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則久

1906年,周派宋則久任工商研究會會長,充當工商業界的耳目與參謀。 1916年宋則久加入基督教,創立基督救國會。 1927年宋則久參加國民黨。

宋則久(1867-1956),又名壽恆,天津人。民族資本家。1867年出生於一個錢莊小商人家庭。 1874年入私塾讀書。1882年被送入義德泰布莊學徒廠,1899年擔任了天津屈指可數的大綢緞莊—“敦慶隆綢鍛莊”的經理,充分顯露了他卓越經營商業的才能,使該號營業暢旺,譽冠全津,每年的貿易額達三百萬元以上。1907年,天津舉行第一次勸業展覽會,因該號貨品精實,價格公平,招待妥善,由直隸工藝總局發給一等獎。1910年,江寧舉辦全國第一次南洋勸工會,“敦慶隆綢鍛莊”以經濟及學徒教育兩項赴賽,由農工商部發給優等文憑。
1904年周學熙聘宋則久為考工廠的議紳和考工審查員。1906年,周派宋則久任工商研究會會長,充當工商業界的耳目與參謀。1905年10月在商會註冊開辦天津造胰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第一董事。天津造胰公司開業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經濟效益倍增,工廠規模擴大,資本連續擴充三次。從資本數額來看,1910年在辛亥革命前的天津民族工業中,天津造胰公司已位居第三。為了振興實業,開闢利源,加強國內外的貿易往來;提高人民的素質和中國的國際威望,1910年,宋則久和李煜瀛等二十人發起國外工商圖進會。正是這一切使得宋則久贏得了實業界的信任,1911年6月成立天津工務分會,宋則久被推選為第一任總理。
辛亥革命以後,宋則久深深地感到救我國之貧弱,只有振興實業之路,別無它路可走,而打開產品銷路又是民族工業發展的根本道路。於是宋則久為中小各企業籌集資本,開闢貨源擴大銷路,在1912年創辦了“直隸國貨維持會”,任會長;1913年獨自接辦了工業售品所,自任經理,又創辦救國儲金會吸收資金。1915年9月宋則久等人聯名呈文商會,提出織布工廠應象其它各省各廠一樣,享有免稅權,天津的織布業在這種免稅政策的保護下,更加興旺,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宋財久為使企業辦得更加有活力,把在清末停止活動的天津工商研究會重新恢復。他親自主持工商研究會的工作。為了促進各企業之間的生產技術交流、技術改進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宋則久於1916年10月1日——31日以工商研究會的名義舉辦了天津商辦國貨展覽會,以達到“衡量優劣,比較粗精,互受觀摩,共籌共進”之謀。宋則久在以後振興實業的過程中,對“實業救國”的決心始終不渝。他的振興實業之精神,受到當時新聞界的好評。1916年宋則久加入基督教,創立基督救國會。1917年任中國基督教自立會執事,次年任天津基督教聯合會幹事。宋則久信仰基督教十分虔誠,他用基督教的教義來修身、治家、管理售品所。他認為基督教的教義與愛國運動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他非常熱心公益事業和社會教育事業。1919年“五四”運動中,宋則久與馬千里一起聯絡各界組成了“抵制日貨委員會”,這時宋則久已成為進步政治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並先後被任命為天津救國十人團總聯合會副會長,天津各聯合會幹事、天津國民大會委員。1924年任津總商會董事。1925年任天津國民會議促成會主席。 1927年宋則久參加國民黨。1928年在河南開封由馮玉祥出資設立國貨商店,任總經理。1929年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工商廳廳長。1931年回到天津任售品所監察人、董事長。日本侵占天津後,宋則久放棄推銷國貨旗號,避居北平香山, 1956年病逝於此。享年8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