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緙絲研製所

宣和緙絲研製所

宣和緙絲研製所,屬於國際性研究機構。是全球唯一一家專門從事緙絲研製的工藝研究單位,現為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的團體會員。

中 文 名:宣和緙絲研製所

(圖)宣和緙絲研製所Logo宣和緙絲研製所Logo

英 文 名:XuanHe K'o-ssu Crafts ResearchInstitute
面 積:500平米
地 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

建館時間:1996
現任所長:王玉祥
現有成員:王玉祥、王浩然、朱曉峰

機構概述

 宣和緙絲研製所是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緙絲製品研究和試製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該所成立宗旨就是為了弘揚中國傳統緙絲工藝,開發創造新的緙絲技藝 ,培養傳承有思想的緙絲藝術家,並做好緙絲的非物質遺產保護和相關文獻文物保護工作。該所是依託於南通三和經貿有限公司的民間研究機構,研究機構的經費來源也完全屬私營贊助。

機構結構

  宣和緙絲研製所下設:文獻研究室、試製工作室、畫稿研製室、絲線染制部、文獻管理部、圖片管理部、實物管理部和檔案管理部等。

宣和緙絲研製所宣和緙絲研製所

陳列設備

 

(圖)宣和緙絲研製所-研製實驗室宣和緙絲研製所-研製實驗室

單動式雙綜雙躡緙絲機10台
單動式四綜四躡緙絲機5台
空引緙絲織機2台
絲線染色器皿2套
木製經粑2副
管卷器4套
繡繃1架
各種規格的齒筘、撥齒和木梭若干等

所藏名品

  國內自主研製的第一條引箔緙絲織品(1985年)

宣和緙絲研製所江戶時期的緙絲機

單動式雙綜雙躡緙絲機機械部件圖(1986年)
日本木製單動式雙綜雙躡緙絲機1台(江戶時代晚期)

重大事件

1979年 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開始籌建緙絲腰帶試製工作小組;

(圖)唐花—入選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唐花—入選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

1983年 在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正式成立緙絲工藝研究專向課題組;
1985年 完成國家級專項研究課題“引箔緙絲技術的復原試製及套用”;
1985年 國內自主研製的第一條引箔緙絲織品試製成功;
1986年 日本京都戶田株室會贈送了江戶晚期木製單動式雙綜雙躡緙絲機;

(圖)王玉祥、王浩然參加纖維藝術展王玉祥、王浩然參加纖維藝術展

 1986年 成功繪製了單動式雙綜雙躡緙絲機機械部件圖;
 1992年 戶田株室會與研製所交流本緙絲的製作實驗成功;
  1993年 緙絲研製課題組併入南通吉業經貿有限公司(三和經貿有限公司前身);
  1996年 在江蘇南通正式成立三和緙絲研製所;
  2001年 雕鏤緙絲、絲絨緙絲研製成功;
  2003年 與日本西陣綴織大師つづれおり見面作學術交流;
  2004年 與日本京都西陣織研究所成為友好合作機構;

2005年 贈緙絲作品《漢瓦當》給南通博物苑;
2007年 本所正式更名為:宣和緙絲研製所;

(圖)王玉祥和作品(模特:劉多)王玉祥和作品(模特:劉多)

2007年 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專家李榮啟教授題詞“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2007年 與四川德格印經院合作保護佛教繪畫藝術——緙絲唐卡;
2008年 緙絲與上海凌雅莉原創大師工作室合作“緙絲面料研發”;
2008年 故宮博物院嚴勇等服飾織繡品專家,對本所作品《緙絲范曾蘇子吟嘯圖》給予肯定;
2008年 與清華纖維藝術研究中心進行學術討論會,林樂成教授題詞“緙形織意,經天緯地”;
2008年 作品《唐花》入選“從洛桑到北京——第五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
2008年 與中國第一奢侈品品牌NE·TIGER合作開發緙絲華服。
2008年 參加2009中國國際時裝周“國色天香 2009NE·TIGER(東北虎)高級華服定製發布會”

所長介紹

 王玉祥,男,1946年11月出生江蘇南通,工藝美術師。原江蘇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工藝科科長,南通工藝美術研

