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藝敬一

安藝敬一

安藝敬一,生於1930年3月3日,1958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84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之後任南加州大學教授和地球科學系主任。他創立了著名的南加州地震中心。

安藝敬一教授生於1930年3月3日,1958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84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之後任南加州大學教授和地球科學系主任。他創立了著名的南加州地震中心。1979年他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榮譽會員、美國地震學會最高獎章獲得者、南加州大學名譽教授、南加州地震中心榮譽主任。2004年12月,他被授予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最高獎章William Bowie獎章。2005年2月,他被授予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地震學最高獎章Beno Gutenberg獎章。
安藝敬一教授被公認為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學家和現代理論與觀測地震學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Quantitative seismology被認為是地震學家的“聖經”。他是地震學許多領域的領導者,其研究包括統計地震學、震源性質、地震層析成像、尾波及其斷層破裂過程和火山運動。他建立了地震學和地震構造上一系列現象的尺度法則,在震源和地球結構及其地球物理動力學系統上,創立了一套新的地震分析方法,即“地震矩”的研究理論。
安藝敬一於2005年5月17日在印度洋法屬留尼旺島逝世,享年75歲。他去世時,《紐約時報》曾給予特別報導。 2004年,出於對安藝敬一的敬意,美國地震聯合研究所(IRIS)數據中心建立了1964年日本新瀉(Niigata)地震檔案。因安藝敬一首次在1966年引入了地震距的概念,並給出了如何從世界標準地震台站(WWSSN)記錄到的新瀉地震的地震圖測出地震距,新瀉地震檔案作為安藝敬一的線上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網站上得到他的成果資料和相關資料。
安藝敬一與中國。
安藝敬一與中國地震學界有著深厚的友誼,多次訪問中國。2004年11月應北京大學邀請,其專場學術報告會由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學專業委員會與地震預報專業委員會聯合在北京大學舉行。
應北京大學邀請,國際著名地震學家安藝敬一教授於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訪問北京。11月30日上午,安藝敬一教授學術報告會由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學專業委員會與地震預報專業委員會聯合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隆重舉行。學術報告會由陳運泰院士主持,馬 瑾院士、陳曉非教授、陳永順教授、兩個專業委員會的委員、來自中國地震局、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以及200多名師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安藝敬一教授在報告會中致辭,他說,“非常榮幸再次來到北京大學,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濃厚興趣,更高興看到北京大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基礎研究正在迅速發展”,“接受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對我來說,是極高的榮譽”,“特別感謝林建華副校長邀請我經常來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