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性不穩定

原來穩定的上乾下濕的整層空氣被抬升,其下部先達到飽和,並釋放潛熱,按濕絕熱直減率降溫,而上部則未達到飽和,仍按乾絕熱直減率降溫,形成該氣層上部降溫多,下部降溫少,使該氣層轉化為不穩定,因此,稱之為對流性不穩定。

大氣中有時發生整個氣層(厚度幾百米)的升降運動,例如,氣流經過山坡時的抬升和下沉運動,暖濕空氣在暖鋒面上的滑升運動等。原來穩定的上乾下濕的整層空氣被抬升,其下部先達到飽和,並釋放潛熱,按濕絕熱直減率降溫,而上部則未達到飽和,仍按乾絕熱直減率降溫,形成該氣層上部降溫多,下部降溫少,使該氣層轉化為不穩定,因此,稱之為對流性不穩定。
這種對流性不穩定氣層必然被地形、鋒面等抬升到一定高度後才表現出來。夏季從太平洋進入中國的氣流,有的即處於對流性不穩定狀態。對流不穩定往往產生強對流,形成暴雨、雷暴甚至冰雹等災害性天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