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天然氣和電力公司之一,在北美地區是頭號天然氣和電力批發銷售商。

基本信息

(圖)安然公司安然公司

簡介

(圖)安然公司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股票代碼:ENRNQ)成立於1930年,總部設在美國休斯敦。曾是一家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6位,是美國最大的天然氣採購商及出售商,也是領先的能源批發做市商。另外,該公司還運營著一家天然氣管道系統和寬頻部門。安然在10年前成立時只是一家天然氣分銷商,但如今它已經成為擁有 340億美元資產的發電廠。安然公司同時也經營紙、和化學藥品等日用品。該公司在美國控制著一條長達32000英里的煤氣輸送管道,並且提供有關能源輸送的諮詢、建築工程等服務。

公司所屬7家分公司分別負責運輸與儲存、國內天然氣與電力服務、國際經營與市場開發、油氣勘探與生產和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5個領域的經營業務。1996年公司總收入達到132.89億美元,淨收入達到5.84億美元,總資產為161.37億美元。主要子公司:1、安然天然氣管線集團,2、安然投資公司,3、安然能源服務公司,4、安然國際公司,5、安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6、安然再生能源公司, 7、安然資本和貿易資源公司。Kenneth L. Lay為主席和執行長、管理委員會成員,Jeffrey K. Skilling為總裁、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聲名大噪的,卻是這個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2002年在幾周內破產,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醜聞。安然歐洲分公司於2001年11月30日申請破產,美國本部於2日後同樣申請破產保護。但在其破產前的資產規模為498億美元,並有312億的沉重債務。過度膨脹的快速發展使其無法應對經濟環境的逆轉,而導致無法經營運作狀況的惡化,以破產結束企業。 。

發展

(圖)安然公司安然公司

安然公司成立於1930年,最初名為北部天然氣公司,是北美電力電燈公司、孤星天然氣公司以及聯合電燈鐵路公司的合資公司。1941至1947年間,隨著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權漸漸分散,到1979年,Inter North Inc.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並取代北部天然氣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掛牌。

1985年, Inter North收購競爭對手休斯敦天然氣公司,並更名“安然”(Enron)。本來公司欲更名為“安特然”,但很快因字意不雅(Enteron:腸子)而再次縮略。

公司最初從事美國全國的電力、天然氣的配送,並在世界範圍進行電廠的建設、管道鋪設等基礎建設。1998年公司成立Azurix公司,進軍水務業,並於 1999年六月在紐約證交所部分上市。Azurix在主要的經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未獲成功,造成了巨額虧損,2001年4月安然宣布將關閉Azurix並出售其資產。

通過率先將電力、電信等業務及附屬業務轉化成可以買賣的金融產品,甚至包括非同尋常的“氣候衍生產品”,安然自稱公司一直保持著健康成長。財富雜誌自 1996年到2001年,持續6年將安然評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該雜誌評為“全美100最佳僱主”,在華爾街精英中安然裝修奢華的辦公室也被奉為美談。然而,正如後來被揭露的,安然報表所反映的許多利潤被虛增,甚至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公司通過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務關聯交易,將虧損的部分留在了表外。

主要產品

安然在其網站“安然線上”

安然在其網站“安然線上”上銷售800種以上的產品,包括:

廣告、風險控制、頻寬業務、寬頻服務、建築服務、煤炭、信用風險控制、原油及其製品、電力、排放許可、能源採購、能源資產管理、智庫、設備管理、森林產品、貨運、媒體風險控制、金屬交易、天然氣、木材、液化石油氣、石化產品、塑膠、能源、本金投資、紙漿、日用品風險管理、貨代、鋼鐵、水處理、氣候風險控制、風能等。

公司同時從事廣泛的期貨貿易

公司同時從事廣泛的期貨貿易:糖、咖啡羊毛、魚肉及其他肉類。

安然線上

1999年11月安然開通線上服務。安然線上是第一個在全球的商家中實現線上交易的系統,但系統只允許用戶與安然進行交易。因為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失敗以及網站本身所需的巨大現金投入,安然此時已陷入了現金枯竭的窘境,安然財務總部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來維持公司運行。

內部交易

開端

(圖)由左至右:已自殺的安然公司前副董事長克利夫·巴克斯特;安然公司CEO肯尼思·萊由左至右:已自殺的安然公司前副董事長克利夫·巴克斯特;安然公司CEO肯尼思·萊

