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學

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學

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學是宜昌市教育局直屬初級中學。學校地處宜昌市望洲崗夜明珠路14號,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校舍面積8千多平方米,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宜昌市衛生先進單位、湖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文明校園、全國寫字教育實驗學校。

基本信息

三十多年來,在葛洲壩集團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校園教學設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能夠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學校移交地方後,市政府加大了對學校的投入,校園面貌迅速改觀,預計三至五年後學校將建成標準化國中,為學生營造最優質的服務環境。

師資力量

學校注重隊伍建設,相繼開展了教師研究性學習、“修德明理,建功立業”活動,師德系列教育活動等,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目前,教師學歷95%達標,高級職稱達50%以上,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的師資支持。

教育教學

發展思路

建校以來,學校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誠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倡導人文關懷,張顯學生個性,開發了《國中生成長指導》校本教材,開展了學生互動教育實驗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新途徑,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教育格局

三十多年來,學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各層次的合格勞動者,今天,學校已步入宜昌大教育格局,在市政府的關懷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正在重新崛起走向輝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辦學規模

學校預定辦學規模為24個國中教學班,現有在崗教職工66人,12個教學班,學生522人。學校成立於1973年,由原葛洲壩工程局創辦。36年來,伴隨著葛洲壩的發展和宜昌市教育格局的變化,學校走過了五個發展時期。

歷史沿革

老三中

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時期。1.1971年9月至1982年10月(葛洲壩老三中時期)

1971年9月,宜昌市第24中學的前身三三0指揮部三分部十糰子弟國小成立,1973年9月增設國中班,1974年9月增設高中班,並更名為長江葛洲壩工程局第三中學,成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同時,國小部整體分離,擇址另辦。從1971年9月到1982年10月這段時間,後稱“老三中時期”。

三六中

2.1982年到10月至1986年6月(葛洲壩三六中時期)1982年10月葛洲壩工程局第三中學因與葛洲壩重點高中第六中學合併,遂更名葛洲壩工程局第六中學,高中部分設普高部(三中)和重高部(六中)。從1982年到10月到1986年6月,三中六中並存一校後稱“三六中時期”。

新三中

3.1986年6月到1998年6月(葛洲壩新三中時期)

1986年6月,葛洲壩工程局第六中學分出另建,原第三中學部分與葛洲壩工程局第四中學合併,校名恢復為葛洲壩工程局第三中學,從1986年6月到1998年6月這段時期稱“新三中”。

明珠中學

4.1998年6月至2006年8月(葛洲壩明珠中學時期)

1998年6月,葛洲壩集團第三中學與雲林路國小、鎮鏡山國小、明珠路國小合併,成為集國小、國中、高中為一體的全日制辦學實體。更名為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明珠中學。2001年9月原葛洲壩集團宜興學校撤銷,其整體歸併明珠中學。2005年11月,根據中央有關企業分離社會職能的精神,原葛洲壩集團所屬中國小整體移交宜昌市管理。

24中學

5.2006年8月至今

..2006年8月29日,原葛洲壩明珠中學正式更名為宜昌市第24中學。同時,停招高中新生,附小獨立成校,更名為鎮鏡山國小,隸屬宜昌市西陵區教育局管理。

師資隊伍

歷屆領導

1971年6月------1974年6月 校長:李榮中

1974年6月------1978年6月 校長:李森 書記:劉敬東

1978年6月------1982年6月 校長:張宗賢 書記:費淑英(女)

1982年6月------1986年6月 校長:孫必國 書記:張宗賢

1986年6月------1987年6月 校長:徐遠柏 書記:孫必國

1987年6月-----1990年10月 校長:李興順 書記:李星平

1990年10月-----1991年2月 校長:王祖雄 書記:李星平

1991年2月------1992年6月 校長:張勛堂 書記:李星平

1992年6月------1997年1月 校長:彭翔華 書記:李星平

1997年1月------1998年6月校長:彭翔華 書記:胡波

1998年6月------2000年4月 校長:胡波 書記:彭翔華

2000年4月-----2006年11月 校長:胥宗宜 書記:彭翔華

2006年12月--至今 校長:胥宗宜 書記:彭翔華

名師風采

祁桂發

二十四中支教教師祁桂發

“在農村學校工作和生活的日日夜夜,對我觸動最大的,是農村教師在艱苦環境中的敬業精神。”8月16日,市二十四中支教教師祁桂發回憶起剛剛結束的一年支教生活,深有感觸地對記者如是說。

