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推拿

癲癇發作時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屬心腦被蒙,神機暫時停滯。喉間痰鳴,嘔吐涎沫,口中豬羊般叫聲,屬痰涎無疑。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說明痰氣相離,心腦神機恢復。痰濁可因胎稟、外傷、脾虛失運等而生。痰濁膠固難化宿為病根。氣機逆亂多因情緒激動、憂思太過、外感、飲食、運動失調等所致。氣機走竄,聚合無常,成為發作誘因。發作時,痰裹氣,氣夾痰,痰氣交阻,蒙蔽心腦,神機不運,發為癲癇。

概述

癲癇古名“癇”(《五十二病方》)。俗稱抽風、羊癲瘋等。是以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抽搐,喉中發出豬羊般叫聲,片刻即醒,醒後如常的一種發作性疾病。我國癲癇的發病率約為7%0,好發於4~5歲以上,男多於女,是目前我國神經科僅次於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疾病,每年6月28日為“中國癲癇日”。
癲癇是西醫病名,以腦部神經元反覆突然過度放電為特徵,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間歇中斷。小兒癲癇具有多樣性、易變性、不典型性、短時性、易誘發性和周期性等特點。推拿目前難於治癒癲癇,但對於控制症狀、減少發作和改善俸質有意義。

病因病機

痰氣交阻,神機不運為癲癇發作的基本病機。癲癇發作時突然倒仆,昏不知人,屬心腦被蒙,神機暫時停滯。喉間痰鳴,嘔吐涎沫,口中豬羊般叫聲,屬痰涎無疑。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說明痰氣相離,心腦神機恢復。
痰濁可因胎稟、外傷、脾虛失運等而生。痰濁膠固難化宿為病根。氣機逆亂多因情緒激動、憂思太過、外感、飲食、運動失調等所致。氣機走竄,聚合無常,成為發作誘因。發作時,痰裹氣,氣夾痰,痰氣交阻,蒙蔽心腦,神機不運,發為癲癇。

診斷

(一)診斷
1.症狀表現各異①大發作:全身肌肉突然強直,意識喪失,兩眼上翻,口吐白沫,喉間發出豬羊般叫聲,二便失禁。持續1—10分鐘始醒,醒後如常人,既往有類似發作。②小發作:以突然短暫意識喪失為特徵。表現為突然意識不清,語言中斷,活動停止,固定於某一體位。持續時間不超過30秒,很快恢復正常。③精神性發作:精神失常,激怒狂笑,妄哭,夜遊或呈一時性痴呆狀態。④局限性發作:常見身體局部陣發性痙攣。
2.有家族史、產傷缺氧史、顱腦外傷史等。
3.腦電圖檢查有典型癲癇波,頭顱CT可排除腦部其他病症。
(二)鑑別診斷
1.暈厥多發生於較大兒童,可有家族史,發作前常有精神刺激。幾乎都發生於站立位,先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冷汗、後突然跌倒。一般無四肢抽動和口中怪叫,數秒鐘或數分鐘後恢復。腦電圖多無異常波形。
2.屏氣發作(憤怒驚厥)因不遂意或疼痛引發,先大聲哭鬧或憤懣不堪,過度換氣後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哭不出聲,並唇甲青紫,四肢強直。嚴重者意識喪失,伴四肢抽動,全過程教秒至1分鐘。多發於2歲以下,5歲後常自愈。