內部交易,又稱內線交易,這裡特指公司根據大量內部訊息而進行的內部證券交易,在安然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有案可查的內部交易發生在1987年:審計師Woytek 與Beard發現公司的銀行記錄顯示數百萬美元的款項由安然的戶頭劃入兩個名叫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的個人戶頭中。

據傳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曾負責接待沙特與科威特國家元首,獲取了歐佩克實施工程的內部訊息。這些內部訊息使公司在石油交易中能夠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在事情被審計師發現後,安然公司執行長肯尼思·萊支持了審計師進一步進行調查以“追回每一分錢”,然而,卻沒有立即對責任人展開追究。

兩位審計師最終蒐集到足夠證據證明Borget和Mastroeni 參與了內部交易並挪用公款。這些證據包括經篡改的銀行記錄。儘管證據充分,但兩位審計師還是被公司董事長Mick Seidl和財務長Keith Kern告知終止調查。很顯然,安然公司高層更加看重Borget為公司帶來的巨額利潤,相比之下,奉公守法反倒顯得不那么重要。

發展

安然顯然沒有從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訓,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公司不惜以身試法。公司先後成立了多家離岸公司,用離岸公司來避稅,提升公司盈利。離岸公司的設立使安然得以隨心所欲的調遣資金而不被注意,同時能夠掩蓋公司的經營虧損。這樣,公司變得虛胖了。但同時,公司高級主管不得不在每個季度絞盡腦汁掩蓋虧損、虛增利潤,以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安然的股價屢創新高,公司的高管開始利用內部訊息大把炒作自己的股票,金額達數千萬美元。公司CFO一手創立離岸公司虛增利潤,一手操縱股價交易,使自己和朋友們的上億美元股本穩賺不賠,而安然公司和其他不知情的股票投資者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2000年8月,安然股票達到歷史高位每股90美元,這時安然公司董事長開始拋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他當然知道公司所隱瞞的虧損有多少。與此同時,一般投資者被建議繼續買進安然股票,股價還會無休止的長下去。安然高層向投資者承諾公司股價會漲到130-140美元一股,背地裡卻悄悄將自己手裡的公司股票出空,因為他們知道公司前景不妙。公司高層的拋售行為導致了安然股價回落,而投資者仍然被建議繼續買進或持有安然股票,他們被暗示股價即將反彈。公司CEO萊面對市場的不利傳聞,深居不出,直到無法迴避時才出來發表一則聲明鼓勵投資者,保證公司運轉一切正常。

2001年8月15日,安然的股價已經跌至42美元一股。許多投資者仍舊深信萊的講話,認為安然股票會引領市場,他們越買越虧、越虧越買。到10月底,股價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資者卻視此為一個買入安然的良機,只因為萊不斷在媒體上為他們加油打氣。直到一個月後,2001年11月28日,公眾才獲知了安然以前所隱藏的經營虧損,而這時安然的股價已經跌破1美元。

安然公司CEO被指控於11月28日當天售出總價超過70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以償還公司貸款,此外,他還在二級市場拋出2000萬元公司股票。他的妻子琳達,也被指控拋售總價120萬美元的安然股票,但拋售所得沒有進入她個人的腰包,而是被直接劃入某慈善基金,用於慈善資助慈善機構。股票交割單顯示琳達在當天10:00至10:20下單,而安然醜聞被公諸於世是在10:30。

安然前部門經理Paula Rieker被指控犯內部交易罪。她曾以15.51美元的價格買入18,380股安然股票,於2001年7月以每股49.77美元的價格拋出,時間正是在公眾獲曉她對公司10.2億美元虧損知情的前一周。

後果
2005年12月28日,安然公司前首席會計師Richard Causey向法庭認罪,承認犯有證券欺詐罪。他被判7年監禁,並處罰金125萬美元。如果Richard Causey同意配合法庭檢舉肯尼斯·萊以及傑弗里·斯基林的罪行,他可獲減刑2年。

2006年1月13日,職業說客,綽號“謀士”的William Roberts 承認在安然案調查期間曾冒充參議院委員會職員。2004年6月,一家德國銀行僱傭Roberts去說服參議院某委員會開立一份該銀行已就安然倒閉做過盡職調查的證明。

