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三十五書記》

《寄高三十五書記》唐朝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收錄於《唐詩宋詞》之中,流傳至今,膾炙人口。

作者

杜甫

詩詞正文

嘆惜高生老,
新詩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
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
崆峒足凱歌。
聞君已朱紱
且得慰蹉跎。

注釋

①虞炎詩:“思君一嘆息。”《舊唐書》:適年過五十,始留意篇什,數年之間,體格漸變,以氣質自高,每吟一篇,為好事者傳誦。寄高三十五書記

②張華詩:“良朋始新詩。”《檀弓》:“又多乎哉。”

③《荀子》:“知好士之為美名也。”

④《世說》: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範榮期,每至佳句,皆輒云:“應是我輩語。”

⑤《六韜》後漢註:主將龍韜,偏裨虎韜。趙曰:主將指哥舒翰。虞通之詩:“才子傾洛陽。”

⑥《周禮》:樂師,凡軍大捷,教凱歌。《司馬法》曰:“得意則愷樂,所以示喜也。”

陸機詩:“聞君在京城。”《易經》:“朱紱方來。”《韋賢傳》:“黼衣朱紱。”顏師古曰:“朱裳畫為亞文也。”亞,古弗字,故因謂之紱。鶴曰:明皇嘉適陳潼關敗亡之勢,至成都,賜緋,除諫議大夫。此在公元757年(至德二載)。詩云“聞君已朱紱”。豈前此已服緋耶?

阮籍詩:“白日忽蹉跎。”

作品評析

此詩黃鶴以為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所寄,姑從之。高三十五書記,即高適。適既然為書記,而又被朱紱,應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之後也。上四句,稱適詩才,下喜其為書記也。才子凱歌,仍應能詩,老年知遇,差慰蹉跎耳。高達夫五十始作詩,為少陵所推。按各體中皆有法度,長篇則有段落勻稱之法,連章則有次第分明之法,首尾有照應之法,全局有開闔之法,逐層有承頂之法。且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謹嚴於法,而又能神明變化於法,方稱宗工巨匠。此雲“佳句法如何”,蓋欲與之互證心得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
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