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龍舒郡齋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

宋龍舒郡齋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

正文

中國宋刻公文紙印本王安石文集。半葉10行,行17字,白口,左右雙邊,版心上記字數,下記刻工名。紙質細潔堅韌,字型樸厚端重,紙背皆宋人書簡手劄,筆墨古雅有致。宋時公庫常用故紙廢牘印書,世稱公文紙印本。此書紙背簡劄中有名適者,當是洪适,有名義問者,當是葉義問,名者,當是向汮,此外尚有偰、去彼、臨、廣問、邵宏淵、許尹、查籥等多人佚簡。又有紹興、隆興間公文及舒州酒務賬等多件。紙上多鈐有“向氏珍藏”朱印。王安石詩文,宋徽宗時由薛昂等編為一集,是安石文集有傳本之始。宋南渡後,紹興二十一年(1151)安石曾孫王珏任職兩浙西路轉運司時刻其集於杭州,標題《臨川先生文集》一百卷,此版歷經元、明兩朝修補,傳世多為明季印本。明嘉靖間應雲、何遷刻本,皆直接或間接出自杭本。杭本王珏跋文稱:“比年龍舒版行,尚循舊本。”此本刻工中有吳全、余全、胡右,曾刻舒州公使庫本大易粹言》,《大易粹言》中刻工胡珏、胡剛、徐亮又刻龍舒郡齋本《金石錄》。龍舒即今安徽舒城,宋時屬淮南西路廬州,南與舒州接壤,刻工互通。據王珏跋,龍舒在紹興年間確曾刻印王集,且在王珏刻本之前,證以刻工,可知此即龍舒刻本。
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共一百卷,現國內外僅存兩殘帙:一帙原藏清季內閣大庫,光緒年間轉入寶應劉啟瑞食舊德齋,即紙背皆宋人書簡之本,存卷 1~3、8~36、48~60、70~ 100,共七十六卷,猶存蝶裝舊式,今藏上海博物館;另帙藏日本東京宮內省圖書寮,原為日本金澤文庫藏書,存卷 1~70,共七十卷。兩殘帙除去重卷,恰可配得全帙。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用傅增湘氏從劉氏食舊德齋攝存玻璃版影印,所缺二十四卷以北京圖書館藏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藏本照片補足,至是全書告成。1989年, 上海博物館將王集紙背書簡特加整理,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名《宋人佚簡》,此項長期秘存文獻,可補史冊之缺。

配圖

宋龍舒郡齋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宋龍舒郡齋刻公文紙印本《王文公文集》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