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爾古城

安迪爾古城

安迪爾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民豐縣安迪爾牧場東南約27公里的沙漠腹地。

地理位置

-

地理坐標為東經:83º49´36" , 北緯:37º07´34",海拔1300米。在遺址的佛塔寺院等地都採集到陶器、金屬製品,玻璃片等文物。其地表遺物分布範圍遠遠大於遺址現有面積。從遺址建築形式的採集文物推測,始建於漢代,於公元11世紀逐漸被廢棄。安迪爾古城遺址是絲綢之路南道一處漢唐時期重要遺存。遺址主要由佛塔地理坐標為東經:83º49´16",北緯:37º47´32"、道孜勒克古城地理坐標為東經:83º50´00",北緯:37º47´32" ,阿其克考其克熱克以及周圍的墓葬、冶煉作坊和窯址等組成。安迪爾古城遺址是絲綢之路南道漢唐時期的重要遺址。

歷史簡介

安迪爾古城古稱之為唐蘭城,它位於民豐縣安迪爾牧場東南約27公里的沙漠腹地,距離和田市500公里,在安迪爾河下游東南、地理坐標為東經83°49′、北緯37°7′34″,在遺址的佛塔和寺院等地採集到得陶器、金屬製品和建築形式的文物推測,屬漢、晉時代的古代遺址,為尼雅的姊妹城,於公元11世紀在戰爭、生態的嚴重破壞下逐漸被廢棄。

=

安迪爾古城遺址由佛塔和寺院組成,始建於漢代,於公元11世紀逐漸被廢棄。安迪爾古城是絲綢之路南道一處漢唐時期重要遺存。本世紀初,外國探險家斯坦因曾盜掘大量土蕃文、婆羅迷文和漢文文書及一批精美文物。古城遺址現有環形城址、佛寺、佛塔、墓地等。自唐代中後隨著安迪爾河流量減小,遺址逐漸被廢棄。

歷史貢獻

安迪爾古城是絲綢之路南道一處重要的驛站,也是漢、唐時代的重要遺址,現在的遺址主要由佛塔、城牆、廟宇、房屋、蓄水池、冶煉作坊等組成,整個古城呈圓形,城內直徑200米,城內建築密集,但都殘損,地面遺址分布範圍大於古城遺址現在面積的好幾倍,曾出土寶石戒指、金耳環、玉佩、棉織物、乾屍等等。
安迪爾古城遺址是一個較大,而且延續時間長的遺址,它處於絲綢之路南道。遺址採集的文物有從西亞輸入的玻璃珠,1—4世紀羅馬產的帶花玻璃片,和田馬錢等遺物,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各城邦之間的互相交流。

保護措施

古城四周都是沙漠,風蝕等自然因素對遺址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壞,為了保護佛塔,1993年和田地區文物管理所專業人員對佛塔進行了加固工作。防止了風蝕破壞。

-

本世紀初,1901、1906年外國探險家斯坦因等曾盜掘大量吐蕃文,婆羅謎文和漢文文書及一批精美文物,安迪爾古城倍受學術界關注。自唐代中後期隨著安迪爾河流量減少,遺址逐漸被廢棄。至今荒蕪人煙,原有遺址現象基本清楚。1991年全疆文物普查進行了一次調查,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