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集村

宋集村坐落於鎮西7.5公里,馬頰河東岸,104國道北側的陵縣開發區。 宋集村曾名為宋侍郎村。 宋集村人歷代養成了詩書傳家的風氣。

湖北省棗陽市平林鎮宋集村

湖北省棗陽市平林鎮宋集村位於光武帝劉秀故里,棗陽市南45公里的丘陵山區。地處國家一級風景區大洪山余脈,南陽盆地避風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周群山環繞,海拔高度達125―400米,中間為丘陵盆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全村版圖面積為60平方公里,轄高沖、王灣、台子灣、北棚、宋集、柴家灣、清水店、馬虎橋,9個村,3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萬人,耕地面積1萬畝。該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不懈的走“自主創新”路,打“循環經濟”牌,落“農民增收”實,創“跨越發展”高,緊緊抓住“結構調整,特色產業,深化加工和公共事業”四個著力點,有力地促進了鎮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該村素有“棗陽糧倉”之美譽,盛產“宋集”牌大米、“四井崗”牌油桃,茶葉、香菇、木耳、花生、油菜等農副產品。宋集村是全省擁軍愛民模範村。交通位置便利,有襄隨省道從這裡通過,316國道,207省道,襄十高速、荊武高速近在咫尺。是一個適合投資、辦廠、度假、旅遊的良好去處。

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十林鎮宋集村

宋集村位於十林鎮西南12公里處,與鄧內淅三縣市毗鄰,南接張村鎮,總人口3000多人,耕地面積5000餘畝,集鎮經商戶達百十家。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按照“綠、潔、暢、亮、美”的標準進行科學規劃,突出集鎮市場功能和文明功能,著力打造市級示範性重點村集鎮和生態文明新村。
我村先後累計投資60餘萬元,進行了“六個一”工程建設。
1、文化茶館
三間房屋,面積80平方米,電視機、影碟機、圖書、棋牌、茶桌等設施齊全,是村民休閒,學習的好場所。
2、救助站
四間平房,面積90平方米,安置8張床位,讓那些孤寡老人在這裡安享生活。
3、中心醫療室
兩間方面積80平方米,沒有診斷室、治療室、器械設備齊全,滿足了全村人民就醫難的問題。
4、標準化幼稚園
位地宋集國小內,屬國小辦標準化幼稚園,購置各種玩具、圖書、電視、影碟機等設備,配備有正規幼師3名,讓我村的幼兒也享受到了正規的學前教育。
5、小遊園
位於集鎮東南,占地3.2畝,投資5萬元硬化了場地,鋪設了綠地,建造了涼亭是我村的一大亮點。
6、道路硬化
硬化路面7560平方米,對集鎮兩邊的人行道鋪設了彩磚300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000米,安裝路燈30盞。
由於我村西南的土地坡度大,還適宜種植農作物,我們經過多方努力,終於與APP公司簽訂了協定,現如今,楊樹林已初見規模,既美化了環境,又給櫝帶來了實惠。
現在,我們按照“4+2”工作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燃料公司加油站,養雞場,大型木板加工廠等項目,為我村的經濟主入了生機和活力。

山東省陵縣陵城鎮宋集村

宋集村坐落於鎮西7.5公里,馬頰河東岸,104國道北側的陵縣開發區。村莊雖小,但歷史文化頗為傳奇。
宋集村曾名為宋侍郎村。因該村宋氏在明朝初年出了個官居侍郎的人。相傳明朝永樂年間,宋集村有個名叫宋性的年輕人赴京趕考。時值元宵節,宋性在一家客店秉燭夜讀,正遇明成祖永樂皇帝微服出訪,路過這家客店。永樂皇帝奇怪正值熱鬧的節日時刻,年輕人竟能耐得住寂寞,沉於攻讀,於是就同宋性聊了起來。當得知宋性是備考的學子,明成祖口出一聯:“燈明月明大明一統”,要求宋性對出下聯。宋性略作思考,應聲答曰:“君樂民樂永樂萬年”。上下聯均為即景生情,珠聯璧合,且把明朝的國號,皇帝的年號都嵌進去了。明成祖聽後龍顏大悅,立即賜宋性入國子監學習。
後宋性官至刑部侍郎,四川右參政等職。宋性一生為官清廉,不忘造福鄉里。按規定,宋性卒後可“享祭”。時“享祭”有兩種方式:一是“死祭”,墓前列石羊、石馬;一是“活祭”,賜田千畝,免除賦稅。宋性選擇了活祭,可使鄉民得到上千畝土地的賦稅蠲免權,惠及鄉梓。鄉人感念宋性恩德,村名一度改稱“宋侍郎村”。宋性後人中有兒子宋放、孫子宋諫,有著作傳世。清初宋來會,號秋圃。也是宋姓後人,乾隆十年(1745年)進士,授官輸林院編修,分撰“文獻通考”,與著名大儒紀曉嵐交誼甚好。卒後,紀曉蘭曾到德州瞻拜宋墓,並留下《德州吊宋秋圃先生》。
宋集村人歷代養成了詩書傳家的風氣。1920年代,這裡建立了陵縣農村第一個中共支部。時宋集村宋建謀在濟南結識了山東早期共產黨人王盡美等,加入了黨團組織。1925年畢業後,回家鄉發展農協組織,並且組織了陵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