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組織的一場大型的罷工運動。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礦工人為要求承認俱樂部有代表工人權利和增加工資舉行罷工。路礦當局勾結軍閥派兵企圖鎮壓。在共產黨人李立三、劉少奇等的領導下,一萬七千多工人英勇鬥爭,迫使路礦當局承認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條件,18日罷工取得了勝利。安源路礦罷工的勝利,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概述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安源路礦,是萍鄉煤礦和株萍鐵路的合稱。株萍鐵路是專為運輸萍鄉煤礦的煤炭而建的。路礦兩局共有工人1.3萬餘人。萍鄉煤礦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工業企業——漢冶萍公司的主要廠礦之一。漢冶萍公司是當時最大的官僚買辦企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控制。安源路礦工人在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官僚買辦的壓榨下,過著悲慘的生活。
由於產業重要、工人眾多而且富於反抗鬥爭傳統,安源路礦成為中國共產黨最初開展工人運動的重點區域。1921年秋,毛澤東同志親自到安源路礦工人中開展工作。隨後,黨又派李立三同志去安源常駐,先後在工人中建立起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和共產黨支部,成立了工人俱樂部。
1922年,資本家請萍鄉縣署正式布告查封俱樂部。路礦當局一連三月拖欠工人工資,使工人生活陷入絕境。工人俱樂部提出的保護俱樂部和改善工人待遇等要求沒有得到答覆。9月14日凌晨,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爆發,李立三任罷工總指揮。工人們挫敗路礦當局收買工賊復工、企圖暗殺李立三等陰謀。劉少奇為代表與路礦當局進行談判,迫使他們答應了工人提出的13項條件。18日早晨,雙方在罷工條件上籤字,罷工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前期準備

1922年9月初,中共湘區區委書記、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澤東來安源,考察發動安源工人罷工,了解與粵漢鐵路工人罷工相呼應的可能性。因為黨支部書記、工人俱樂部主任李立三當時不在安源,毛澤東便直接主持召開黨支部會議,分析形勢,討論對策。會議確認,當時工人面臨的路礦兩局欠飽並圖謀封閉工人俱樂部的問題,已經達到非罷工即不能解決的地步,並認為舉行罷工鬥爭的條件正在逐漸成熟。會議決定,立即組織兩局全體工人進行罷工。毛澤東要求黨支部有勇有謀地領導工人堅持鬥爭,奪取勝利,並從安源的具體情況出發,提出了“哀而動人”的策略思想。會後,毛澤東寫信給在醴陵的李立三,囑其速回安源領導罷工。接著,又派在粵漢鐵路工作的共產黨員劉少奇來安源,參加罷工的領導工作。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

在李立三、劉少奇主持下,黨支部遵照 “哀而動人”的策略思想,領導工人俱樂部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為罷工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俱樂部向路礦當局提出保護俱樂部、發清欠晌等三項最低限度要求,限12日午前答覆。並在報紙上發表致勞動組合書記部和全國各工團的快郵代電,揭露路礦當局破壞工人俱樂部的陰謀,告之已向當局提出最低限度要求條件,籲請援助。同時,制定鬥爭綱領和行動方案,決定以“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為基本口號,以增加工資、改良待遇、組織團體三項為目標,據此提出17項要求條件,擬就罷工宣言,規定行動的步驟。在工人民眾中加緊宣傳鼓動和組織工作,努力訓練俱樂部部員,使之成為罷工鬥爭的骨幹。成立罷工指揮部,以李立三為總指揮,劉少奇為工人俱樂部全權代表,並加強工人監察隊,確定各處工人監守員,組織工人偵探隊。由於工人中參加洪幫的很多,為了保證全體工人團結一致和在罷工期間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李立三面晤洪幫大頭目,成功地爭取了洪幫對罷工的同情和支持。洪幫大頭目並答應李立三提出的三條要求:罷工期間關閉妓院、鴉片煙館,收起賭攤,不製造搶劫案。同時,成功地爭取了安源紳商在罷工期間充當工人俱樂部與當局之間的調停人。