宣和緙絲研製所王玉祥先生
究所刺繡科、和服科成員。出生與紡織世家的他,從小就對傳統美術倍加喜愛。王玉祥在聯考中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中國美院錄取通知書意,時值上世紀的“十年動亂”不得不暫時放下心愛的美術家的夢想。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在70年代末,由王玉祥創立專門針對緙絲的研究小組,並於1985年底成功的實現了國內第一條引箔緙絲腰帶(就是將寬不到0.04cm的紙箔按照次序穿引在緙絲織物的中間,屬於緙絲中的極品)。隨後由學習了日本本緙絲的技藝,成功的將本緙絲的技藝引渡回國。日本友人慶賀他根據古代引箔緙絲殘片成功製作出緙絲品,贈送了他一台江戶時期的緙絲機。80年代末由於中國經濟體制問題而逐漸萎縮,王玉祥不願看到剛剛歸國的千年技藝淹沒在經濟浪潮下,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用現實的經濟市場來滋養這千年的中華絕技。在他的商業夥伴和國際友人——戶田昌伸先生的幫助下在港閘區城閘路123號成立了南通三和經貿有限公司,同時他也在公司內成立了宣和緙絲研製所。在日本手工業內對南通緙絲很看重,把南通緙絲傳承人王玉祥和蘇州的王金山尊稱為中國當代緙絲界“二王”。南通博物苑百年慶典時,緙絲傳承人王玉祥的“仿漢瓦當紋飾工藝品”被博物苑收藏。

研製方向

 研究方向
⑴ 緙絲機械的改良;
⑵ 戧藝的創意研究;
⑶ 絲線品種的創意研究;
⑷ 緙絲、緙毛和緙棉的比較性研究;
⑸ 緙絲與中國織繡;
⑹ 緙絲相關歷史文獻的整理;
⑺ 日本緙絲方面的文獻整理及價值;
⑻ 緙絲現象;
⑼ 緙絲與唐宋市井生活;
⑽ 明清緙絲;
⑾ 緙絲生產地的現狀;
⑿ 南通緙絲生產及技藝的突破;
⒀ 傳統緙絲與創意產業。

(圖)宣和刻絲研製所舉辦南通緙絲研討會宣和刻絲研製所舉辦南通緙絲研討會

試製方向

⑴ 緙絲新品種的研發;
⑵ 戧藝的創新研發;
⑶ 緙絲搭梭技法的研發實驗;
⑷ 絽及絽綴的產品研發;
⑸ 引箔緙絲與押花引箔緙絲技法的研發;
⑹ 絲絨緙絲的研發實驗;
⑺ 摹緙素描、白描、書法和工筆繪畫;
⑻ 摹緙水墨山水、人物和花鳥;
⑼ 摹緙版畫、水彩和油畫;
⑽ 摹緙唐卡、浮世繪。

研製成果

 研究成果
《宣和風物》(暫命名,未出版。關於緙絲的一部研究專著)

《南通緙絲的藝術特點》(已發表)

試製成果

國內第一條引箔緙絲腰帶試製成功 試製年份: 1985
絲絨緙絲試製成功《貓》 試製年份: 2001
摹緙寫意水墨人物畫 范曾《簡筆高士》 試製年份: 2006
摹緙寫意水墨花鳥畫 張大千《花 鳥》試製年份: 2007
摹緙黑唐卡 《釋迦牟尼佛》試製年份: 2008

(圖)素地緙絲宋林椿果熟禽來圖素地緙絲宋林椿果熟禽來圖
(圖)綠地緙絲白度母唐卡綠地緙絲白度母唐卡
(圖)黑地緙金釋迦牟尼佛唐卡黑地緙金釋迦牟尼佛唐卡
(圖)白地摹緙范曾蘇子吟嘯圖(軸)白地摹緙范曾蘇子吟嘯圖(軸)

相關政策

 門票方面:全部免費

人才培養:該所致力於緙絲行業的人才培養,並努力提供合適的發展空間。

聯繫方式

公交路線

南通火車站下車後,乘32路(火車站——長途車站)至名流家具城換乘1路(友誼家園——楊家灣)到通用機械公司下車。

南通長途客運總站下車後,乘1路(友誼家園——楊家灣)、101路(交巡警支隊——楊家灣)到通用機械公司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