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功

寸功

【詞目】寸功 【拼音】cùn gōng 【釋義】 1、極小的功勞。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世子掘突曰:‘小子身無寸功,迎立一事,願效微勞,以成先司徒之志。’” 2、指極短的時間。

詞目

寸功

拼音

cùn gōng

出處與詳解

1、微小的功績。極小的功勞。

①唐 杜甫 《前出塞〈其九〉》:“從軍十餘年,能無分寸功?”

②唐 裴度 《中和節詔賜公卿尺》詩:“共仰財成德,將酬分寸功。”

③南宋 陳人傑《沁園春·天問》:“一時列鼎分封,豈猿臂將軍無寸功。”

④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況封諝等結連黃巾,欲為內亂: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⑤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庶(徐庶)蒙丞相收錄,恨無寸功報效。請得三千人馬,星夜往散關把住隘口;如有緊急,再行告報。

⑥明 吳承恩 《西遊記》第三十回:“想老沙跟我師父一場,也沒寸功報效,今日已此被縛,就將此性命與師父報了恩罷。”

⑦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五回:“樂羊謂西門豹曰:‘吾在主公面前,任軍令狀而來,今出兵月余,未有寸功,豈不自愧!吾視楸山多楸樹,誠得一膽勇之士,潛師而往,縱火焚林,彼兵必亂,亂而乘之,無不勝矣。’”

⑧《明史》卷一百八十三:“命將徂征,四年三舉,絕無寸功。”

2、指極短的時間。

唐 杜荀鶴 《題弟侄書堂》詩:“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