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延慶寺

寧波延慶寺

延慶寺,位於寧波南門歷史上的日湖之上,是著名的“四明古剎”之一。 該寺始建於五代後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年),當時稱報恩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l0年)改今名,為天下講宗五山之第二。以後歷朝各代多有興廢

概述

寧波延慶寺寧波延慶寺
延慶寺,位於寧波南門歷史上的日湖之上,是著名的“四明古剎”之一。

歷史背景

該寺始建於五代後周太祖廣順三年(953年),當時稱報恩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l0年)改今名,為天下講宗五山之第二。以後歷朝各代多有興廢,並增建了大雄寶殿,禪悅堂,塔院、能仁堂、羅雲堂、大悲閣、育往堂、鐘樓、山門等建築,增設了諸多佛教造像。現存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有天王殿、大殿及後殿,占地五千餘平方米。第一殿天王殿為重檐硬山頂,穿斗式,五開間,明間七檁,樑柱加工細緻,現存結構較為完整;第二殿為大雄寶殿重檐歇山頂,屋身甚高,用材碩大,內部無斗拱等裝飾構件,風格平實,後殿,重檐硬山頂,左右以廂房,呈三合院平面布局,五開間,其裝飾較前二殿更精,所有外露構件加工精細,檐廊尤為突出。
延慶寺它不僅是寧波市區有影響的宗教建築,還是名人流寓和學者講學之所,元末書法家吳志淳曾在此以八分書法作千字文,由楊理學刻石以傳,明末的“南湖詩社”曾在寺內集會,呤詩論文,清康熙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清代浙東學派的創始人黃宗羲應來甬講學,曾在寺後殿設“證人講會”,一度成為甬上學才重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