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羅素。本書為16開平裝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

萊布尼茨,德國數學家、哲學家,和牛頓同為微積分的創始人;1646年7月1日生於萊比錫,1716年11月14日卒於德國的漢諾瓦。

他父親是萊比錫大學倫理學教授,家庭豐富的藏書引起他廣泛的興趣。1661年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學學習幾何,1666年在紐倫堡阿爾特多夫取得法學博士學位。他當時寫的論文《論組合的技巧》已含有數理邏輯的早期思想,後來的工作使他成為數理邏輯的創始人。

1667年他投身外交界,曾到歐洲各國遊歷。1676年到漢諾瓦,任腓特烈公爵顧問及圖書館的館長,並常居漢諾瓦,直到去世。

萊布尼茨的多才多藝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著作包括數學、歷史、語言、生物、地質、機械、物理、法律、外交等各個方面。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萊布尼茨哲學的前提

萊布尼茨何以沒有寫出鴻篇巨製的緣由

萊布尼茨評註家的職責

他的哲學中的不一致性的兩種類型

他的哲學的諸項前提

我們這部著作的結構

形成萊布尼茨意見的諸多影響

第二章 必然命題與矛盾律

萊布尼茨的哲學始自命題分析

萊布尼茨的邏輯證明綱要

由該證明所提出的問題

凡命題都可以還原為主謂項形成嗎?

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

必然性與偶然性

第三章 偶然命題與充足理由律

萊布尼茨哲學中偶然判斷的範圍

充足理由原則的意義

它同矛盾律的關係

第四章實體概念

笛卡爾與斯賓諾莎的實體觀

萊布尼茨哲學中實體的意義

活動的意義

活動同充足理由間的關聯

諸多實體狀態形成一個因果序列

實體何以有別於其謂項的總和

時間同萊布尼茨實體概念的關係

第五章 不可辨別者的同一性與連續律 可能性與可共存性

第六章 萊布尼茨為什麼會相信外部世界

第七章 物質哲學:作為動力學原則的結果

第八章 物質哲學:作為對連續性和廣延的解釋

第九章 連續體的迷宮

第十章 空間和時間理論及其同單子論的關係

第十一章 單子本性概論

第十二章 靈魂與軀體

第十三章 混亂的和無意識的知覺

第十四章 萊布尼茨的認識論

第十五章 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

第十六章 萊布尼茨的倫理學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