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嶺鎮

寒嶺鎮

寒嶺鎮位於遼陽市東部,東與本溪毗鄰,西與弓長嶺相接,南與甜水鄉相連,北隔葠窩水庫與燈塔市相望。藍河從南到北流經全境,遼溪鐵路,沈環公路和正在建設的遼中至本溪的高速公路橫貫寒嶺鎮東西。寒嶺鎮下轄8個村,總戶數4772戶,總人口17172人。鎮內民族主要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寒嶺鎮總面積為181.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7373公頃,寒嶺鎮是一個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純山區鄉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孫家子村,人口1.75萬人,面積187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孤家子村、西黃泥村、東黃泥村、核伙溝村、唐家村、梨庇峪村梨花峪村、黃家村、二道河子村前牌坊村、雙河村、前嵩甸子村後嵩甸子村、九口峪村、宋家村、金家村、松樹溝村、新寒嶺村、栗子園村、邱家堡村。

資源優勢

寒嶺鎮鐵礦石
境內的礦產資源儲量在全市鄉鎮居首位,主要礦種有鐵、矽、石灰石、煤、粘土等。總貯量5億噸,其中鐵礦石貯量2億噸以上,近10年的開採總量僅為600萬噸,尚待開發的潛力巨大。工業經濟蓬勃發展,項目建設成績斐然。2000年以來,全鎮平均每年新上項目投資達5000萬元,其中,2005年海城西洋集團投資1億元,年產精礦粉50萬噸的選廠項目已竣工,給寒嶺的經濟帶來強勁的增長勢頭。

區位優勢

寒嶺鎮位於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黃金地段,東與全國大型鋼鐵企業北台鋼鐵廠僅一嶺之隔,距重工業城市本溪20公里,西距弓長嶺10公里,距遼陽40公里,北距瀋陽95公里,參窩水庫延伸境內,周邊的產業環境為寒嶺開發礦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交通優勢

由於寒嶺大中城市較近,交通十分便捷。鐵路遼溪線橫貫東西,境內有寒嶺車站和新寒嶺車站,有站台,有貨場,境內的工業產品可直接發往全國各地。公路沈環線從境內穿過,客貨運輸暢通無阻。鎮內至瀋陽桃仙國際機場85公里,驅車90分鐘就可到達,出入境十分方便。

招商引資

寒嶺鎮寒嶺鎮
寒嶺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郭廣興、鎮長吳輝為組長的大項目招商引資領導小組,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並為新上項目把關定向,使其科學投資,同時實現包保責任制,對大項目跟蹤服務,鎮領導還積極為企業搞好協調和服務,深入企業對重點項目進行調研,掌握項目建設動態信息,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隨著國家惠民政策的傾斜和人們對礦山開採的熱衷,寒嶺如今已變成一片熱土,人們從來也沒有象今天這樣垂青這片土地。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企業與村民因土地而發生的矛盾糾紛經常發生。為此,鎮領導與鎮工業辦等部門千方百計協調企業與村民的關係。2006年9月27日,西洋集團鼎洋礦業有限公司選廠在二道村破土動工。然而,施工當天,上百名不知情的村民聚集到廠區,阻止施工,使工程被迫停工。了解情況後,鎮黨委書記郭廣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一邊向村民宣傳政策,告知企業創建情況,說明利益關係,另一邊則要求企業做好占地補償等工作。經過鎮領導兩天深入細緻的工作,村民終於接納了這家企業,並使一個投資3億元,年處理原礦石800萬噸,鐵精粉300萬噸,達產後年創產值20億元,稅收2億元的企業在這裡落了戶。

為了吸引更多企業到寒嶺投資,鎮領導和工業辦積極協調企業同各有關部門的關係,竭盡全力幫助企業辦理立項等相關手續,使企業在短時間內上馬達產見效。

真誠的服務,使一大批實力強勁的企業紛紛到這裡落戶。西洋集團鼎洋礦業有限公司選廠一期工程投資2億元,產鐵精粉200萬噸,現在廠房、辦公室等已建完,企業正在試生產中。今年初投資4000萬元興建的嘉禾選礦廠,年產鐵精粉200萬噸,可新增產值1億元,增加稅收800—1000萬元。現在已建完投產。鞍遼選礦廠二期工程擴建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年增加鐵精粉15萬噸,現已建完投產。金嶺爐料加工廠,該項目投資2000萬元,年生產鐵精粉10萬噸,可增加產值5000萬元。大喻鐵礦榮興選礦廠,該項目投資4000萬元,年生產鐵精粉20萬噸,現已投產。三聯冶煉廠二期工程,該項目投資2000萬元,年生產鐵精粉10萬噸。

