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柯班

安東·柯班

東·柯班(Anton Corbijn),搖滾攝影師,也被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攝影師,是愛爾蘭搖滾樂團U2的御用攝影師。安東寇班的創作領域橫跨了平面攝影丶唱片封面設計丶音樂錄影帶等,眾多知名的搖滾樂手與好萊塢巨星如Bob Dylan丶David Bowie丶Bjork丶Rolling Stones丶Coldplay丶Johnny Depp等都在他的雙眼凝望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最新執導作品《控制》展現了Joy Division樂隊的主唱伊恩·柯蒂斯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廣收好評。

基本信息

簡介

安東·柯班 安東·柯班

安東·柯班(Anton Corbijn)被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攝影師,也是愛爾蘭搖滾樂團U2的御用攝影師,安東寇班的創作領域橫跨了平面攝影丶唱片封面設計丶音樂錄影帶等,眾多知名的搖滾樂手與好萊塢巨星如Bob Dylan丶David Bowie丶Bjork丶Rolling Stones丶Coldplay丶Johnny Depp等都在他的雙眼凝望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他為Nirvana拍攝的「Heart Shaped Box」MV曾榮獲MTV大獎,從1980年起在歐美等數十個國家舉辦過攝影展,U2的主唱 Bono曾說過「安東能給你一個你還在追尋,但還未擁有的特質…」。

出生於荷蘭的安東是Joy Division的頭號冬粉,遠從荷蘭搬到英國定居,就是為了能夠貼近他們的音樂世界。70年代,安東受邀到英國為Joy Division拍攝照片,這是他與Ian的首次見面,不諳英語的他只跟Ian握了一次手,連句話都沒說的就拍下了在長長的捷運道內的四人背影照,唱片公司的老闆不喜歡這張照片,因為沒有觀眾會想要看到一群人的背影,但Joy Division卻非常滿意,於是提出了第二次的工作機會,請安東在拍攝Love Will Tear Us Apart的MV現場側拍,英文依然蹩腳的安東仍然跟他們沒有什麽交流,他甚至完全聽不懂Ian在唱什麽,但是透過Ian的聲音與肢體,卻深深地受到震撼,那當下安東就決定他要搬到英國,之後還受邀拍攝Joy Division的單曲Atmosphere的MV。

安東·柯班 安東·柯班

這些與Joy Division相處的點點滴滴,讓安東在決定首執電影導演筒的作品(Control)時選擇了拍攝Ian Curtis的故事。安東談道:「初次擔任導演就是執導一部有關搖滾樂的電影,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觀眾也許會覺得我的作品就會是一部搖滾電影,但我希望可以做到比這個更高的標準。這不是一部關於Joy Division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Ian Curtis的電影。這也不是一部音樂電影,而是一部關於一個男孩孩如何追尋他的夢想,最後卻抵達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國度,一段幻想破滅的旅程。」安東寇班不只拍出Ian Curtis的表象,也拍出他孤寂脆弱的內心世界,導演處女作即橫掃英國各大影展,贏得了坎城影展為鼓勵青年導演所設立的金攝影機特別獎丶英國倫敦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影片丶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丶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

生平

AntonCorbijn生長在荷蘭的一個宗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新教教會牧師,母親是一名護士。在他十幾歲時,他還是一個高大,害羞的喜歡音樂的孩子。他的攝影生涯的開始於他靠近舞台的渴望。當他17歲時他們舉家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當時正有一場當地樂隊的音樂會。“我渴望去看,但是沒人同行。所以我帶著父親的相機給我某種藉口能去哪兒。我拍了些照片送到了報社而且馬上刊登了。”

關鍵的一步

最初的成功帶來更大的成功。有了更多的演唱會,使荷蘭的各大報章很快定期刊登他的照片。之後數年間他未能完成在海牙的攝影學習並作了8個月的攝影助理,1979年他搬到倫敦。Joy Division樂隊的音樂讓他確信走出了關鍵的一步。他是如此喜愛他們的音樂以至於他覺得應該追隨著他們。他在英國的第一批照片就是拍攝Ian Curtis在前台的JoyDivision樂隊。這個照片繼“Curtis的死亡”後一舉成名。

