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德鎮窯青白釉雙魚碗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雙魚碗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雙魚碗,宋代景德鎮窯燒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文物原屬

宋代景德鎮窯燒制

外觀介紹

高5.9cm,口徑18cm,足徑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燒形成較寬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體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內壁六條線出筋,碗心處刻劃雙魚水波紋,刀法犀利流暢。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規整,胎體輕薄,釉色光潤。盤心所刻劃的兩條小魚在青色的釉面襯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戲,形態自然逼真,藝術感染力極強。

流傳歷史

景德鎮地區燒制青白釉器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唐代,並有貢器送入宮中,人稱饒玉。北宋時為青白釉器生產之高峰期,主要的窯口有景德鎮地區的湖田窯,湘湖窯,江西的南豐窯等。此外河南的鈞台地區,福建北部的建陽、建寧、邵武地區等都有燒制,而以湖田窯的產品為最精。曾有古陶瓷研究學者認為五代/北宋早期的湖田窯薄胎精品就是民間傳說的柴窯。

設計工藝

青白瓷,因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白中閃青,青中閃白,故名,是景德鎮湖田窯在北宋初、中期獨創的釉色品種。因青白釉的釉質中含有微量的鐵質,釉色白中泛青,釉層細薄晶瑩,具有溫潤如玉的藝術效果,成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江西九江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紀年墓出土的青白釉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質感如青白玉,胎質細潔,釉色青瑩,光照見影,故晚清以後又稱之為“影青”。南宋詞人李清照《醉花蔭》中有“玉枕紗廚”之詞句,“玉枕”即指色質如青玉一樣的青白瓷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