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閱讀障礙

小兒閱讀障礙

小兒閱讀障礙所屬一款疾病,是一種詞的識別技能及閱讀理解的明顯的發育障礙,這種障礙不能以智力障礙、不充足教育解釋,也不是視覺,聽覺、神經系統障礙的結果。

基本信息

概述

閱讀障礙是一種詞的識別技能及閱讀理解的明顯的發育障礙,這種障礙不能以智力障礙、不充足教育解釋,也不是視覺聽覺神經系統障礙的結果。

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症的學習障礙表現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出現感知覺,表象,

小兒閱讀障礙小兒閱讀障礙
抽象等認識的偏異,聽覺和視覺兩方面的記憶,任何一方面障礙均可導致閱讀問題。
臨床觀察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閱讀困難有家族傾向,Sysvia等發現:閱讀困難的發病率為45%以上;雙生子的研究也顯示同卵雙生的同病率比異卵雙生高,有報導其比率為87%∶24%。
(二)發病機制
基因連鎖分析提示:在第15對染色體上存在有以常染色體顯示方式遺傳的基因位點;也有報導在第6位染色體上的基因位點,也有學者採用雙耳分聽技術,電生理方法,皮質血流分析,透示器半邊視野等方法研究腦功能側化,發現:閱讀困難兒童有腦結構側化異常,可能為胎兒血內睪酮水平異常導致發育異常,還有學者認為:該類兒童文字系統處理的環節中,出現異常或缺陷;或者是識字模式異常或是語言通路異常,還有一部分是認知方式或空間知覺障礙,也有人認為是內耳前庭功能失調所致,父母和家庭的負性生活事件可以加重此類問題。

症狀

小兒閱讀障礙的症狀:
認知功能障礙失讀
1.一般臨床表現

小兒閱讀障礙小兒閱讀障礙

在字母書寫系統中,閱讀障礙早期階段可能表現為背誦字母,說出字母正確名稱,詞的分節,讀音的分析或分類等障礙,之後,在口語閱讀方面顯示出不足:朗讀時遺漏字(如“兔子轉身鑽進籬笆底下洞裡”讀成“兔子轉身進籬笆洞裡”),加字(如“沒想到她一進洞,就一直不停地往下掉”讀成“沒想到她一進到洞裡,就一直不停地往地面上掉”),念錯字(如將“6”讀成“9”,或把“d”讀成“b”,把“愁”讀成“秋”,“貨物”讀成“貨動”,“搏鬥”讀成“博士”,“橫過馬路”讀成“黃過馬路”,“詳細”讀成“羊細”等),寫錯字(如“就”寫成“龍京”,“黨”寫成“堂”),替換字(如“摔了一跤”念“跌了一跤”),將句中的詞或詞中的字母念反(“na”讀“an”,“f”讀“t”),朗讀速度慢,長時間的停頓或不能正確地分節,閱讀理解方面也存在缺陷,不能回憶起所讀的內容,不能從所讀的資料中得出結論或推理,用一般常識回答所讀特殊故事裡的問題,而不能利用故事裡的信息,在中文系統中,閱讀障礙還表現為:音調念錯,念相似結構的音(“狐”念“孤”),多音字讀錯,讀錯兩個字組成的詞中的一個字,不能區分同音字等,閱讀理解也明顯受損,有的閱讀障礙兒童在學前也可表現出一定的語言缺陷,認知功能障礙,如在臨摹圖畫時,他們往往分不清主體與背景的關係,不能分析圖形的組合,也不能將圖形中各部分綜合成一整體,左利手者多,神經系統軟體徵陽性率高。
2.病程一般於嬰幼期或童年期起病,6~7歲(一,二年級時)明顯,有時,閱讀障礙在低年級可被代償,9歲(四年級)或之後才明顯嚴重,病情輕者,經治療後閱讀會逐漸趕上,到成年無閱讀障礙徵象,病情重者,儘管予以治療,障礙的許多體徵也還會持續終生。

預防

目前尚無確切預防措施,還是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更好。

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應根據學習障礙的原因對症治療,並根據兒童所測得的智商或學習商,告訴家長對孩子學業的期望程度。同時增強兒童自尊心、社會能力和學習動力,促使家長對兒童學習的理解、鼓勵和支持。
2.教育干預著重早期干預和開展特殊教育。對學習障礙的兒童,不要強調其學習的失敗,應了解其能力和學習的薄弱環節,教學方法宜揚長避短,使之取得學習的進步。智慧型遲緩兒童的教學內容應分成小步驟,減慢教學速度,反覆強化而使其接受;一些特殊學習技能障礙的兒童,教學上採用代償性的學習通道來建立特殊的學習過程,如多種渠道的教學輸入(電影、幻燈、錄像)、口頭或書面作業、多樣化的教學輸出工具(設計書寫工具、計算器、計算機)等。
3.藥物治療兒童因注意缺陷而影響學習時,應在心理治療、教育干預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哌甲酯(哌醋甲酯,利他林)或匹莫林。一般哌甲酯(哌醋甲酯)的開始劑量為5mg,1次/d,晨服。根據用藥情況適當調整劑量,通常為0.3mg/kg,如果在服哌甲酯(哌醋甲酯)過程中,兒童胃腸道反應大,出現不適或納差,可換用匹莫林,每天早晨20mg,1次/d。倘若兒童在服上述兩藥中產生抑制,訴說軀體不適,應停藥。
4.行為矯正針對兒童多動和注意缺陷可採用陽性強化法,根據其良好行為,給予陽性強化,如表揚、鼓勵和物質獎勵等。如果出現不良行為,則予以懲罰,即批評、撤銷獎勵、不讓其參加喜愛的活動等。
對於兒童學習進步的現象,應立即給予獎勵。開始獎勵的要求不能定得太嚴,應使兒童有獲得成功的機會,然後逐漸增加對兒童的要求。獎勵可以是玩具、圖書和卡片等,大的獎勵應根據老師的反映、家長的觀察而定,獎勵應持續至兒童能達到某種內在反饋性滿足,如能自覺做作業而感到滿意、取得好成績感到高興、受同學和老師的表揚而自豪等,在這種情況下,物質獎勵可停止。
5.感覺統合訓練近年來基於學習障礙兒童的大腦組織協調感覺信息不良的假設,提出感覺統合訓練來控制感覺的輸入,特別是刺激前庭系統和本體感,如肌肉、關節和皮膚等,兒童能統合這些感覺,產生適應性應答,用於治療兒童運動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和學習不良,據國內報導其顯效率分別為81.3%~100%、58.3%~66.7%、56.5%~91.7%和60%。
(二)預後
影響預後的因素很多,如智商、家庭狀況。隨訪研究顯示預後一般較差,如輟學率高,就業率低,社會經濟地位低等。閱讀障礙與品行障礙、情緒障礙和青少年犯罪的關係尚待進一步調查和探討。