活動開展

朝鮮郵票朝鮮郵票
經過周密計畫布置和充分準備之後,俱樂部在1922年9月14日零時向全體工人發出罷工命令。按規定部署,路局火車房工人於14日2時率先罷工,停開當日的第一次列車,機務處工人當即拉響汽笛,發出罷工信號。3時,礦局工人截斷礦井電線,使電車停頓,井下工人即知罷工已經開始,象潮水一般湧出礦井,高呼“罷工!罷工!”這時,總平巷井口人監守員將寫有“罷工”二字的大白旗豎於井口上方,用木料將井口堵住,僅留一出口讓井下工人出班,不準任何人下井。本應在4時進班的工人,接到罷工命令後,一律留在餐宿處,不再上班,也不外出。隨後,路局各工作處和各車站,礦局的洗煤台、煉焦處、修理廠等地面各工作處,以及紫家沖分礦,均相繼罷工。14日午前,除鍋爐房、發電機、打風機和抽水機按原定計畫照常開工或部分開工外,路礦兩局1.3萬餘工人全面實行大罷工。
14日上午,俱樂部一面致函萍鄉縣知事公署和贛西鎮守使署,呈明罷工原委。一面致函路礦兩局,陳述罷工理由和17項要求。告知:“如欲調商,請即派遣正式代表由商會介紹與俱樂部代表劉少奇接洽。”並向漢冶萍公司發出電報,宣布罷工。同時,向社會各界發表《罷工宣言調見本書附錄)。為爭取全國各界聲援以壯大罷工鬥爭聲勢,當日將上述公函、電報和宣言寄往各地報館,並陸續向報界報導罷工鬥爭的訊息。長沙的《大公報》和《通俗日報》,上海的《申報》和《民國日報》,北京崐的《晨報》和《時報》等全國有影響的報紙,陸續報導安源罷工訊息。各地工團得知安源工人罷工,紛紛致函電聲援。
俱樂部在發出罷工命令後,為著預防當局突然襲擊,按既定部署將辦事地點和各種重要檔案轉移,李立三由工人保護轉至秘密地點,由劉少奇等在俱樂部機關應付一切。從14日清晨開始,工人監察隊手執俱樂部的白色旗幟,在工廠附近和街市巡邏,維持秩序。工人偵探隊四處秘密探聽訊息,及時向俱樂部報告。工人各歸住房,每房派1人到俱樂部聯絡。街市和工廠附近牆壁,到處張貼俱樂部布告和標語,寫有“候俱樂部通告方準開工”及“各歸住房,不得擾亂”等語。俱樂部的命令勝過軍令,工人唯俱樂部命令是從,遇有事故,即一呼百應。各工作處由工人監守員嚴密守護,須得有俱樂部所發準予通行證方準出入,以致路礦兩局和戒嚴司令部,也不得不到俱樂部請求發給通行徽章。
安源煤礦大門內的毛澤東塑像安源煤礦大門內的毛澤東塑像
罷工開始以後,商家大起恐慌,以為要發生搶劫,天尚未黑,便紛紛停止營業,關上店門。晚上八、九點以後,街市既無行人,僅有工人監察隊和軍警巡邏。然而,社會秩序之好,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由於工人俱樂部紀律嚴明,也由於工人監察隊和監守員的有力維持,以及爭取洪幫的成功,賭博偷搶絕跡,煙館妓院一律關閉,即使有少數社會閒散人員偶爾在街市賭博、只要工人監察隊一到,便躲避不迭。工人萬眾一心所顯示的威力和他們治理社會的卓越才能,使路礦當局和社會各界人士為之驚奇和嘆服,連戒嚴司令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軍隊也沒有這樣好的紀律。
罷工一開始,路礦當局即請贛西鎮守使署派兵鎮壓。9月14日午後1時,鎮守使署所派軍隊,由:名團長帶領到達安源,宣布將安源劃為特別戒嚴區,設戒嚴司令部於礦局公事房,由贛軍旅長李鴻程任戒嚴司令。礦局許以每人每天兩塊大洋為報償,請軍隊占駐工人俱樂部機關,並驅散各工作處的工人監守員,強迫工人開工。當軍隊開到俱樂部機關時,有數千工人聞訊趕到,一面冒死衝進俱樂部,一面向士兵宣傳,將軍隊擠走,軍隊到各工作處驅散監守員時,工人監守員在工人民眾支持下至死不退。雖然有些工作處被軍隊把守,但罷工工人嚴格服從俱樂部命令,在住房穩坐,無一人自動上工。當局武力鎮壓罷工一著,終未奏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運動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運動
在請兵鎮壓的同時,礦局命總平巷總監工王鴻卿出面,串通少數與工頭職員有親誼關係的工人,許以入窿不做工照常給工資,藉此破壞罷工。但當被拉攏的工人上工時,即遭俱樂部監守員和罷工工人嚴密堵截。有強行入窿者,以武力對付,對少數幾個已經乘隙入窿者,則不準其出窿,任其在井下餓困,直到第二天,即9月15日,才由俱樂部下令放出,詳加開導,令其悔改。此後再無一人敢自行上工。當局又企圖用暗殺工人首領的手段來使罷工歸於失敗。由王鴻卿出面賞大洋600元,雇武術高手刺殺李立三。這一計謀雖極秘密,仍很快被工人偵知。對此,工人一面公開宣言:“若俱樂部主任被害,當使路礦兩局全體職員不得生離安源。”一面採取嚴密的措施保護俱樂部領導人,不許俱樂部領導者單獨外出。偶爾外出有所接洽,不出20分鐘,必有數百人圍其所入之房屋,直至俱樂部領導者得出,護送至安全地點才作罷。如此,當局的謀殺手段亦終於不能得逞。
在採取以上種種手段鎮壓和破壞罷工的同時,當局又提出“先開工後磋商條件”,企圖引誘俱樂部下令復工。一面爭取軟拖的辦法,企圖使罷工工人在餓困、疲憊中瓦解和就範。這種狡猾計謀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工人的齊心奮鬥所粉碎。9月16日上午,當局和戒嚴司令以請工人代表去“商量解決辦法”為名,邀約劉少奇去戒嚴司令部,武力脅迫劉少奇下令復工,劉少奇斷然拒絕,並嚴詞駁斥。各處工人聞訊,紛紛趕來保護劉少奇。數千工人將戒嚴司令部所在的礦局公事房團團圍住,喧聲如雷,高喊:“請俱樂部代表出來,有事請礦長、旅長到俱樂部去商量!”“誰敢動劉代表半根毫毛,我們就要打得路礦兩局片甲不留,讓路礦兩局全體職員不得生離安源!”當局見狀,終不敢加害劉少奇。這一武力脅迫復工的企圖被粉碎後,當局終於被迫派全權代表與俱樂部談判。9月17日下午4時,路礦兩局全權代表與俱樂部全權代表李立三開始談判,地方商紳代表出席調停。經過激烈爭辯談判,直到18日凌晨2時才簽訂草約13條。18日上午,三方代表按草約正式簽訂協定。至此,罷工取得完全勝利。