農業發展

寒嶺鎮蘑菇
寒嶺鎮的農業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種植業為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二者之比為7:3。梨庇峪村的早玉米、鮮細菜松樹、前蒿村的香瓜後蒿村毛豆,黃家的葡萄在本溪市場已成為寒嶺的品牌農產品,十分搶手。畜牧業主要以絨山羊、育肥牛生豬肉蛋雞養殖為主,年飼養量羊為2.6萬隻、牛5000頭、豬2萬頭、雞30萬隻。林果業封山,植被已恢復到歷史以來最好狀態。板栗在寒嶺鎮已有百餘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分豐在栗子園村,寒嶺板栗成為一大特產聞名於市,此外柞蠶、藥材、山野菜蘑菇也都是寒嶺俏貨。

旅遊資源

寒嶺鎮華表山
旅遊資源聞名省內外。座落在本鎮南部的核伙溝風景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遼南小黃山",以奇松、怪石、瀑豐、幽谷聞名遐邇,人稱“一步有八景,滿目皆春色”,核伙溝花草樹木種類繁多,古木參天,現已闢為省級森林公園,一年四季,遊人不斷。坐落在西部的邱家一擔山風景區更是別具一格。20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就座落在葠窩水庫岸邊的山坡上,村前十分開闊,水面近萬畝,全村有漁船百餘只,300多從事捕魚業,夏秋兩季到此垂釣者每天多達三四百人。這裡的古蹟有“鐵瓦寺”,又有一擔山、華表山丁令威駕鶴升仙等優美傳說,史書縣誌對此均有記載。隨著二郎神廟的修建和沿水庫岸邊數十家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農家小院的興起,此地的發展前景尤為可觀。

交通運輸

2005年以來,鎮內交通狀況有了根本性的好轉。鎮村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完成了前雞線、黃雙線、新邱線、梨花線、栗子線西土線核伙溝線共7條、39公里的黑色路面工程。2005年8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油路的目標。由遼陽、首山至境內黃泥核伙溝、金家、邱家雙河均開通了小客營運,實現了村村通客車。

“十一五”期間,中國正在全面構建和諧小康社會,寒嶺人民要緊緊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本鎮特有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步伐,走一條以礦產資源為依託,抓選礦,上冶煉,不斷提高礦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採礦、選礦、冶煉一條龍,促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牽動農業和社會各項事業諧調發展之路。到2015年,一個和諧、文明、富裕的新寒嶺必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工業發展

寒嶺鎮肉雞養殖
遼陽縣寒嶺鎮在加快鎮域經濟建設工作中,努力平衡礦業經濟與農業生產的和諧發展,著重落實農業才是農民生存根本,五年內全面達成新農村目標的整體思路,採取一切有利措施最佳化農業生產格局,保障農民利益和實現農業增收。寒嶺鎮現已形成邱家村梨毗峪村松樹村黃家村四個農業畜牧業園區。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業經濟新格局的優勢逐步體現。

遼陽縣寒嶺鎮有效依託鎮域實際,引導農民合理開發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推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寒嶺鎮糧食生產逐年提高,年均產量保持在5800噸。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糧經作物比為6:4。種養業得到快速發展,生豬年飼養量15000頭,肉蛋雞60萬隻,形成種植養殖業的合理互補。在規劃出邱家村、梨毗峪村等四個農業園區的基礎上“一村一品”建設成效喜人。形成前蒿村松樹村的西甜瓜種植和肉雞養殖,黃家村的葡萄生產,栗子園村的板栗和梨庇峪四青作物品牌等農業主導產品,並輻射帶動了周邊地區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僅唐家村的西甜瓜生產就發展100多戶,人均增收2000多元。為提高農民充分依靠科學進行種養殖的積極性,全鎮去年共舉辦各類種養殖科技培訓50多次,培訓農民7000多人次。林業完成植樹造林10000畝,封山育林20000畝,林權制度改革步入收尾階段,真正讓國家林權改革的惠農政策落到了實處。畜牧業無重大疫情發生。農建完成多項工程。土地延包政策圓滿完成,農田耕地和農民的生產意識得到較好保護和鼓勵。糧食直補和水庫移民動遷政策落實到位,村級財務“雙代管”規範了農村財務管理,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業普查工作圓滿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