2006年秋季學期,祁桂發作為城區支教教師走進夷陵區鴉雀嶺鎮新場國中,該校是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湖北省項目學校。祁桂發說,一年支教生活有付出的艱辛,更有收穫的喜悅。

新挑戰帶來新收穫

祁桂發沒想到一開始就遇到了挑戰。他原本是化學教師,但來到新場國中後,學校分配給他的教學任務卻是七年級生物。沒有生物教學經驗的祁桂發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接受教學任務的當天,他趕回城區,找生物教師借了一堆資料,連夜學習,趕緊備課。

開學了,經過精心準備的祁桂發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吸引著這些農村的孩子們。學生們在自己動手實驗,觀察和思考中,不僅知識記得牢,而且學習興趣大增。很快,學生們喜歡上了祁桂發的教學。一次,學校因教研活動占用了一節生物課,事後學生們強烈要求把這節被衝掉的課還給他們,祁桂發只好利用業餘時間給他們補上了一節課。一年之後,祁桂發所帶的生物學科在夷陵區期末統考中名列全區第二名。

一張工資表引發的觸動

去年9月底,一張請教師們核對的教師工資表張貼在教師辦公室前的小黑板上,初來乍到的祁桂發也湊過去一看,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校長和工齡近40年的老教師,工資竟比祁桂發這個支教的青年教師的工資還低。

新場國中學生幾乎全部在學校寄宿。老師們每天要上早、晚自習,班主任則早、中、晚要檢查學生情況,值班老師更是一大早就要督促學生起床,進行早鍛鍊,維持就餐秩序,夜晚住在值班室,深夜還要巡查。一些教師住在校外,距家十幾公里,他們也要早早趕到學校上早自習,午餐後就在辦公室里備課、批改作業。累了,就趴在辦公桌上睡一會兒。晚自習後,有的老師才披星戴月的趕回家。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報酬不高,而對工作有絲毫懈怠。

一天凌晨兩點半鐘,祁桂發去上廁所,見劉峰松老師還在學校查夜......祁桂發說,那一刻,他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一年支教工作,一定要認真乾。

細節育人,學生們不再出口成“髒”

初到新場國中時,祁桂發發現學生出口成“髒”。針對這一現象,祁桂發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常常留下5分鐘時間給學生講一些文明用語方面的知識,結果很受歡迎,學生們紛紛要求以後多講些相關知識。一段時間後,有老師說:“這屆七年級學生素質比八九年級的學生還要高,不管在校內校外都會主動向我問好。”其他老師也有同感。祁桂發聽後,暗自高興。

他十分細心地關注著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並從一些細節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有一次晚自習,學生在教室里被外面焚燒塑膠垃圾產生的煙嗆得不停地咳嗽,祁桂髮帶領幾個八年級的學生提水去滅火。為了讓學生明白這樣做的危害,他提前上了“空氣品質與健康”這個課題,讓同學們透過照射到教室里的陽光看空氣中的塵埃,感受空氣的污染。同學們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再也不能在校園焚燒塑膠垃了,不能隨地吐痰,而且再也不能在教室里瘋打了!”

這裡的學生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城裡來的年輕教師。祁桂發在球賽中受傷了,同學們見他吃力的樣子,下課後搶著幫他把備課本送回辦公室。許多學生帶來了家裡產的蜜橘、臍橙,悄悄地放在他的宿舍門口。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結束了,祁桂發說:“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在農村學校,我得到了一種在城區不可能感受到的全新體驗。這一年艱苦而充實的支教生活體驗,將成為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我又回到了城區,但我仍與新場國中的孩子們和老師們保持著密切聯繫。

