改稱龍池區,轄源邦、黃陂、儒蘆、卓美、南斜鄉。 1984年7月改設小池鄉,1987年轄13村、84村民小組。

在龍巖西部,面積102.2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在小池圩,離市區18公里。明代屬鐵石鄉龍門裡小池社,有黃邦、黃畲、余爐、背畲、南山、河坑、均園等村落。清代至民國初為小池社全境。
民國18年6月至民國20年7月,民國21年4月至11月,成立小池區蘇維埃政府。轄南山、培斜、卓然、汪洋、賴邦、黃邦(璜溪)、何家陂、儒蘆等鄉蘇維埃政府。
民國22年,屬西池區,轄敦誼、德鄰、輯和鄉,次年屬第六區。民國26年3月,屬第一區,劃南山、良貴、紫文鄉聯保,次年縮為小池鄉聯保,轄16保。民國30年12月,改小池鄉,轄南星、南光、貝畲、卓然、興貴、汪洋、璜溪、山美、賴邦、源石、黃陂、儒蘆保。
1949年11月,為小池區,轄南山、培斜、卓興、汪美、聯邦、源石、黃陂、儒蘆村。1955年,並為雙池區,翌年改稱龍池區,轄源邦、黃陂、儒蘆、卓美、南斜鄉。1957年,改小池鄉,次年成立小池公社,1959年大池、湖邦公社併入小池公社,設小池管理區。1961年,分出大池、湖邦二公社,恢復原小池公社,轄南山、卓然、興貴、聯盟、紅邦、紅聯、章源、牛眠石、何家陂、黃斜、儒蘆、培斜、汪洋、山美14生產大隊、74生產小隊。1984年7月改設小池鄉,1987年轄13村、84村民小組。
轄區四面環山,中部是盆地,平均海拔560米。多年年平均氣溫攝氏18.4度,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768毫米。礦藏有石灰岩、煤、鐵等、主要農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等,土特產有筍乾、香菇、茶葉、蜂蜜等。1987年,總人口1255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8人。耕地12649畝,林業用地9萬多畝。農業總產值306萬元(按1980年價),其中種植業188萬元、畜牧業61萬元。獨立核算工業企業7個,產值97萬元。村委會及以下辦工業企業55個,從業184人,產值130萬元。鄉鎮企業331個,從業757人,總收入451.13萬元(按現價)。其中鄉辦企業12個,從業285人,收入209.21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