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電源的光學證認

"根據射電觀測確定的射電源的天球位置(實際上是方向),尋找對應的光學天體。 除太陽以外

射電源的光學證認

正文

根據射電觀測確定的射電源的天球位置(實際上是方向),尋找對應的光學天體。要做到證認可靠,最根本的辦法是提高射電源位置的測量精度。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人們首次從普遍背景射電中分離出分立射電源時,就試圖找出射電源的光學對應天體。但當時對射電源位置的測量精度很差,證認很難。除太陽以外,金牛座A是在1949年第一個得到光學證認的射電源。它的光學對應體是銀河系內的蟹狀星雲。這一證認卻引起人們的一個錯誤觀念,認為大多數射電源是銀河系內天體。五十年代中,射電干涉儀的技術漸趨成熟,提高了射電源的定位精度,1954年完成了對最強的射電源之一──天鵝座A的證認。天鵝座A的對應天體,在五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底片上,像是兩個連在一起的星系。照相星等為17.9等(紅移z=0.06)。以後,又有一些射電源被證認為星系。這樣才打破了射電源大多是河內天體的錯誤觀念。不過,這一時期射電源光學證認的進展是遲緩的。到六十年代,射電源定位精度已達10″。許多射電源被證認為各種類型的星系,人們把其中有強射電的星系稱為射電星系。在證認出 3C295是一個視星等為21等(紅移z=0.46)的射電星系後,引起了搜巡遙遠星系的熱潮,促使人們去尋找大紅移量的星系,證認工作集中在角徑小而亮度小的射電源上(根據哈勃定律,紅移大意味著距離遠,發射源的視角徑必然很小,因而只有亮源才易被發現)。在證認3C48的過程中發現了類星射電源。因為在3C48精確位置附近,除了一個16等的“星”(紅移z=0.367)外,沒有其他任何天體,但發現“星”的射電強度不斷變化,很象銀河系內的恆星,所以稱它為類星射電源。隨著射電技術定位精度的提高,不僅對河外射電源,而且對銀河系內射電源的光學證認,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別是六十年代後期,脈衝星、X射線源的發現和證認,導致對真正射電星研究的開始。
射電源光學證認的重要性在於:①射電源、光學天體是在電磁波譜中兩個不同波段里觀測到的天體,只有在對應無誤的證認之後,才可以用光學、射電兩個手段共同研究同一天體,以揭示出該天體輻射的物理本質;②一般說來,射電方法還不能單獨用來確定射電源的距離,而只有當射電源被證認為光學天體後,才有可能把從光學天體所獲得的紅移、視差、物理特性等數據用來確定或導出射電源的距離,從而把觀測到的射電流量密度、視角徑換算成射電源的絕對星等和大小尺度。
即使是很強的河外緻密射電源也是極弱的光學目標,而通常的光學目標則又是極弱的射電源。這意味著在強而緻密的射電源位置上很難找到對應的光學目標,而在通常的光學天體位置上,又很難發現對應的射電源。儘管射電源的定位精度已達十分之幾角秒,但光學證認的工作還十分困難。在已編成表的30,000多個射電源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光學證認。已證認出的光學天體有:①銀河系內天體:包括超新星遺蹟星雲、新星包層、星周物質紅巨星、耀星、X射線源、一些特殊雙星、脈衝星、銀河系核心等;②河外天體:包括正常旋渦星系、射電星系、類星射電源等。
參考書目
 帕考爾楚克著,王綬琯等譯:《射電天體物理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73。(A. G. Pacholczyk, Radio Astrophysics,W.H.Freeman,San Francisco,1970.)
 G.L.Verschuur and K.I.Kellermann,Galactic and Extragalactic Radio Astronomy, Springer-Verlag,Berlin,1974.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