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宋仁宗重用王安石》是一篇文言文,以王安石的角度看出他自信、胸有成竹、有大謀略的可貴品德。以仁宗的角度看出他用人不疑,才使王安石有一展抱負的機會。歷史才有這自上而下銳意變法的一段時間。

原文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難大任。帝曰:“文學不可任耶?經術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對曰:“安石好學而泥古①,故議論迂闊,若②使為③政,必多所變更。”帝不以為然④,竟⑤以安石參知政事,謂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⑥卿但⑦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帝曰:“然則卿設施⑧以何為先?”安石對曰:“變風俗,立法度, 正方今⑨之所急也。”帝深納⑩之。

字詞

①泥古:拘泥於古代
②若:如果
③為:治理
④然:正確的
⑤竟:最終
⑥以:以為
⑦但:只
⑧設施:打算開展
⑨ 方今:當今
⑩納:採納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譯文

皇帝(宋仁宗)想啟用王安石,唐介說:“安石很難擔當起這個職務。”皇帝說:“(他)文學方面有所不足而不值得信任嗎?經術方面有所不足而不值得信任嗎?吏事方面有所不足而不值得信任嗎?”唐介答:“安石好學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討論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不切實際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經常變更。”皇帝卻不這樣認為,最終(還是)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對(王安石)說:“別人都不了解你,認為只知道經學數術,不清楚世務。”王安石答道:“經學數術正是用來規劃處理世務。”皇帝說:“這樣那么你認為現在應該先實施什麼政策?”王安石說:“要改變現在的風氣、禮節、習慣,公布新的法令,(這)正是現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採納了(他的意見)。

理解

本文應該從兩個角度來看。以王安石的角度看出他自信、胸有成竹、有大謀略的可貴品德。以仁宗的角度看出他用人不疑,才使王安石有一展抱負的機會。歷史才有這自上而下銳意變法的一段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