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俠夫

宣俠父,原名堯火,號劍魂,諸暨湄池長瀾人。

宣俠父,原名堯火,號劍魂,諸暨湄池長瀾人。1916年夏,考入台州浙江省立特種水產學院本科漁撈科學習。1920年夏,以總成績第一名畢業,公費留學日本,入北海道帝國大學學習水產專業。期間,對社會科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濃厚興趣,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像暑天嚼冰一樣痛快”。1922年回國,任教於台州水產學校,並與俞秀松、宣中華等一起從事革命活動。1923年,在杭州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任團杭州地委秘書。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員。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任學生會幹部國民黨三中隊區分部黨小組長。
軍校開學僅兩個月,便爆出一樁震動全校師生的事件。校方決定成立中國國民黨軍校黨部。校黨部與隊的區黨部經過選舉均己組成。
當產生分隊黨小組的小組長時,校長辦公室卻在分隊中指定一名學生任該分隊黨小組長,而這份指定名單是用校長蔣中正的名義公布的。
名單一經公布,立刻在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學生們議論紛紛,表示不滿。
中共黨員宣俠父雖被指名為黨小組長,但他對此做法也表示反對。他挺身而出,寫了一份報告給蔣校長,指出:“由校長指定黨小組的小組長,不符合黨的組織法,校長應收回成命,改為由各小組選舉產生自己的小組長。”
蔣介石一看報告,立刻氣炸了。他派人把宣俠父找到辦公室來教訓,要他自動收回這份報告。
宣俠父:“我有權提此意見,校長你不應以勢壓人!”
蔣介石:“你無理取鬧,限你三天之內寫好悔過書,否則將嚴肅處理!”
三天后,宣俠父再度被叫到校長辦公室。蔣介石問他寫好悔過書沒有。
宣俠父:“學生無錯,故亦無悔!”
蔣介石惱羞成怒,決定開除宣俠父的學籍。
訊息一經傳出,全校師生憤憤不平。布告欄前,圍滿了人,大家對此議論紛紛。
這時,宣俠夫在學校的好友陳賡走了過來,一把抓住布告,撕了下來,大聲地對圍觀的同學說:“孫總理的三民主義,首當一條是民權主義。無民權,何謂民主、民族?
革命黨內部若無民主制度,與封建軍閥又有何等區別?俠父同學僅僅提了一條意見,請問,這犯了哪家的王法?違反了軍校哪條校規?他蔣校長憑什麼要開除俠父同學?難道只許他專制,不許人家民主嗎?”
陳賡的一番話鼓動了大家。一時許多人紛紛叫道:“對,不公平,就要提意見!”
陳賡稍停片刻,繼續說道:“既然校方如此不民主,我提議,同學們以罷課的形式,抗議校方的專製做法。”
陳賡的話,得到大多數同學的贊成,眼看一場罷課抗議的行動就要付諸實施。
廖仲愷勸阻了陳賡,並要他以黃埔大局為重,帶上他一同去看望宣俠父。
廖仲愷:“俠父同學,你的建議,我認為是對的。但為了這件小事,硬要校長收回成命,按照你的意見辦理,那么校長的威信問題怎么樹起來?為了顧全大局,保持你的事業前途,我提一個拆中意見,我到校長那裡去收回你的報告還給你,作為撤銷原議,來結束這事。這對你來說是委曲求全 ,但為革命而受點委屈,是值得的。”
宣俠父聽了,兩眼閃著淚花,激動地說:“黨代表,你的好意我全領了。
然而,我認為個人事業前途事小,建立民主革命風氣,防止獨斷專行的獨裁作風事大。黨代表,我的決心已定,決不為此折腰。”
幾天后宣俠父懷著悲憤而慷慨的心情,告別了送行的師生,踏著堅定而從容的步伐,走出黃埔軍校的大門。
宣俠父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唯一被開除的學員。
1925年春,被開除的宣俠父受李大釗派遣,以國民黨員的公開身份,帶一批共產黨員到西北軍馮玉祥部當宣傳員,頗受馮玉祥推崇。10月,隨國民革命軍第二師西征甘肅省會蘭州。冬,參與創建了中共甘肅特別支部,並整頓了國民黨省黨部。1926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路軍總政治處處長。在西安舉辦西北軍政治工作訓練班,為西北地區培養了一批革命幹部,並深入甘肅藏民聚居地區,宣傳革命。1927年5月,隨馮玉祥出師潼關,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領中將銜。7月,馮玉祥擁蔣反共,被“禮送”出境。
1928年8月,宣俠父回諸暨,與金城等黨員開展農民運動。9月,在諸暨城南滴水道院召開中共諸暨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諸暨縣委,被選為委員,兼軍事部長。年底,縣委決定實行“二五”減租,他與黨員一起,首先組織全村農民向國民黨縣政府請願,提出減租要求。同年秋,又參與領導全縣農民減租抗租鬥爭,迫使縣政府答應農民的要求,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1929年,宣俠父入國民革命軍梁冠英部,任二十五路軍總參議和南京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此時,與“左聯”黨團書記陽翰笙取得聯繫,參加“左翼作家聯盟”,並以“今秋”、“石雁”為筆名撰寫《西北遠征記》及《入伍前後》兩部自傳體長篇小說。1932年秋,去張家口支持馮玉祥建立抗日同盟軍。馮玉祥十分佩服他的理論修養和雄辯才能,曾對部下說:“宣俠父的口才能頂二百門大炮。”1933年5月,察哈爾民眾抗日盟軍成立,他任該軍中共前線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常委,兼二路軍政治部主任、第五師師長。抗日同盟軍失敗後,與吉鴻昌等在天津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1934年3月,介紹吉鴻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陪吉鴻昌赴上海履行入黨手續。
1934年夏,宣俠父奉調至上海,化名楊永清,參加中央特科工作,為特科負責人之一。1935年,化名宣古漁,到香港進行統戰工作。曾任中共華南工委書記,推動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組織反蔣抗日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任不管部長。1936年6月,李宗仁等發動“兩廣事變”後,他任重建的十九路軍政治部主任兼六十一師參謀長。後任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悟市委主任。“西安事變”後,奉周恩來、葉劍英電示,到西安紅軍聯絡處工作。不久,在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
1937年9月,宣俠父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中將銜高級參議,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進行統戰工作。所撰寫的《游擊戰爭概述》一文使胡宗南讚嘆不已,曾許以高官,竭力策動為其輔佐治軍,但宣俠父謝絕說:“當官就應像林則徐,領兵就應像關天培,為的是民族,對得起百姓。”同時,他團結孫蔚如、杜斌丞、趙壽山、楊明軒等陝西籍地方名流,動員大批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1939年3月,他還周密安排丁玲等率領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在西安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國民黨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對宣俠父的活動十分不安,勸他留學法國深造,但他拒絕說:“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本人不敢奢求個人前途而置民族利益於腦後,還是等勝利以後再提此事吧!”蔣鼎文見他軟硬兼拒,就借軍統之手殺人。蔣介石根據軍統羅列的罪狀,寫手諭“將宣俠父秘密制裁”。7月31日,宣俠父在西安被國民黨軍統特務秘密綁架殺害。周恩來三次向蔣介石追查宣俠父的下落,答覆說:“宣俠父是我的學生,他背叛了我,是我下令殺掉的。”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時,為宣俠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