鄭琦

鄉村教師的楷模——鄭琦

春風,吹拂著國旗。4月25日上午,當陽市廟前鎮中心國小例行的升國旗儀式正在舉行。

校外輔導員鄭琦對學生做主題講話:“你們要會學習、會生活……”胸前飄揚的紅領巾,已伴隨了鄭琦大半輩子,從少年到白頭……

偏遠的鄉村學校,平凡的崗位,他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1958年8月,18歲的鄭琦主動申請來到最偏僻的陳院鄉王家塝國小任教。全校20多名學生,四個年級,只有他一個老師。在這裡,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努力向山區孩子播灑知識的陽光雨露。

1979年9月,他歷經坎坷後落實政策恢復工作。第二年被調到井崗國小。住一間窄小的平房,陰暗潮濕,離家八九公里,來往不便,一家老小全靠妻子照料。他在這村國小堅守到退休,整整20年!

每天,鄭琦總是最早起床,打掃校園,備課、研究少先隊的工作……“周末回家換洗衣服,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學校,工作一忙經常不回家。他把學校看得比家裡重要。”老伴李應香說。

鄭琦長期教語文課和當班主任,他克服各種困難,編寫刻印複習資料,自製教具,不斷探索適宜山村孩子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在20多所學校的公開課競賽中,鄭琦的課是最受歡迎的課之一。同事說:“他帶的班級在統考中常常是前三名。”

東門國小青年教師楊靜談起自己的啟蒙老師,滿懷感佩之情:“他堅持國語教學,還教全校的音樂課。他是學校的少先隊輔導員,經常開展夏令營、義務投遞、文藝演出等活動。我們在這裡受到的教育一點不比城裡孩子差。”

教學樓前過去天晴一層灰、下雨一團泥。鄭琦就領著學生搬來磚塊,背來河沙,一連幹了幾個月,將泥巴地改造成磚面操場和道路。校園常年花木蔥蘢,老師、村民都說,學校里一草一木,哪一棵沒有經過鄭老師的手呢?

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熱愛,鄭琦在鄉村國小創造了突出的成績。1984年,鄭琦被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金子在哪裡都閃光!

家訪路上,湍流河水中,他對學生傾注了無限關愛

井崗國小旁邊有一條瓦家河,河對岸住著20多個學生。沒有橋,學生只能踩著河中的石頭過河。每逢冬天和雨天漲水,就有學生曠課。鄭琦向學校建議:學生放學老師要護送,並主動承擔送河對岸學生的任務。從此,不論是暴雨傾盆,還是冰雪封河,他總是毫不猶豫地褲腿一挽,背著學生趟河。二十幾個學生背過去,1米65左右身高的他已是一身汗水。

鄭琦背送孩子們的行動感動了村民,1983年冬,村里籌資在瓦家河上架了一座簡易橋。誰料到不久一場洪水將橋衝垮了。鄭琦再次承擔了背孩子過河的任務。直到當地公路改造修起了一座新橋,他才停止這個承擔了10多年的義務。

一個大雪天早上,鄭琦發現施衛國沒來上學,馬上來到施家。原來,小衛國的腳凍傷了。他對衛國父親說:“凍傷的腳一兩天好不了,雪一兩天也停不了,不上學怎么行?我背他去,明天起,你送他到校,我送他回家。”當即就冒雪把孩子背到了學校。

即使退休了,發現誰家孩子沒上學,他都要過問。井崗國小校長程志勇介紹,鄭琦每學期都要幫助10多名孩子重返課堂。學校周圍的鄉村道路上,常年有他家訪勸學的身影。

鄭琦對孩子們的呵護與關愛,不僅是心血汗水,更是前途命運。

1963年4月,鄭琦在漳河國小任教時,校方錯誤地處分一名學生。鄭琦認為處分不符合有關規定,公開反對,卻被認為對抗學校領導被迫停職檢討。1964年10月,他因此事被開除公職。直到15年後才平反冤案。回首往事,他說:“為了學生的合法權益,老師應該挺身而出,我不後悔!”

鄭琦在井崗國小任教20年,一直有學生住在他身邊,短則一兩周,長則三四年。這些孩子,或因殘疾、或是孤兒、或是特別調皮。帶他們,要輔導功課,要調教性格,還要管生活,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資助學生……他那間充滿愛心的小屋,溫暖了多少孤獨和受傷的幼小心靈!