美國法院於2006年1月對安然公司創始人、前董事長肯尼思·萊和前執行長傑弗里·斯基林為在公司醜聞中的作為進行審判, 一同受審的還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起訴書長達65頁,涉及53項指控,包括騙貸、財務造假、證券欺詐、電郵詐欺、策劃並參與洗錢、內部違規交易等等。安然的律師曾提出要求進行不公開審判,並把案件審理地點放在休斯敦以外的的地方,理由是他們認為在安然所在地公眾的負面影響會妨礙審判的公正性,但這些要求都被美國地方法官 Sim Lake駁回。

肯尼思·萊對自己所面對的11項指控進行無罪辯護,他聲稱自己事先對醜聞毫不知情,完全被手下誤導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準備對肯尼斯·萊處以9000萬美金以上的罰款,這筆罰金還不包括股東提出的的賠償要求。同時,SEC還將取消肯尼斯·萊今後在任何上市公司擔任管理職務的資格。

肯尼思·萊的妻子琳達的案子比較複雜。琳達在2001年11月28日-安然倒閉的訊息向公眾宣布的前30分鐘至前10分鐘裡,拋出了50萬股安然股票,而安然高管早在一年前就知道公司將會崩潰,這一點顯然對他很不利。但是,她隨後拋售股票的所得捐如家族經營的慈善基金,該基金的所有收益都將用於公益事業。同時,由於涉及婚姻隱私權,無法強迫肯尼斯夫妻披露他們之間是如何溝通安然公司事務的。因此,要證明琳達知曉安然內部訊息,還需要第三方證人。這兩點都對起訴構成了障礙。

安然公司前投資公關部經理葆拉·里克爾承認犯有內部交易罪。里克爾同意不再擔任任何上市公司管理職務。因為里克爾曾負責安然公司向分析師披露訊息,她還是本案的重要污點證人。

2006年5月25日,負責安然醜聞案的陪審團宣布,肯尼斯·萊和傑弗里·斯基林犯有欺詐等多項罪行。10月6日,美國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葆拉 ·里克爾因犯內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緩刑兩年。10月17日,休斯敦地區法院以肯尼思·萊已去世為由,撤銷了對他的多項刑事指控。10月23日,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傑弗里·斯基林被判處24年又4個月徒刑。11月17日,休斯敦聯邦地區法院作出判決,對兩名充當污點證人的安然公司前高管予以從輕發落。前財務長助手的麥可·科珀最終獲刑3年零1個月;前投資公關部主管馬克·凱尼格獲刑1年零6個月。

影響
安然事件的長期影響尚無法預料,但目前此事已震動到美國和英國政壇,據悉自1990年以來安然向兩國政要獻金超過600萬美元。與此同時,以前與安然有染的機構也被殃及,為安然服務的著名五大國際會計事務所之一安達信被訴妨礙司法公正,並因此倒閉,更由此引出另一電信巨頭世通公司的醜聞,隨後世通公司宣告破產,取代安然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倒閉案。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分別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2002年11月1日安然舞弊行為的策劃者,前CFO費斯托(Andrew Fastow)被聯邦大陪審團以78項罪名起訴,罪名包括詐欺、洗錢等。他的妻子莉(Lea Fastow),公司前助理出納於1月14日向法院認罪。費斯托本人被法院判處10年監禁外加2380萬美元罰金;莉被從輕判處監禁5個月,緩刑1年,作為回報,莉同意充當污點證人。

安然前出納Ben Glisan Jr. 是最早因安然事件而被送進監獄的人,他承認犯有共謀證券欺詐以及郵電欺詐。

曾提出“死亡之星”交易策略的能源交易員John Forney也因在安然事件中涉嫌欺詐而被起訴,他的上司現在都是該案的污點證人。

安然事件導致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產生,該法案被視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證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隨著安然的破產,公司員工的養老金計畫成了一個問題,為此美國養老金保險公司已經啟動了一項拯救計畫。

重組
自從2001年申請破產以來,安然公司一直試圖重組以儘可能挽回債權人的損失。在公司倒閉後不久,公司的創新核心能源交易部門被美林公司買下。安然的同行業競爭者Dynegy公司的拯救計畫曾給安然帶來了最後一線生機,但談判最終因Dynegy尋求對安然的控股方北部天然氣公司的控制權而宣告失敗。

最終的破產計畫於2003年開始付諸實施,涉及從安然分離出三個新的獨立公司:CrossCountry Energy L.L.C., 、 Prisma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和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 公司的剩餘資產將被拍賣。

