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尾鄂針魚

寬尾鄂針魚,是海洋洄游的魚類,身體較寬,背部稍圓,體側略平,橫切面近似五角形;尾柄甚平扁,寬為高1.9~2.2倍,兩側呈尖銳棱嵴。頭較長,額頂部寬乎,中央具一寬淺的溝,有鱗。頂骨部具黑色縱紋。吻突出,兩頜細長呈喙。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寬尾鄂針魚
拉丁名稱 Belone platyura
英文名稱 broadtail needlefish、Keeled needlefish
地方名稱 寬尾頜針魚、Platybelone argalus platyura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頜針魚目
拉丁目名 Beloniformes
中文科名 鄂針魚科
拉丁科名 Belonidae
中文屬名 鄂針魚屬
拉丁屬名 Belone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背鰭Ⅱ-11~13;臀鰭ii-16~17;胸鰭i-11;腹鰭i-5;尾鰭12~13(分枝鰭條)。側線鱗167~197,背鰭前鱗10l~109;鰓耙4~5+13~17。
體長為體高23.1~27.1倍,為頭長2.7~3.1倍。頭長為上頜長1.4~1.6倍,為胸鰭長3.7~4.7倍,為腹鰭長5.8~7.6倍。吻長為眼後頭長3.8~4.3倍。 眼後頭長為眼徑1.4~1.6倍,為眼間隔1.3~1.5倍。眼徑為尾柄高3.1~3.7倍。胸鰭長為腹鰭長1.4~1.6倍。
身體較寬,背部稍圓,體側略平,橫切面近似五角形;尾柄甚平扁,寬為高1.9~2.2倍,兩側呈尖銳棱嵴。頭較長,額頂部寬乎,中央具一寬淺的溝,有鱗。頂骨部具黑色縱紋。吻突出,兩頜細長呈喙。鼻窩三角形,約為瞳孔的3/4,近眼前上緣。眼稍大,側位較高,近頭背緣,水平徑為垂直徑的1.2~1.4倍。
眼間隔大於眼徑。口平直,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頡具有呈帶狀排列的圓錐形細齒,其內側有一列中等大的尖齒,下頜者齒略小,垂直或近於垂直。犁骨於齒。舌小,光滑,微薄,前端游離。鰓4個,無假鰓。鰓孔大,向前延長,前端約達眼中心下方。鰓耙短而尖,上枝與下枝下部的鰓耙呈小瘤狀突起,並有小刺。
鱗稍小,圓形,排列不規則,不易脫落。背鰭前鱗為一行較大的鱗。頭僅鰓蓋部和額部具鱗。側線位很低,近腹緣,起於峽部後方,沿側棱下緣延長至尾鰭基,前部在胸鰭基部的前方向上伸出一條分枝。側線鱗大而長。
背鰭非常靠後,起點與臀鰭的第四分枝鰭條相對。背鰭、臀鰭以第二至四分枝鰭條為最長,其後漸短。胸鰭稍長,約為眼後頭長1.2~1.3倍,側位較高。腹鰭稍短,距胸鰭基較距尾鰭基為近。尾鰭叉形,下葉較長。
液浸標本體背側呈藍黑色,腹側色淡,頭頂部及各鰭基部呈淡翠綠色,各鰭邊緣均為淡黑色。

生活習性

海洋洄游的魚類,棲息於外海水表面但是島的周圍特別地很豐富.礁石平台,舄湖與海灣的可能最普遍頜針魚在那裡它成群生活數公尺到數十。 肉食性, 主要捕食小魚; 在市場上銷售生鮮地了。卵生的. 卵可能被發現於在卵的表面上的卷鬚水依附於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