治療

(一)治法
發作時開竅醒神,分解痰氣以治標。緩解期治痰治氣,調體質以治本。
(二)基本方
掐驚法(掐人中、十宣、四關等穴,每穴掐10次)
乾洗頭(十指屈曲,指尖輕快叩擊頭部;十指分開成爪狀,逐一按揉頭部;五指併攏成梅花形,啄擊頭皮運動區和感覺區;頭部輕快掃散。共3~5分鐘)
振按四方(以兩掌相對分別從頭之兩顳側和前後四個方向向中央擠按,名“振按四方”,各方振按1分鐘)
雙點門(同時點百會和風府1。3分鐘)
揉膻中並分推胸八道(各1分鐘)
搓摩脅肋(8~10遍)
清肝經、補脾經、順運內八卦(各2~3分鐘)
方解:人中、十宣和四關穴為急救要穴,掐之促醒定癇。清肝經抑木,補脾經培土。揉膻中、分推胸八道、搓摩脅肋、順運內八卦為調理氣機,順氣化痰而設。乾洗頭輕快柔和,刺激反射區。振按頭四方重鎮安神定志。雙點百會和風府改善大腦供血,祛風,開竅。全方抑木扶土,理氣化痰,鎮靜安神而定癇。
(三)操作指南
1.人中、十宣和四關穴為治癇要穴。發作時,從重從快,立即掐之。緩解期輕快掐法,或每穴3揉1掐1分鐘。亦可一手掐於人中固定(在患兒最大忍受範圍),另一手交替掐+宣和四關。人中中軸,它穴旁應,同時掐揉,中樞四旁兼顧,醒腦防癇有效。
2.四關為陽明經合谷與厥陰經太沖,左右各一,共四穴。是防治癲癇的民間驗方。二者一屬氣一屬血、一為陽一為陰、一發散一潛降,相互依賴、相互為用,長於調陰陽,和氣血,平肝風,止抽搐。癲癇發作之時可急救促醒(配合掐人中尤妙),緩解時亦可每天掐揉。
3.乾洗頭輕快柔和,振按頭四方重鎮潛降;乾洗頭刺激作用於頭皮反射區,振按四方長於安神定志、鎮靜息風。二法配合,一陰一陽,開合有度,升降相因,相得益彰,防治癲癇有效。乾洗頭掐揉與掃散的反射區主要有:①百會至前髮際的直線,相當於額中帶。②百會至後髮際的直線,相當於頂枕帶。③百會與前髮際中點連線所作垂線,左右各1~2cm。
(四)辯證加減
1.驚癇
以猝受驚恐而發,時時驚叫、驚惕、驚恐,舌淡,苔白,脈乍大乍小,指紋青紫為特徵。治宜寧心安神定驚。基本方重點掐四關,搓摩脅肋。加按揉印堂、點揉四神聰各l~2分鐘,掐皮罷與老龍各10次。
2.痰癇
以發作時昏不知人,痰涎壅盛,喉間痰嗚,豬羊般叫聲,瞪目直視,苔白膩,脈滑指紋滯為特徵。治宜豁痰開竅。基本方重點掐四關,揉膻中,分推胸八道,運內八卦。加振腦門5—8歡,摩揉中脘1~3分鐘,揉豐隆1分鐘。
3.風癇
以突然撲倒,神志不清,頸項及全身強直,四肢抽搐有力,口唇及面部色青,苔白,脈弦,指紋青為特徵。治宜息風定癇。基本方重點掐人中和四關,點揉風府,清肝經。加拿肩井、揉太陽、拿風池各1。3分鐘。
4.瘀血癇
以病程長,顱腦外傷或產傷史,時時頭痛,部位固定,面青紫,舌有瘀斑,脈澀,指紋滯為特徵。治宜通竅活血。基本方重點乾洗頭,振接頭四方,點揉風府。加拿五經10遍,拿血海1分鐘,調五臟5遍,放氣沖(兩拇指置於腹股溝動脈搏動處,下壓至搏動消失,停留2分鐘左右,突然放開,當有熱感或放電感下傳)l~3次。
5.虛癇
以反覆發作,經年不愈,抽動無力,神疲,面少華,厭食,便溏,舌淡,脈細為特徵。治宜補益脾腎。基本方重點補脾經,揉膻中。加補腎經、摩揉中脘、點揉陽陵泉各2—3分鐘。

注意事項

1.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應重視小兒反覆無意識動作的判斷和分析,可疑病例宜及早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2.避免誘發因素給小兒營造良好環境,多心理溝通。推拿環境宜安靜,平常推拿手法不宜太重,小兒哭鬧不宜強行推拿。
3.堅持治療目前本病根治較難,即使治療,周期很長。但堅持推拿,對於增強體履,減少發作,控制症狀有積極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