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蘆湖

宣城蘆湖

宣城蘆湖是一個旅遊勝地,地處安徽廣德縣境內,是一座水庫,其地處天目山余脈,其東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溝,其西是峰巒挺拔的笄照山。

簡介

宣城蘆湖宣城蘆湖

蘆湖為安徽廣德縣境內的一座水庫。其地處天目山余脈,其東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溝,其西是峰巒挺拔的笄照山。蘆湖猶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之中。

情況

蘆湖(含陸上設施)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湖面3000餘畝。這裡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壩高30餘米,長千餘米,巍峨壯觀,如長龍橫臥,氣勢懾人。這裡的主要景點有:小靈山,位於湖之大壩西側,一年四季,披青戴翠,野花遍山;東與大壩相接,山如龍頭,壩似龍身,昂首橫臥,氣勢雄偉;南面臨水,峭壁百尺,林蔭披覆,凝蘭清馨;山頂建有六角鈴亭一座,綠瓦紅柱,龍角飛檐,簾格做工精細,彩繪別具匠心。小靈山又名響鈴山,因傳說而得名。相傳,山下有座關帝廟,內供諸神塑像(戰爭期間破壞)。傳說附近民眾,每逢清晨,聞銅鈴聲聲,悅耳動聽;循聲覓蹤,不知其跡,其迷不解,故稱此山為響鈴山。宋代名臣范仲淹宦跡廣德時,曾賦詩《石溪瀑布》一首,勒於石碑,詩云:“迥與泉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尤直在,到海得清無?勢斗蛟龍惡,風吹雨雹粗。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

畫屏山是芒湖的又一景點,位於蘆湖之中央。東望蒼龍半島,西與小靈山遙對。山四面環水,成為湖中島。山上松柏滴翠,山花繚眼。並建有張渤治水紀念亭。相傳張渤曾想引蘆村之水經聖瀆至無量溪,疏通南漪湖而達長江。後因工程浩大,獨力難支而未能實現。但其治水精神在廣德、郎溪以及江蘇高淳等地廣為流傳,為民眾所深深敬仰。畫屏山臨水峭壁之處,建有環山碑廊,碑廊上刻有廣德歷代名哲游山的詩詞和當代名畫家讚頌蘆湖山水的吟詠佳作。在湖亭畔,有明代廣德名宿濮陽模垂釣處“濮陽釣魚台”。台上有亭名喚“喚魚亭”。傳說,當年濮陽老在此垂釣,於亭中邀人結伴吟詩唱和,傳為佳話。

游蘆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構成了蘆湖風景區的獨特之處。這裡層巒疊障,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遊人至此,莫不駐足讚嘆,宛如進入了一個無比神奇的綠色世界。笄山的“三峰疊翠”是廣德歷史悠久的古景觀之一。蘆湖竹海,一水一山,各具特色,相映成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