一個神奇組合

無論是或不是偶然使AntonCorbijn開始他的攝影生涯,似乎他對音樂的熱愛和攝影對他本能的吸引力成為神奇的部分,使他獲得了作為攝影師的巨大成功。28年已經過去了,他的成功使成隊的音樂家,作家,模特,演員,總裁及其他著名人士出現在他的鏡頭前。DavidBowie,MickJagger,原名DonVanVliet的CaptainBeefheart,FrankSinatra,MartinScorsese,WilliamBurroughs,RobertdeNiro,LucianoPavarotti,NicholasCage,StevenSpielberg,NaomiCampbell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雖然AntonCorbijn現在已經幾乎拍攝了每一個領域的名人,他還是比較喜歡音樂。“相對於演員和類似的人,音樂想通常的自己;他們並不需要扮演一個角色。音樂家更像是音樂的擴展。”

看來確實如此

Corbijn獨特的攝影風格已經按照自己的願望來塑造。Corbijn的這些照片通常呈現給世人一種他們從未見過高深莫測的感覺:同一時間體會冷淡,脆弱,溫柔和感性的浪漫精神就是Corbijn的特色。他非常敬佩RobertFrank,CindySherman,AndreasGursky和IrvingPenn。

哈蘇相機和三支鏡頭-再也無他

Corbijn決定在早期自己作老闆。他有一名攝影助理及一名私人助理。他並不是那種帶著全套設備四處跑的攝影師。所有他需要有兩部哈蘇相機(501CM和503CW)和三支鏡頭(60,80和120毫米)。他的見解很簡單:沒有三角架,沒有攝影棚,只要一部輕巧的手持相機。“因為我總是手提工作,我有時會無意中在背景抓拍對象。這才是魅力所在–我不想要我的照片太過標準化。我拍攝的照片少有這樣的。”Corbijn真的用中畫幅格式開始拍攝明星。“經過15多年選用35毫米膠片的工作,真是難以置信的將照片處理開闢了一個新途徑。”

長期而傑出的經歷

AntonCorbijn的創造力跨度相當廣泛。他的簡歷很長也給人印象深刻。多年來,他曾拍攝各種CD封面,音樂錄影帶,書籍,海報和展覽。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他成立了一個公司,出品他的視頻和膠片作品。

Corbijn的主要的作品已經匯集出版了四本書;他們大多數作品都是90年代拍攝而成的。他很喜歡“33Stilllives”-他稱之為”世界名人的虛擬紀錄片”。而從目前拍攝名人的趨勢來看,他感到已失去特色,變得過於陳舊。而他拍攝名人的風格是根據他們理解和認同,他希望他們能發揮他們不同的角色。照片就像想像中的電影劇照。

有什麼是Corbijn更想達到什麼的?“我有一個夢”,他解釋說。我想拍一個荷蘭印象。如果我經常在採訪中提起有一天他真會變成現實。他很精明地說道。

獲得靈感

那么究竟是什麼仍驅使這名男子經過近三十年還在繼續週遊世界,拍攝名人?“接觸這些人帶給我動力並激勵我。我已經通過我的工作交了很多朋友。交朋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它需要時間來建立關係,可能是一輩子。我有很多朋友是在他們的事業開始就認識了,到現在我們還在一同工作。

其中與AntonCorbijn保持著最長和最有名的關係是與U2樂隊。他們首次碰面是在1982年,Corbijn為他們拍了六張唱片的封面。最廣為人知的是專輯“喬治亞之樹”(JoshuaTree)和“注意點兒,寶貝”(AchtungBaby)。兩個完全不同風格。

