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託[詞語解釋]

寄託[詞語解釋]

寄託,本意是心靈的某種依靠,即在人鬱悶、傷心、迷茫的時候需要安慰,卻找不到身邊真實的依靠時,心中那不切實際的,幻想的依靠;寄託是一種源自於精神層面本能的需求,它是將負面情緒疏導至被寄託處,以緩解內心感到的不安,這是一種給精神的藥劑,宗教信仰即是一種建立在虛幻之境的特殊心靈寄託。相對而言,有精神寄託的人更少會對生存狀態感到迷茫,心底更踏實,因而更有利於人們獲得相對高效率高品質的生活。

釋義

把孩子寄托在鄰居家裡。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劇中主人翁身上。

同義詞

寄予

相關出處

1、[entrust to the care of sb.;leave with]∶委託別人照料

唐· 李朝威《柳毅傳》:寄託侍者。

例句:寄託孩子給別人看帶

2、 [place hope on]∶寄理想、情感於某人或某事物上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女仙外史》:“而平生學問心事,皆寄託於此。”

3、託身,安身 [settled place for life;take shelter;settle down]

《荀子·勸學》:無可寄託。

詞語使用

1.託付

如:她把孩子寄托在老鄉家裡,便跟著隊伍退伍了。

2.把......放在.....

如:你要爭氣,你要上進!我把希望寄託給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