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樓

寶林樓

寶林樓風景名勝區坐落於遼寧省義縣張家堡鄉上寶林村寶林溝內,自然景觀最為廣泛傳揚的為“鞭打石門、扳倒井、金雞石、兔兒嶺、棋盤山、孤佛頂、仙人橋、倒背嶺”等八大景。

寶林傳說

流傳於民間的傳說有,尉遲恭鞭打石門,扳倒井等。

寶林樓 寶林樓

寶林樓的歷史上可溯至以《炎漢古剎說》及晉朝無味空道人所著《古風·詞》為據,公元前2600年、炎帝(神農氏)榆網施暴政於民,黃帝起兵伐炎戰於中原,炎帝敗北,避走去夢(即今義縣境內),隱居於閭山之石屋。炎帝做古後,子嗣為祭之及三皇五帝,方在此石屋處由雲夢道人主持,始建該古剎,下可以民國《義縣誌》做依,皆能說明該古剎建成之久遠。

炎漢寶林樓還是東北地區最早的佛教天台宗的寺院,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佛事活動大盛,寺院中善男信女終日不絕,有求必應,無不靈驗。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廟會,信徒方士們便結伴而行,八方雲集、三日不止、諸佛節令人更是人流涌動,香客密布、絡繹不絕,實為禮佛之盛地。

人文歷史

扳倒井 扳倒井

寶林樓相關的歷史名人,有證可查就有26位皇帝、120多位朝廷重臣。遠至炎帝漢祖、唐宗清帝,近至吳三桂、張作霖、李鶴年留下典故無數,其中最為有名的為乾隆四首迴文詩及周總理二提寶林樓。

清代皇帝乾隆曾多次駕幸寶林樓,在寶林樓,他留下《寶林八景》和《四景回文》二詩:

寶林古剎不知年,山在樓頭寺在前。
畫閣不因風雨朽,老僧長伴孤松眠。
砥柱險托千仞閣,翻身獨步幾重天。
井扳水倒將軍馬,石立高山國公鞭。
兔兒山頭雲渺渺,孤佛頂峰霧漫漫。
棋盤曾見僧游跡,仙人橋留馬蹄牽。
金雞頂峰南海近,寶林樓居閭山巔。
詩情共羨凌河景,古時香火塞北煙。

因乾隆帝的這段夙緣,寶林樓自清代中葉出現了八景。之一是鞭打石門,其二為扳倒井,第三景是棋盤山,第四景是孤佛頂,五景為金雞石,六景是兔嶺,七景為仙人橋,以上七景加上寶林古剎是為乾隆欽定“寶林八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