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是國內高校中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標本館之一。其前身為建立於1952年的國立安徽大學生物科動植物標本室;2001年,作為生物多樣性資源信息庫被列為安徽省重大建設專項,由省財政廳和教育廳共同出資進行了改造擴建;2006年正式命名為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該館現已初步建成為集教學、科研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標本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總建築面積近2500M2,分為浸制、剝製、蠟葉植物、生態、蝶類、人體等九個標本分館。保存有從低等的海綿動物到高等水生哺乳動物浸制標本5000餘份;鳥類和獸類剝製標本1000餘份;植物臘葉標本近60000份;蝶類標本300餘份;昆蟲標本1500餘份;人體標本400餘件。其中由我院教師發現的甲殼動物新種模式標本5種、植物新種模式標本40餘種;有白鰭豚、揚子鱷、黃山梅、黃山木蘭等珍稀瀕危動植物標本約400餘份。
安徽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是經安徽省科協批准的省級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國家科技部自然資源平台(教學標本平台)重大建設項目之一。本館除了為動植物研究提供標本外,還接待國內外專家參觀訪問、查閱標本,為生產、商檢、公安、軍事等社會各界提供鑑定、諮詢等服務。另外,現有的資料庫已作為網路資源納入學院教學系統,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