檢查

小兒閱讀障礙檢查項目:
染色體腦電圖檢查
一般無特殊發現,染色體基因連鎖分析可出現異常。
應做腦CT,腦電圖檢查,雙耳分聽技術,電生理方法,皮質血流分析,透示器半邊視野等方法,可發現患兒腦結構側化異常,腦電圖可有非特異性異常改變。
1.腦電圖檢查約有50%患特殊學習不能症的兒童存在腦電圖異常,主要表現在頻率和振幅的異常,但並沒有特徵性腦電圖表現。
2.誘發電位檢查20世紀70年代起,聽覺和視覺誘發電位開始套用於對這類患兒的研究,發現閱讀障礙患兒大腦左半區視覺誘發電位振幅改變,視覺和聽覺誘發電位的潛伏期均延長,近年來事後相關電位(aftereventrelatedelectricpotential)已逐步引起人們的重視,已有研究證實患兒的該電位潛伏期超過300ms,目前認為上述這些測試手段尚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輔助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神經影像技術的發展亦使特殊學習不能症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發現,已有一些研究先後發現這類患兒有時會出現顳平面錯位的現象,正常情況下顳葉的言語中樞,常位於腦之左側,而閱讀障礙患兒的這一區域常在右側,正電子激發X射線體層掃描(PET)的研究發現,閱讀障礙兒童在閱讀時存在視區和額葉皮質區域性功能改變,最近氙單光子激發計算機控制X射線體層掃描(SPECT)的研究發現,閱讀障礙兒童額部腦血流下降,據認為此對特殊學習不能症有一定輔助診斷價值。

診斷鑑別

診斷
1.標準化個體測驗標準化個體測驗所獲得的閱讀成績,明顯低於其智力和受教育所決定的預期水平。
閱讀障礙的診斷關鍵在於與學習能力和智慧型相比(由個體方式測定的智商來定)標準化個體測驗所獲得的閱讀成績,明顯低於其智力和受教育所決定的預期水平;但問題的焦點及極易產生差異的是:閱讀成績和預期成績間的差異達到何種水平才被認為有明顯差異,在此方面,有4種評定方法:
(1)閱讀低於現有年級2個年級以上。
(2)閱讀年齡明顯低於預期年齡(預期年齡=智齡實際年齡年級,閱讀年齡/預期年齡<90,提示閱讀困難)或閱讀成績明顯低於預期年級。
(3)Z分差異法。
(4)回歸差異法。
第1種方法沒有考慮能力和成績間的不一致,與現用診斷標準不符,第2種方法忽略了預期年齡或年級分布的標準差隨年齡而增大,使更多的大年齡兒童被診為閱讀障礙,也未考慮到閱讀成績與智商間的不完全相關,第3種方法未考慮到閱讀成績與智商間的不完全相關,第4種方法則克服了以上基本的缺點,在第4種方法中,要計算閱讀成績和智商間的回歸方程,利用回歸方程計算預期閱讀成績,如實際成績明顯低於預期成績,則可確立診斷,但常模的工作量很大。
2.閱讀能力的降低影響了日常生活首次發現於嬰幼期或童年期,病程持續,閱讀能力的降低影響了其日常生活。
3.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兒童精神分裂症,兒童孤獨症,精神發育遲滯及其他疾病引起的障礙,也除外由於視覺或聽覺缺陷或神經系統疾病所致障礙。
鑑別診斷
1.兒童精神分裂症首次發病於嬰幼期的較少,伴其他思維障礙,病情有緩解和復發特點。
2.兒童孤獨症也是首次發現於嬰幼期,雖有語言和閱讀障礙,但兒童孤獨症主要為生活交往,溝通和局限的重複行為。
3.精神發育遲滯精神發育遲滯標準化個體測驗所獲得的閱讀成績,與其智力和受教育所決定的預期水平相符,閱讀成績與其智力水平均低於一般水平。

併發症

學齡期可伴有語言技能障礙,拼讀障礙,計算障礙等,語文很差,數學套用題的解答也差,常伴拼寫困難,並常伴有多動症和行為問題,合併免疫及自身免疫病者較正常人群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