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骨髓炎

小兒慢性骨髓炎

小兒慢性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菌侵入骨組織所引起的一種骨感染性疾病,常反覆發作多年不愈,有時會因併發症而致終身殘疾。 小兒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延誤診治演變而來,少數為開放性骨折並發感染所致。 機體抵抗力降低,病灶處可出現軟組織紅腫,甚或皮膚破潰,即急性發作。

基本信息

症狀

急性發作期
(1)初期:
發熱畏寒,體溫達39—40℃。
出現口乾,尿赤,苔黃膩,脈滑數及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患肢局部疼痛,皮膚微紅,發熱腫脹。
(2)排膿期:
三星期內化膿而潰破,開始時膿液稠粘,逐漸變為稀薄。
潰後骨質被破壞,膿水淋漓形成漏管,X光片可發現死骨,可由竇道排出小塊死骨。
局部骨膜腫脹變成粗厚高底不平。

靜止期

多沒有全身症狀,但可反覆發作,造成骨端和鄰近關節處畸形、肌肉萎縮或攣縮和功能障礙。

併發症

可有鄰近關節處的畸形肌肉萎縮和功能障礙容易復發並發化膿性關節炎病理性骨折大段骨缺損以及骨生長板損傷等併發症。

診斷

出現以下症狀時,可懷疑本病。
1、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局部疼痛、熱感、發紅、腫脹。
2、嬰兒換尿布時髖關節怕動,髖關節屈曲、內收、外旋,有時會引起病理脫位,要懷疑本病;
3、白細胞增高,ESR亢進,CRP陽性,骨膜遲於發病1-2周,局部穿刺有膿。

病因病機

病因
為細菌感染所致。
致病菌:最常見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主要感染途:  

 
1、血源性感染
最常見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徑,發病率最高。
發病前有一個未曾正確處理的化膿性感染病灶,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引起骨組織發生骨髓炎。
好發部位:長管骨,尤其是下肢骨。
發病率:脛骨>股骨>肱骨>橈骨>髂骨>脊椎骨
2、蔓延發生感染  
直接由鄰近的化膿病灶蔓延到骨組織引起骨髓炎。
3、創傷性感染  
彈傷、刀傷、骨折、關節手術時無菌操作不嚴時,病原菌由傷口直接侵入骨組織引起骨髓炎。

發病機制

1、急性骨髓炎經3周以上治療尚未痊癒
2、急性炎症消退後,出現死骨。

輔助檢查

1、急性發作時血象檢查
(1)白細胞計數增高,病情危重患者兒、小嬰幼兒除外。
(2)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
(3)紅細胞沉降率加快。
2、細菌培養檢查
血培養檢查:可呈陽性。高熱時給藥前取樣,陽性率極高。
竇道分泌物細菌培養:呈陽性。
3、膿液塗片檢查及藥物敏感試驗。
4、X線攝片
骨質不規則增厚和硬化,普遍性疏鬆,出現軟組織腫脹。有明顯的骨膜反應。
有殘留的骨吸收區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
用碘油或12.5%碘化鈉溶液作竇道造影,確死骨或骨腔與竇道的關係。
新生骨形成的包殼,死骨與新生骨之間有密度減低的帶狀區
5、皮膚疑有惡變,行病理檢查。

病理改變

出現死骨,周圍有大量炎性肉芽組織和膿液,而新生骨形成包殼。

膿液向軟組織擴散,皮膚破潰形成竇道,排出膿液和小塊死骨。

此時急性炎症逐漸消退,竇道口暫時自行封閉。

當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出現急性炎症發作,局部滲出物增多和張力增高,使原竇道再開放,自行引流膿液。

鑑別診斷

與骨結核和其他感染如布氏桿菌骨髓炎等疾病鑑別依賴病史臨床表現和病原菌檢查可助鑑別。

預防保健

1.應及時徹底治療急性骨髓炎以免因治療不當或延誤診治而轉為慢性。

2.防止外傷開放性骨折要正確處理防止發生骨的感染。

治療

1、手術治療
(1)切除竇道、清除肉芽組織、消滅無效腔,摘除死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自體骨移植,肌瓣填塞一期閉合切口。

(3)徹底清除病灶後,採用閉式沖洗-負壓吸引,往沖洗管滴入抗生素,引流出脫落的組織碎屑和凝血塊。

(4)將含有慶大黴素的骨水泥鏈珠,置入病灶清除後的殘腔內。
2、抗生素治療
有人主張大劑量口服抗生素,持續6~12個月。

預後

如能得到徹底治療預後良好但儘管治療本病的手段不斷增多仍有容易復發並發化膿性關節炎病理性骨折大段骨缺損以及骨生長板損傷等併發症應予以充分的重視。

飲食調養

1、治療早期

保持體內為略偏鹼性,可多喝湯。

做到低脂肪、低糖、低鹽,以清、淡、素、全為主,少吃糖、酒、魚、肉、禽、蛋及動物的油脂,多吃蔬菜、水果、薯類和海藻等。

2、治療中期

多食水果蔬菜,少葷多素,同時補充一些高蛋白等飲食,以廣泛攝取多種營養。

可常飲用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的新鮮豆漿、花生漿、牛奶等流汁食品

用豬的脊骨、肋骨煲湯,補充鈣、磷、鐵、鎂、銅、錳等微量元素。

3、患者穩定鞏固時期

飲食要多樣化,以穀類為主,多食水果蔬菜,增加奶類和豆製品,適量吃豬瘦肉和鴨肉。

保持體內鹼性。

不吃煙燻、油炸、霉變食品。

忌暴飲暴食、酗酒、偏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