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宮彰仁親王

小松宮彰仁親王

小松宮彰仁親王小松宮彰仁親王(1846——1903年),日本弘化三年生,初名東伏見宮,後改小松宮,是孝仁天皇養子。明治元年(1868年)任軍事總裁,後拜征夷大將軍。

名稱

小松宮彰仁親王

展開解說

小松宮彰仁親王小松宮彰仁親王
小松宮彰仁親王(1846——1903年),日本弘化三年生,初名東伏見宮,後改小松宮,是孝仁天皇養子。明治元年(1868年)任軍事總裁,後拜征夷大將軍。明治三年(1870年)赴英國留學,明治五年(1872年)回國。明治七年(1874年)二月佐賀亂起,任征討總督。亂平後,九月任陸軍少將。十年(1877年)任陸軍戶山學校校長兼東京鎮台司令長官。十三年(1880年),任陸軍中將,近衛都督。二十三年(1890年)擢陸軍大將。二十四年補近衛師團長。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小松親王積極從事策劃侵略朝鮮中國,1895年1月補大本營參謀總長,負責全面籌劃、指揮日本陸、海軍的侵華活動。他採納伊藤博文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的建議,1月間出兵山東半島,占領威海衛,消滅北洋海軍。接著又在3月發動遼河下游戰役,攻占了牛莊營口、田莊台,並出兵占領澎湖,完成了大本營“作戰大方針”的第一期作戰計畫。
之後,日本政府侵略野心更加膨脹,決心實現大本營“作戰大方針”的第二期作戰計畫——進軍山海關,在直隸平原與清軍進行主力決戰。
為了統一前線指揮,3月16日,日本政府宣布成立“征清大總督府”,小松親王任“征清大總督”。“大總督”擁有制訂作戰計畫、指揮出征全軍及部下任免補敘的大權。

根據

大本營作戰計畫,日軍從3月開始積極著手出征準備。中日馬關議和開始後,日本政府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為了在談判桌上進行更大的勒索,反而加緊了軍事調動。4月13日,小松親王率“征清大總督府”成員由宇品出發,經威海衛,於16日到達旅順,在旅順正式成立“征清大總督府”,積極準備向中國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進攻。但是,日本表面上雖然氣勢洶洶,但它畢竟是一個資源匱乏、人力不足的小島國,經過8個多月的戰爭消耗,“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兵力、軍需皆告“疲勞、缺乏”,實際已經無力再戰。於是《馬關條約》簽訂後,便結束了這次侵華戰爭。
戰後,小松親王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晉升元帥,三十六年(1903年)病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