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徑譚崔之路

密徑譚崔之路

密徑譚崔之路圖書由作者若妲.盧哥里歐編著,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發行。

基本資料

作者: 若妲.盧哥里歐 Luglio, Radha C.

isbn: 9866788571
書名: 密徑-譚崔之路 (附CD)
譯者: 林妙香/ 李俞慧
定價: 350 TWD
出版社: 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8/08/01

作者序

此時,此刻...活在這樣的生命里你學到一堂基本課程-在這個宇宙中,唯有一件事情不會改變,即是改變本身。
幾年前,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在書寫、編輯與將它翻譯成其它不同語言的過程中,我回頭讀過很多次。那並非是由於作者那種典型的完美症候群,總是想要一改再改,而是清楚的感覺到,在當時所寫下的現在看來已不再令人信服,其真正的原因是,不真實,它看來就像某個定格。
若妲這個名字其中一個意義是河流:流返源頭的意識之河。
那種恆常改變的感覺就跟你將腳踩進河水一樣,如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所說,「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與奧修同在我所學到的是,人甚至不可能踏進同樣的河流一次。
若妲,這河不斷的移動、生活、嘗試、經驗、愛,在了解與明白的時候...河流往源頭流去...在又一次的失去了解時,於黑暗中摸索著。
但是有件事始終都是顯露的,有把鑰匙是親愛的師父,奧修清楚傳遞給我的,那就是:這個也會過去!
生命繼續行進著,唯一會讓它變得陰暗的時候,就是當你試著要去校正的時候!是的,了解這個的意思是,你將失去所有的土地與根,讓生命的河流帶著你。那可怕又危險,但在我的經驗中,卻是唯一的真理。
這本書不是在嘗試擁護哪個特別的譚崔哲理,也不是在陳述什麼譚崔之路的偉大真言;它只是想給你一個小小的瞥見,看見一條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不間斷,也永不結束的旅程。
這並不是一本自傳,只是或許會有幾滴河水,在即將消失在晨光之際會出現而已。
如果你能的話,享受這本書吧!讓它激勵你更深的浸入生命與愛的河流里。
RADHA C. LUGLIO

內容簡介

少女卡米拉背著行囊,帶著口袋中僅有的一百塊美金,離開她本來優渥的生活環境,走向她不知道會通往何處的旅程。從義大利希臘,從德國印度,有如她後來被賜予的名,若妲-流往源頭的河,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
在充滿感官享受的印度後殖民風情下,她是大師腳下的清潔女工與靈媒;在西西里莊園精心鑄造的黃金牢籠里,她是「領主」身旁的愛人與女祭司;到了滿是泥濘的美國沙漠時,她成了建築工人與裸體酒吧的女侍,遊走在各種兩極的環境中,她進行著種種狂野且不能稱之為安全的實驗。她愛過,絕望過,在光輝的晨光下歡慶,也在純然的暗夜中摸索。
只為了找尋一條愛與生的道路。

作者簡介

RADHA C. LUGLIO
女門徒 克里虛那 若妲 Ma Krishna Radha (卡米拉 盧哥里歐Camilla Luglio)
出生於拿玻里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青春期開始,她叛逆的靈魂讓她拒絕了原有的舒適生活,開始了追求「開悟終極經驗」的靈性朝聖之旅。
1974年,她抵達成道大師巴關?希瑞?羅傑尼西(Osho)在印度的道場,並成為他的門徒。 此後16年,她在大師身邊生活並工作著。之後她成為「能量達顯」(大師與門徒之間的神秘傳遞)時在場的靈媒。從這個經驗中,她自師父那裡所獲得的變成她教導的根基。
若妲經常參與電台與電視節目,她以獨有的單純與自發性跟民眾分享她不凡的經驗。她具有與所有階層溝通的能力及才能,使她成功的和一些診所合作,擔任它們的顧問,並在內科醫師的後研究研討會中授課。同時也是「譚崔生活」:她所帶領的工作的創始人。

圖書目錄

【推薦序】真實的勇氣 吉本巴娜娜
【譯者序】生命與愛的道路
【譯者序】向生命的冒險跨步
第一章 啟程
第二章 譚崔的啟蒙
第三章 無上的了解
第四章 紀律之路
第五章 自由之路
第六章 從性到超意識
第七章 高等女祭師
第八章 泥地中的譚崔
第九章 空無的子宮
第十章 譚崔的親密
第十一章 低語的傳遞