活動結束

1922年9月18日下午,俱樂部在大操坪舉行大會,慶祝罷工勝利,李立三在會上宣讀13條協定,發表演說,然後,1萬餘工人大遊行,繞礦區一周,返回大操坪攝影后解散。當日,俱樂部發表《上工宣言》,路局工人當日復工,礦局工人次日早上4時起全部復工。

傑出人物

除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外,還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和高級將領都曾經在安源路礦工作過,如朱少連劉昌炎蕭勁光周懷德、張浩(林育英)、陳潭秋黃靜源蔣先雲滕代遠丁秋生王耀南、劉先勝、許建國、餘波生、余益元、吳烈、吳運鐸、肖華湘、楊得志、羅華生、羅桂華、幸元林、晏福生、姜彬、唐延傑、韓偉、韓聯生、蔡樹藩、熊飛等。

意義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罷工鬥爭的目的是“使無產階級團結起來,養成無產階級支配社會的潛伏勢力”,最終將社會改造成沒有階級壓迫、產業公有的社會。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主要口號“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充分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安源工人過去20多年間的屢次反抗均遭失敗,而這次罷工取得了勝利,使工人深切認識到團結奮鬥的重要,極大地提高了工人們的階級覺悟和組織性。罷工勝利後不久,工人俱樂部的成員就由罷工前的700多人猛增到1.2萬多人。路礦全體工人團結起來,形成了以中共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工人俱樂部為公開組織形式的階級隊伍。在此基礎上,安源工人俱樂部同粵漢鐵路工人聯合成立了粵漢鐵路總工會,並發起成立了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和漢冶萍總工會,又與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建立了聯繫。最後,鐵路工會聯合起來成立了全國鐵路總工會籌備委員會,從而大大推動了工人階級的全國大聯合。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影響深遠,成為中國工運史上一次著名的罷工事件。

對於這次罷工及其勝利,劉少奇朱少連在1923年8月合著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略史》曾作如下評述:“這一次大罷工,總計罷工5日,秩序極好,組織極嚴,工友很能服從命令。俱樂部共費計一百二十餘元,未傷一人,未敗一事,而得到完全勝利,這實在是幼稚的中國勞動運動中絕無而僅有的事。”

相關作品

電影《燎原》,主人公雷喚覺以劉少奇為原型,在劉被批鬥之後這部電影被批。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劉春華等,1968年7月1日在多家報紙發表。畫面中青年毛澤東身穿藍色長衫,右手執紅色油布傘。這幅畫因為受到江青的讚賞而在文革時家喻戶曉,它迅速被製作成各種印刷品發行,印量達9億多張,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其創作背景是主張毛澤東才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組織者,而不是當時正在被批的劉少奇。1995年劉春華將此畫以550萬元賣給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還引起了連環訴訟。這幅畫還衍生出郵票、刺繡、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再現。

電影《毛澤東去安源》,2003年,瀟湘電影集團。

郵票《毛主席去安源》,尼日郵政於2013年7月1日發行《毛主席去安源》木質郵票小型張1枚。該木質郵票小型張面值為6500西非法郎,發行量3000枚。郵票小型張採用北歐優質樺樹皮印製,法國卡特印刷廠印刷(該印刷廠曾經於1997年為中國郵政印刷《香港回歸祖國》金箔郵票小型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