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口村

小山口村位於曹村鎮南206國道沿線25公里處,與大山口村和楊堡村接壤。全村共18個村民組,1144戶,3983口人。黨員162名。全村有耕地6510畝,山丘面積2380餘畝,農業生產主要以小麥為主。2010年人均純收入4872元。

活動室

小山口村位於曹村鎮南206國道沿線25公里處,與大山口村和楊堡村接壤。全村共18個村民組,1144戶,3983口人。黨員162名。全村有耕地6510畝,山丘面積2380餘畝,農業生產主要以小麥為主。2010年人均純收入4872元。

小山口村內有一條倒流河,終年自南向北流淌,河水清澈見底,在村莊東側有一山名曰齊山,山上多松樹、洋槐樹,另有山楂樹、石榴樹、梨樹、杏樹、板栗等果樹,每年至陰曆九月山上通紅的山楂遠遠看去非常惹人喜愛,在山上還有一女人泉,泉眼直徑1米,深約丈許,泉水清澈見底。而此泉藏匿一秘密,大凡女士飲其泉水時,泉水汩汩流出,而當男士到其泉水邊時,泉水立時沉浸於池底,滴水不淌。故此泉命名為: 女人泉。有詩嘆曰:
池山半腰一清泉,曲徑通幽流下山。
男人到此泉水枯,女人注觀水潺潺。
女人泉呀女人泉,遊人觀後齊讚嘆!

歷史

在村莊北部的農田裡分布著小山口遺址,小山口遺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對於進一步研究淮北地區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特別是淮北地區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質,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填補了宿州市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測定,遺址的地層堆積包括了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小山口文化分別為公元前6077一前5700年和公元前5858一前5650年,距今約8000年,是已確定的安徽省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目前暫定為小山口一期文化” 。小山口遺址,不僅在安徽省新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於研究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與周邊地區特別是與黃河中下游新時期文化的區別和聯繫,也具有重要價值。

小山口姓氏分布:小山口以陳姓、羋姓居多,村內還有潘、李、高、趙、周、韓、蘇、徐等姓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