有人問他:“你不嫌麻煩?”“這有什麼,就像帶自己的孩子。”他的回答那么真誠。

什麼是對弱勢學生的教育關懷?人們在鄭琦身上得到了答案。

幾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做好事,他播撒文明的種子,以文化人

在井崗國小,鄭琦一直擔任少先隊輔導員。他組建了“紅領巾義務投遞站”,年投遞信件報刊2萬餘件。當他看到農村的孩子放學後沒有一個好的活動陣地時,又倡導建起了9個校外“少年之家”,使孩子們又有了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場所。每年“六一”,他都要在學校組織文藝活動,請附近村民看演出。每年春節,他組織孩子們打蓮響、採蓮船、舞龍燈,自編弘揚文明新風的唱詞,走村串戶拜年。每年植樹節,他還帶領學生在學校周圍種樹。井崗村裡的樹種在他手上換了4茬。至今村道兩旁交相掩映的水杉、刺槐,仍是鄭琦和學生留下的綠陰。“他年年都是這樣,工作紅紅火火的,做的好事數不清。”“他給青少年,給村里各方面帶來的好影響誰都比不上。”談起鄭老師,相識相知了20多年的原井崗村支部書記張希珍和村委會主任翁明忠都無比欽佩。

17歲少年雨禾因父母離異,無人管束,曾因偷竊電線受到公安機關處罰,夥伴們不理他,人稱“狗都嫌”。鄭琦不嫌,將他接到家中,為他買來生活用品,教育他:“違法的事千萬不能做!”“一定要走正路。”見鄭琦這樣關心自己,雨禾深受感動。鄭琦趁熱打鐵,和他一起開墾他家門前的空地種菜,鼓勵他靠雙手自食其力。在鄭琦的幫助教育下,雨禾轉變了,一個步入犯罪邊緣的少年返回了正道。

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在一個鄉村知識分子默默耕耘的背後,是一片成長的文明新苗。

養老的庭院,成了孩子們課外的樂園,他退休而不退責,秋光映綠一片春色

鄭琦家院門上有一副對聯:“晚霞映紅下一代,秋光照綠一片春”。

1998年秋,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鄭琦,對著一張珍藏了十幾年的老照片沉思。那是1984年他被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時的合影。他忘不了時任團中央領導的胡錦濤同志的囑託:你們從事的紅領巾事業是太陽底下最美好的事業,關心培養教育祖國下一代的重任就落在了你們的肩上。

當年的誓言———把終生獻給黨的教育事業和紅領巾事業———敲擊著他的心房,他夜不能寐。

他和老伴商量妥當,在井崗國小附近的桐樹埡村買下一幢農舍,對房子和庭院改造後,1999年5月搬了過來。“鄭老師搬來了!”很快,他家成了孩子們常光顧的地方。2000年4月,“井崗國小校外輔導站”的牌子掛了起來。

秋天,鄭琦正式退休,一心撲在輔導站的建設上。添置書籍報刊,設立了閱覽室。又拉著老伴,一鋤一鋤地挖,搬走了100多立方米的土石,在房子周邊平整出了近800平方米的場地,建起了花園、菜園,架起了鞦韆、爬桿、桌球台等。從此,這裡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每到放學和節假日,孩子們就來這裡唱歌、跳舞、看報、養花、打球、學藝……

幾本發黃的《輔導站工作日誌》里記著他的辛勤足跡:“教唱《走進新時代》”、“請農技員周勇講農業技術課”、“交警中隊周警官上交通法規課”、“走訪抗暴英雄之家”……

為了建好輔導站,鄭琦先後投入5萬多元,至今還有近萬元借款沒有還清。

在鄭琦的全心投入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輔導站越辦越紅火,如今已發展成為“桐樹埡青少年活動中心”、“當陽市文化科技中心戶”等。4年多來,到這裡參加活動的未成年人達1.5萬多人次。

他還受聘擔任著井崗國小、廟前國小、壩陵國小、煙集中學的校外輔導員。他騎著腳踏車常年奔波在這些學校進行輔導、開座談會、做報告……

關心和教育未成年人,這崇高的事業繼續在他心中激情燃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