書摘介紹

第十章 譚崔的親密
讓兩人的相處中留有空間
讓天堂之風在兩人間飛舞
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束縛
讓它成為海
流動於你們的靈魂海岸間
為彼此斟滿杯,但不要只共飲一杯
給彼此麵包,但不要只吃同一條
一起歡歌曼舞,但讓彼此獨處
如同魯特琴弦隨同一首樂曲震顫
卻各自獨立
獻出你們的心,但不要互相保管
因為唯有生命之手裝得下你們的心
一起佇立,但別太貼近
因為廟宇的支柱分開而立
橡柏不在彼此的陰影下生長
季伯倫,《先知》
譚崔是用一種危險的方式活著,在愛情生活中,這句話尤其真實,因為在譚崔的洞見里沒有所謂的關係。它知道關於愛的所有一切,卻從未聽過婚姻這個字眼;它尊重個體,但不承認一對。如果這還不足以讓你自骨子裡打起冷顫,那也許你還沒了解我在說什麼。因為當我看到生命其原貌的真相,而不是我所期望的樣子時,坦白說,它甚至讓我也跟著怕起來。
我們所有人的基本選擇,在任何時候,任何片刻,都可能是生死之間的抉擇。假如我們選擇了生命,便是走在譚崔的路上,因為譚崔正是去喚醒、去慶祝、去蛻變生命能量;我們若選擇死亡,便是拋棄了譚崔。當然,沒有人真的想到自己是選擇了死亡。哪門子的聰明人會做這種事?但事實是,每當我們抑制了生命的脈衝,寧可選擇安全感、安心、舒適與妥協時,就是在選擇死亡,我們是在宣告自己不想活了。
獨身主義者為了避開情感上的干擾,選擇孤立;結婚許久的夫妻為了便利,緊緊的依附著彼此;對一夜情上癮的人,不敢打開自己的心.這些都是不去活著的不同形式,換句話說,只是不同的死法。
我很幸運,因為在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候,都有師父敦促誘導著我去危險地活著,去選擇自由而非安全感。不過我不想讓你因為這樣而誤認為,從一個愛人換到另一個愛人的一連串戀情便是譚崔。
成為自由的,意思並不是變得隨便、偶發的,況且人永遠也不會知道,生命的道路會帶著我們走到何處。
早期在普那時,體驗過當一名奉獻的印度家庭主婦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沒有哪段戀情是超過幾個禮拜的,所以當我發現自己進入一段親密且長久的戀愛時,我非常的驚訝。那是發生在奧勒岡社區結束後沒多久,當時我已經回到義大利了,不過還沒有投入我弟弟的餐廳計畫。我迫切地需要一些休息與放鬆,好消化一下農場的結束所造成的情感混亂,因此我與一位女性朋友一起去一個名叫帕馬羅拉 (Pontine)群島之一,位於拿玻里與羅馬之間的義大利西岸外海(Palmarola)的美麗小島度假。它是龐帝諾在那座島上唯一的海灘,我朋友的父親有一間房子。海灘的形狀像個小海灣,當地人很自豪於島上只有三間房子跟兩家餐廳,餐廳大部分的生意來自於渡假的客人,他們會從鄰近較大的島嶼搭船過來,在那兒享受新鮮的魚類和與世隔絕的隱密氣氛。
在主要度假季節來臨前的六月天,要抵達那座小島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任何運輸工具,再加上氣候多風,海面波濤洶湧,甚至連當地的船夫都不出海捕魚了。我們陷在主島澎札島幾天后,當我一個人坐在碼頭附近的咖啡館,一個長相俊帥的男人猛然出現在我的眼前,(Ponza),尋覓著能夠把我們帶到帕馬羅拉島的人。他幾乎是蹦出來的,對我說:『你想去帕馬羅拉是嗎?』
我倍感驚訝,他講的是我故鄉拿玻里的方言,所以他不會是當地人,至少不是從小生長在這兒的。「你怎么知道呢?」我回答。
他笑了:『每個人都知道你們要去帕馬羅拉。去準備吧!三個小時之後,我開船帶你們去。』
他叫恩佐 (Enzo),皮膚被陽光曬得非常黝黑,比我高一些,有一對漂亮的藍眼珠。他整個人除了眼睛之外,其它一切都是深色的:深色的頭髮、深色的皮膚。我只記得這些,因為我被他的美和外表震得目瞪口呆—非常地中海水手的長相。他的皮膚或許也有些粗糙,這裡那裡的有些皺紋,但這些是陽光造成的而非年齡。當時我三十三歲,我猜他大約三十九。
很自然地,我感到非常興奮,衝到我朋友那裡告訴她:「打包!打包!有人要帶我們去帕馬羅拉了。」
那個時候,我比較興奮的是誰要帶我們去,而不是我們要去哪裡。我們抵達了那座小島,把東西搬進屋子,跟恩佐道別之後,便開始享受我們自己的假期。
那是我最快樂的記憶之一,因為我們什麼也沒做,整天只有坐在面海的前廊、煮東西、游泳、看日落,就這些了。在所有的忙亂時光與農場的辛勤工作之後,這是個很棒的放鬆機會。
一如往常,沒隔幾天,我的頭腦就轉向了男人,想著究竟會不會有什麼事發生,畢竟我們所在的是一座非常小的小島,正值觀光季節來臨前,所以也沒有太多人會來。
接著恩佐開始來訪,他通常會帶來一些新鮮的魚獲。有一天,他決定為我們煮意大利麵加螺(patelle)。那是一種小型的殼類生物,吸附在岩石的高水位痕跡下。在某些特定的時節它們是可以食用的,你可以帶著刀子把它們從岩石上刮下來,義大利人喜歡將它和在意大利麵一起吃。
儘管多年來我都是素食者,但恩佐為我們煮的螺肉意大利麵,我到現在都還依然記得它的美味。那回,是一段長時間之後我第一次吃到的貝殼類海鮮,也可能會是最後一次了。
幾天之中,恩佐和我相處得很融洽,因而共譜了一段戀曲。但是他已婚,我朋友的父親由於知道門徒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還特別警告我們,不要在這個島上惹出麻煩,所以我們都沒有提起,僅將它當作隨性的偶發事件,只是偶爾共渡夜晚罷了;恩佐似乎對我非常著迷,因為島上沒有其它女人,所以我把這段戀情視為在地的俊美男子和單身的女觀光客之間的那種典型夏日戀曲,對於這整個含意沒有太過留意。
很快地,我因為兩人之間那美麗的連結而深受感動,就一般人來看,它並不浪漫,我們沒有花很長的時間一起凝視著星空,或是輕聲細語的說情話。他是個非常簡單的男人,我們之間沒有太多的談話。但是清晨和他一起醒來,偶爾坐著他的船出海釣魚,一起安靜地待在海面上,幫他拉魚網、清理魚。這些開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浪漫,我的心對他的簡樸敞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