AntonCorbijn在1986年結識Depeche Mode,從那時起他們就一起工作。結果他被要求為他們設計1995-1996年的”信仰之旅”巡迴演唱會的舞台-這真是一項巨大的任務,包括設兩個舞台展現11個場景。他製作了1986年以來樂隊大多數的材料,包括17個錄影帶,5張專輯,專輯,海報,新聞照等等的一些平面設計。”陌生人–DepecheMode“包含了大量這些從未公布的照片。

天才敞開大門

但AntonCorbijn是如何設法讓這些忙碌的明星敞開大門讓他能這么隨意嗎?部分的原因無疑是Corbijn的攝影天才。天才受到尊重,Corbij就是一位備受尊崇的攝影師。

然而,僅天才是不夠能讓人成功,人們不禁懷疑,如果所有的讚美都集於一身,AntonCorbijn將有那么遠。但他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這方面的跡象。

另一部分原因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個性。誰和AntonCorbijn接觸都會覺得他是一個謙卑而友好攝師,非常從容,即使給他的時間很少。他是一位喜歡與人打交道,不管是還不是名人。

安東·柯班 - 音樂錄影帶

1983

Hockey Palais Schaumburg

1984

Beat Box Art of Noise

Dr. Mabuse Propaganda

Red Guitar David Sylvian

Seven Seas Echo & the Bunnymen

The Ink in the Well David Sylvian

Pride (In the Name of Love) (third version) U2

1985

Bring on the Dancing Horses Echo & the Bunnymen

1986

Quiet Eyes Golden Earring

A Question of Time Depeche Mode

1987

Bedbugs and Ballyhoo Echo & the Bunnymen

Lips Like Sugar (first version)

The Game

Strangelove Depeche Mode

Pimpf

Never Let Me Down Again

Behind the Wheel

1988

Welcome to Paradise Front 242

Headhunter

My Secret Place Joni Mitchell with Peter Gabriel

Blueprint Rainbirds

Atmosphere Joy Division

1989

Faith and Healing Ian McCulloch

Sea of Time Rainbirds

White City of Light

Personal Jesus Depeche Mode

1990 Killer Wolf Danzig

Enjoy the Silence (first version) Depeche Mode

Policy of Truth

World in My Eyes

May This Be Your Last Sorrow\ Banderas

1991

Clean Depeche Mode

Halo

Marie Herbert Grönemeyer

Two Faces Rainbirds

Tragedy (For You) Front 242

1992 Front By Front Front 242

Hail Hail Rock 'n' Roll Garland Jeffreys

Lover Lover Lover Ian McCulloch

One (original version) U2

Straight To You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Dirty Black Summer Danzig

Do I Have to Say the Words? Bryan Adams

1993

I Feel You Depeche Mode

Walking In My Shoes

Condemnation (first version)

Heart-Shaped Box Nirvana

1994

Delia's Gone Johnny Cash

Mockingbirds Grant Lee Buffalo

In Your Room Depeche Mode

Liar Henry Rollins

Love & Tears Naomi Campbell

1995

Have You Ever Really Loved A Woman? Bryan Adams

My Friends (first version) Red Hot Chili Peppers

1996

Hero of the Day Metallica

Mama Said

1997

Barrel of a Gun Depeche Mode

It's No Good

Useless

Please (first version) U2

1998

Bleibt Alles Anders Herbert Grönemeyer

Fanatisch

Goddess on a Hiway (second version) Mercury Rev

1999

Stars Roxette

Salvation

Opus 40 (first version) Mercury Rev

2000

Chemical (first version) Joseph Arthur

In The Sun

2001

Invalid Litter Dept. At the Drive-In

Freelove (second version) Depeche Mode

2002

Mensch Herbert Grönemeyer

Electrical Storm U2

2003

Re-Offender Travis

Zum Meer Herbert Grönemeyer

2005

All These Things That I've Done (second version) The Killers

Talk Coldplay

Suffer Well Depeche Mode

2007

En händig man Per Gessle

2008 Viva la Vida (second version) Coldplay

安東·柯班 - 電影作品

安東·柯班 安東·柯班

1994

Some Yoyo Stuff

2007

Control

2009

Linear Universal Music Group, U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