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廣寒電影院

"位於經三小緯二路的小廣寒電影院就在那時由德國人創辦

歷史沿革

1904年,濟南成為國內第一家自開商埠的城市。位於經三小緯二路的小廣寒電影院就在那時由德國人創辦,是濟南最早的一家電影院。
 自1906年投入使用之後,小廣寒幾次更名,1946年改名為國民電影院,1948年改為濟南電影院,1950年又改名為明星電影院。解放後為房管局管理的直管公房,直到2006年,市中區房管局將其使用權收回,並從2008年4月份進行了為期大半年的加固和修復。
 2008年底小廣寒電影院加固和修復完成,並進行了招商。2009年確定由目前商家進行運營,經過兩年裝修,成為“電影主題”餐廳,並於2011年6月1日起正式運營。

簡介

濟南第一家電影院“小廣寒”,出現在經三緯二路路口,由德國人出資興建。有史料記載,小廣寒於1904年動工,1906年竣工。它是建設最早的一批影院之一,甚至比北京、上海出現第一家電影院的時間還要早。
 小廣寒電影院是目前國內現存影院建築中最古老的一座。原建築是磚木結構,能容納500多人,分為上下兩層,樓上是能容納六人的包廂。最初的電影只在晚上放映兩三個小時,因為電業局白天不供電。直到1920年以後,小廣寒有了自己的發電機才開始全天候放映電影。
 一開始,電影大多都是一些“兩西女作跳舞狀”之類的西洋鏡頭,時長兩三分鐘左右。有資料形容當時的景象:“鏇又一影,兩西人作角牴戲;又一影,為俄國兩公主雙雙對舞,旁有一人奏樂應之;又一影,一女子在盆中洗浴;又一影,一人滅燭就寢,為地癟蟲所擾,掀被而捉得,狀態令人發笑;又一影,一人變弄戲法,以巨毯蓋一女子,及揭毯而女子不見;再一蓋之,而女子仍在其中矣”。 那時候人們稱電影為“電光活動影戲”,簡稱“電動影戲”。
 後來出現了較長的電影,主要是風景片或滑稽片等,且配有中文字幕。老濟南人王昭建的回憶文章中提到:“人們傳說(小廣寒)放的都是德國片,實際上是英國片。其中,有兩部電影我至今還記得:一部叫《孤兒飄零記》,另一部叫《銀漢紅牆》。《孤兒飄零記》實際上是根據英國作家笛福小說《魯賓孫漂流記》改編的,而《銀漢紅牆》則是根據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而成的。”
 小廣寒初期用的是手搖提包放映機。為了換片,每放映完一集,燈亮一次,這時觀眾可以喝茶、休息。門票分為:包廂3元、樓座1元、池座5角、樓下3角。當時的1元錢在北京可以吃一頓涮羊肉,在上海則可以買兩到三張電影票。由此可見,在小廣寒看電影屬於“高消費”。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樂意花高價見識一下電影這頗“洋氣”的新鮮事物。
 憑“小廣寒”這幾個字,可以想像人們對電影院的美好期許。在此後的近十年間,濟南的專業電影院唯有小廣寒一家,所以上座率始終很高。

摩登氣息

濟南商埠生活
電影院裡摩登氣息
 1904年,濟南開埠。在商埠和西城一帶的居民大都過著遲睡遲起的都市生活,他們白天在喧鬧的環境中忙碌著,晚上最普遍的娛樂方式除了聽大鼓書,就是看電影。因此電影院以商埠一帶分布最多。
 從1925年張宗昌主政山東,到後來1938年韓復榘督魯八年,小廣寒一枝獨秀的風光不再。在經二路緯三路周邊,又建起好幾家影院,如新濟南電影院、振明電影院、和平電影院、遊藝園電影院、大觀有聲電影院、商埠有聲電影院(位於中山公園內)、新光電影院(位於新市場內,今勝利電影院)、青光電影院以及軍人電影院等。
 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國產電影得到了發展,《關東大俠》、《火燒紅蓮寺》等無聲電影興盛,電影院漸以放映國產片為主。此後放映的故事片越來越多,像演員楊耐梅、胡蝶、鄭小秋等人的電影都開始上映了。經常放的有《春閨夢裡人》、《姊妹花》、《漁光曲》,阮玲玉的片子也常放。
 1945年抗戰勝利後,電影院興起放《美人島》、《人猿泰山》、《大飯店》等美國電影,檔期基本上和好萊塢同步。

變遷

城市幾經變遷
老電影院所剩無幾
 1948年,青光電影院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大觀、勝利、和平以及軍人等電影院,卻都迎來了隨後的兩個黃金時期。在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電影院生意火爆一時。
 其中最風光的當屬成豐橋的光明電影院。起初它由十五戶商人合資建設,1966年成為國營電影院。1988年,光明電影院進行了內部裝修,鋪上了紅地毯,安裝了航空座椅,引進了先進的音響設備,成為了省內第一家模擬立體聲電影院。裝修完畢後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當年風靡一時的美國電影《霹靂舞》,票價更是創了1.5元的新高。
 位於新市場內的勝利電影院屬小型影院,名稱的幾次更改反映世事變遷。始建之初的上世紀50年代,稱中蘇友好影院;60年代中蘇兩國關係惡化,遂改名反修影院;70年代後改稱勝利電影院。2008年隨著魏家莊片區改造拆除。
 小廣寒電影院也在歲月中幾經變遷。小廣寒後更名為明星電影院,1955年遷至經七路緯十二路。新電影院建成仿古宮殿建築,內設坐席1031個,1966年9月影院改為國營。1967年,影院改稱紅星電影院。1978年,恢復為明星電影院。2008年11月,與全聚德簽訂十年租賃契約,原來的影院變成了烤鴨店。
 原小廣寒舊址一度成為濟南市衛生教育館,辦過計畫生育類的展覽。“文革”之後,曾有企業借用作為文藝活動場地,後因年久失修,樓頂塌壞,建築處於廢棄閒置狀態。如今,小廣寒被改建為老電影主題餐廳,店裡收藏了各式老放映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