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寒爾梅

安寒爾梅被稱為舞劇音樂之神,多次在歐美各地的樂團中擔任客席指揮,其影響力迅速遍及到了全世界。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在20 世紀的指揮藝術中,以舞劇音樂為其擅長的指揮家是並不多見的,也許皮埃爾·蒙特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費斯特拉利,多拉蒂和皮埃爾內也是這方面的能手,但是他們之間誰也無法與安賽爾梅在這方面相比,當人們在看到譽滿世界的佳季列夫芭蕾舞團那豐富的節目單上面註明的由安賽爾梅指揮首演的大量傑出的舞劇作品時,便會對“舞劇音樂之神”的頭銜為什麼會戴在安賽爾梅的頭上面深深的理解了。

人物經歷

安賽爾梅於1883 年出生在瑞士萊蒙湖畔的沃韋。他的祖父和母親都是音樂家,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強烈的音樂薰陶,然而有趣的是,他在幼年時似乎更從身為數學家的交親那裡繼承了才華,並且成為當時很出色的一個“數學小神童”。1906 年至1910 年,安賽爾梅在瑞士著名的洛桑大學裡學習數學,同時他還跟隨迪涅雷茲、巴伯拉姆和瑞士著名的作曲家歐內斯特·布洛克等人學習音樂,後來他又在德國的慕尼黑和柏林先後跟從指揮大師穆特和尼基什學習指揮。1912 年,安賽爾梅在蒙特勒的庫薩爾首次登台指揮了一場音樂會,在指揮完這場音樂會之後,他似乎猛然感覺到了他身上所潛在的音樂才華,頓時,一個終生獻身音樂事業的念頭占據了他的頭腦,從那時起,“職業指揮家安賽爾梅“的形象便樹立起來了。1915 年,安賽爾梅擔任佳季列夫芭蕾舞團的指揮,開始了那後來使他名揚於世的舞劇指揮生涯。 1918 年,安賽爾梅在自己的家鄉——羅曼德地區創建了後來聞名四海的羅曼德交響樂團,並親自擔任了這個樂團的常任指揮。除此之外,他還在年富力強時,多次在歐美各地的樂團中擔任客席指揮,其影響力迅速遍及到了全世界,很快,他便成了20 世紀早期最具有個性的著名指揮大師了。

安賽爾梅之所以被人們稱為“舞劇音樂之神”並非僅僅因為他擔任了多年佳季列夫芭蕾舞團的常任指揮和指揮了大量的舞劇音樂作品,雖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還是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天生的舞劇音樂感覺和素質,在這方面,他有著對舞蹈音樂節奏的恰到好處的控制能力,對音樂的旋律、色彩和角色個性在音樂方面的體現上,他也有著非常獨特的天才能力和豐富老到的經驗。有人曾經評說過:“安賽爾梅即使在指揮很不舞蹈化的舞劇音樂時,也能夠憑藉他的特殊靈感而賦予音樂以鮮明的舞蹈性。“看來,這才是為什麼他被譽為“舞劇音樂之神”的關鍵。安賽爾梅是一個以精確、細膩、熱情和色彩豐富為其特點的指揮大師,他在指揮樂曲時,十分注意對節奏、音色、力度等方面的控制,有人形容他的指揮總是有著精密嚴謹的邏輯和萬花筒般的色彩,而他的精密嚴謹,恐怕還要歸功於他那天才的數學頭腦,至於萬花筒般的色彩,大概與他自身的性格以及法國文化對他的影響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安賽爾梅成為20 世紀舞劇音樂的指揮權威,佳季列夫芭蕾舞團無疑起到了一種重要的階梯作用,正是這個具有高深藝術眼光的藝術團體相中了安賽爾梅在這方面的傑出才華,才給了他如此絕妙的鍛鍊和施展的機會,而本世紀初期一些偉大的作曲家的舞劇作品,也成了安賽爾梅在藝術上成名的絕好食糧。他在擔任佳季列夫芭蕾舞團常任指揮期間,曾先後指揮首演了許多以後成為芭蕾名作的作品,如:斯特拉文期基的《士兵的故事》、《普爾契涅拉》、《婚禮》以及德·法亞的《三角帽》等作品。