四大手法

安然案顯示出美國會計審計制度的嚴重危機。安然的四大手法是:

其一,暗箱作業,將債務、壞賬轉移到分支公司。有傳媒指出,安然手法是一種 “會計的涅造”。美國《商業周刊》認為,“安然將財務的責任從賬面載體上消除,創造性地做賬,防範任何方面的人士(中下層職員、政府部門、股民等等)發現他們的外強中乾、外榮內枯的真實情況,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再者,安然利用財經審計的巨大漏洞,進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內人交易”。《商業周刊》指律師、投資銀行、會計師們可能撈取了3億美元,《紐約時報》則指為11億。

其三,利用商業限制的取消,利用政治力量。美國10年來商業限制的取消,既促進自由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令安然公司有機可乘的大量空間。安然利用與美國政界的良好關係,“重寫美國政府的能源政策條文”,使能源政策對自己傾斜,獲得大量利益。

其四,不斷製造商業景氣的報導,誤導股民及公眾視聽,在安然宣布破產前幾個月,安然已將內里掏空,但對外文宣仍然是鶯歌燕舞,一片繁榮。

反思

1、對美國經濟全球效益的反思——美國跨國經濟效益與影響不僅促進和推動世界經濟成長和國際金融的活力,而且也刺激和擴展了美國自身經濟的持續繁榮和景氣。經濟全球化的收益通過跨國效益明顯得以體現。但是,由於美國經濟主導性的強化和全球對美國經貿依賴程度的加深,2000年下半年開始的美國經濟急速減速使世界經濟受到明顯的衝擊,經濟成長預期逐漸向下調整,反之進一步連帶和危及美國經濟調整,外圍國際環境的惡化使美國經濟前景處於更為艱難階段,國際聯繫的密切加大美國經濟調整的壓力。從美國經濟發展的跨國效益角度分析,比較突出的體現在美國跨國公司的數量與效益、美國銀行業的數量與規模以及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的作用與影響。從全球角度看,全球化跨國效益使1000家國際大企業的資本達到世界總產值的42%以上,而全球首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貿易的70%,而美國跨國公司數量與規模影響則更為突出。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中,美國擁有1/3的數量。美國企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得益於企業的效益。美國企業的基本發展趨勢表現為:壟斷性大企業的經濟實力和規模效益不斷擴大,同時小企業也在進取中迅速發展,企業雙向的發展趨勢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並對股市形成支持。而大型企業的破產無疑對不景氣的美國經濟是一個極為負面的因素。  

2、對美國股市影響——就在安然公司破產的同時,美聯儲官員開始發表言論,談論股市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這種巧合既是美國經濟政策駕馭的反應,也是美國股市波動的預防。美國股市的走向是美聯儲評估美國經濟狀況的一個因素,尤其在評估美國經濟狀況時,美聯儲通常會把股票市場考慮在內,但沒有給股市設定價格目標,股市和其它因素在經濟分析中發揮同樣重要的作用。美聯儲官員為此指出,雖然他們希望股票價格穩定,從而為商業投資營造更好的環境,但美聯儲並不主張操縱股票市場來實現既定目標。美聯儲官員反覆強調,他們不會給股市設定價格目標,但同時又反覆強調股市對消費者支出的重要性,股市近幾年的走勢強勁,且對經濟有重大影響。尤其是美國財富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下滑,但仍略高於歷史水平,股票指數已從2000年初的高點跌去了近 1/3,人們的財富相應的減少了6萬億美元左右。1999年中期美聯儲升息並不是要給股市降溫,而是想使總需求和總供給能達到更高水平的平衡。因此,近期安然公司的狀況將直接衝擊和影響美國股市的穩定走向。

防範

如何防範安然以及其它上市公司的類似弊案?美國《商業周刊》提出八大措施:

一、重新審視、恢復必要商業限制的強硬措施。

二、重新強化政治捐款改革。

三、煥發業者的商業與職業道德。

四、再度審查政府的能源政策。

五、禁止審計公司同時擔任商業顧問。

六、對審計者進行制度性的輪換。

七、改革審計委員會。

八、重新修改政府對企業的會計賬務規定。

《財富》評出美國十大破產公司

中新網6月2日電 美國《財富》雜誌中文網近日排出了美國近年來十大破產公司。從雷曼到通用,從安然到德士古,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巨頭由於種種原因倒下了,留下的是數百萬計的失業員工和大量的不良資產,也損耗了不計其數的財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