安賽爾梅的確是一位偉大的舞劇音樂指揮家,然而要把他看作是僅僅如此而已的人物那就很不全面了,實際上,作為交響樂和歌劇指揮家,安賽爾梅也同樣是一位超級大師,說到這方面,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他曾在1946年指揮格林德伯恩歌劇院首演了英國作曲家布里頓的歌劇《盧克萊修受厚記》。此外他指揮的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對三個桔子的愛情》、《古典交響曲》等作品,都是舉世公認的著名演釋。然而這些對他來說還都顯得次要,最為精采的還要數他指揮演奏的中型管弦樂曲,這其中又尤以法國和俄國作曲家的作品最拿手,在這裡僅列出下列部分作品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圓舞曲》、《為死去的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德彪西的《牧神午後前奏曲》,杜卡的《魔法師的徒弟》,德·法亞的《火祭舞》、鮑羅丁的《在中亞細亞的草原上》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等等。當人們看到這如此眾多的名作均是這位大指揮家演釋的得意曲目時,大概內心已經由然而生出了深深的感嘆和敬意了吧,更何況這些作品還是這位指揮大師手中的一小部分的擅長之作呢,因此,崇拜他的人們便把“管弦樂魔法師”這另外一個響亮的頭銜帶在了他的頭上。

安賽爾梅作為一個大指揮家,他的另一大貢獻就是親自創建和造就了世界上的一個大交響樂團,這個樂團成立於1918 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羅曼德交響樂團。這個樂團被稱作羅曼德交響樂團,其間還有著一些原委。由於瑞士全國分為三個區域,這三個區域分別講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這裡面,講法語的地區被稱為“羅曼德”地區,而安賽爾梅也正是出生在這個地區的,因此,安賽爾梅在這裡成立這個交響樂團時,便把它稱為“羅曼德交響樂團”。羅曼德交響樂團可以說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都得到了安賽爾梅的悉心培養和扶植,這位大師曾經一直領導這個樂團到逝世時為止。在他那精心細緻的調教和訓練下,樂團逐漸形成了整齊化一的特點和鮮明多彩的風格。其實,這個樂團在剛成立時不過才40 人左右,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室內樂性質的管弦樂團,但在安賽爾梅長期的不懈努力下,樂團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壯大,以至後來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一百多人的大型交響樂團,安賽爾梅為這個樂團的生存和發展嘔心嚦血,他曾擔任這個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長達四十九年之久,這完全可以算作是一項難以攻破的記錄了。

安賽爾梅是一位溫和可親的藝術家,他不但在指揮音樂時熱情洋溢,而在生活中的為人上,也常常表現出寬厚和親切的態度。就拿他對待其親手創立的羅曼德交響樂團來說吧,據說這個樂團的成員們都跟他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他對他們每個人都像父親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地關心愛護他們,有的樂隊隊員病了,他就親自去照顧,而有的樂手的妻子生了小孩,他又像一個慈祥的祖父那樣的跑來跑去,幫助人家料理生活上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才贏得了樂隊成員們的普遍尊敬。然而他的好心往往也會出現反面的結果,由於他對這個樂團的成員太寵愛,太和藹了,又沒有及時注意對接班人的培養,以至在他於1969 年突然去世時,這個由他苦心經營了半個世紀的著名樂團經不住這樣沉痛的打擊,又不適應其他指揮的風格和態度,一下子就跌到了低谷當中,據統計說,在他去世後的短短時間裡,就有大約百分之三十的人辭了職,還有的人不由自主的墮落了下去,變成了酒鬼和賭棍。雖然後來這個樂團在指揮家克列茨基、薩瓦利什和施坦因等人的努力下,水平曾有過一段回升,但卻怎樣也沒有安賽爾梅在世時的風采了。這件事情後來成為世界音樂界,特別是指揮界中,被人們引起重視的深刻教訓。

安賽爾梅作為一個大指揮家,曾經指揮灌錄過許多優秀的唱片,其中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德里布的《西爾薇亞》、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等等,都是十分名貴的唱片。他是一個善於表現抒情氣息和管弦樂色彩的指揮家,而對於貝多芬、勃拉姆斯等偏於理性化的作曲家的作品,他是並不十分擅長的。

安賽爾梅是20 世紀中很具個性化的指揮大師,他在自己幾十年的輝煌指揮生涯中,贏得了大量的追隨者和崇拜者。1969 年,他在他家鄉附近的名城日內瓦逝世,享年86 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