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鎮[大邑縣]

安仁鎮[大邑縣]

安仁古鎮,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於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築風貌,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古鎮的魅力,就在於它積澱了厚重的民俗歷史文化底蘊。如何依託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旅遊產業?如何永葆安仁古鎮的魅力?當地黨委政府用行動給了我們答案。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新區風貌新區風貌

安仁鎮(大邑)是中國四川成都市大邑縣所轄的一個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安仁鎮有保存較完好的川西風格的明清古典建
安仁鎮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邑劉氏莊園也位於此。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區42公里,距大邑縣城13.5公里,轄15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面積21.36平方公里,人口約2.3萬(1999年)。
安仁鎮獨具川西民清園林古典建築風格,被世界旅遊組織作為世界旅遊文化遺產而成為省級旅遊景點“6朵金花”之一,劉湘公館劉元宣公館等十多座民清古公館群遍布安仁鎮區內,小洋樓、安仁中學等古景古點體現出安仁鎮古城的古樸端莊,使安仁鎮被譽為古景拍攝的“天然影都“。安仁古鎮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子清末民初時期,尢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築最多,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築風貌,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
作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安仁鎮的街道、水、電、氣、通訊、交通網路設施完善,城鎮服務功能齊備,生態旅遊業發展迅速,具備良好的旅遊投資外部環境。目前,劉氏莊園旅遊開發已全面展開,顯示出強大的商機和投資潛力。到安仁鎮投資將享有國家級小城鎮和省級旅遊景區的項目、征地、稅收、辦證等方面的雙重優惠政策。適宜投資的項目有旅遊食品、旅遊製品、機械加工、生態投資等。

歷史遺蹟

大邑劉氏莊園大邑劉氏莊園

安仁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莊園住宅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時期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等三條古街;小洋樓(原公益協進社址)、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古文化氛圍及旅遊優勢突出。

為了進一步挖掘安仁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劉氏莊園及周邊民俗民居建築群和安仁古鎮,大邑縣政府和我鎮在2003年引進了成都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成都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打造安仁文化產業園。第一期將建造一個占地500畝的高標準的以博物館為主題的博物館聚落。主要建設抗戰文物陳列館和文革藝術品陳列館,另外,還組合著二十個中小型的民間博物館,而這些博物館又被川西休閒、川西人家、川西飲食、川西客棧、川西民俗表演等環繞包圍。目前建川公司邀請了國內外20多名著名的建築師,對博物館分館進行了設計,20個博物館單體建築方案已完成,現正在進行單體施工圖設計,3月底將進場進行單體建築的施工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博物館聚落在2005年12月基本完成,2005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這個以博物館為主題的博物館聚落是安仁鎮文化旅遊產業的新龍頭項目。安仁鎮獨特的旅遊資源,濃厚的文化底蘊,引起省、市、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3年以來,先後有省委書記張學忠、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春城、省委常委甘道明、市政協主度駱隆森等省市領導多次到安仁視察工作和現場辦公。

安仁鎮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業頗具規模,安仁鎮的旅遊資源分為兩大板塊。一是開發較早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劉氏莊園(包括大型泥塑《收租院》),景點主要分布在劉文彩公館和劉文輝公館。劉氏莊園以其獨特的歷史內涵以及其建築本身對中國高超的民間工匠藝術的充分體現而享譽海內外,是國際旅遊組織認定的四川旅遊發展“六朵金花”之一,在《四川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被列為重點開發的旅遊資源,被國家列為4A級旅遊區,並成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劉氏莊園門票收入410萬元,旅遊綜合收入約1200萬元。二是鎮內現保存完好的十餘座公館群和安仁鎮特有的古街、古道、古巷和古建築。三條古街(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古樓、古塔和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保存完好,能夠很好地體現民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同時把川西民居風格與歐式建築風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這一切現已逐漸對外開放。

歷史文化

安仁鎮牌坊安仁鎮牌坊

安仁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周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解放前安仁有“三軍九旅十八團”之稱,相繼湧現出了劉文輝劉湘等軍政要員。

名人名事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社會各階層廣泛參加的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它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對日作戰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對日作戰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這次全民族的抗戰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做出了艱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正面戰場的抗戰與敵後根據地戰場的抗戰,以及人民民眾自發的抗日鬥爭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為抵禦外辱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那些在正面戰場上為了民族獨立而英勇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士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崇敬不已。

地理氣候

地理位置
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

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里,雙流國際機場38公里,大邑縣城8公里,是國家重點鎮;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劉氏莊園所在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十大旅遊古鎮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被省、市列為重點扶持的小城鎮,現正申報歷史文化名鎮。

全鎮轄1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幅員面積56.9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萬人。

氣候特徵

與成都氣候一樣,是典型的川西平原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安仁鎮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攝氏度),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乾旱少雨,極少冰雪。

古鎮魅力

農家樂農家樂

安仁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安仁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宋仁宗皇祐四年至至和元年(公元1052-1054年),北宋傑出的詩人、書畫家文同曾攝大邑令。在安仁縣,他寫下了著名的七言律詩《安仁道中早行》。詩中寫道:
行馬江頭未曉時,好風無限滿輕衣。
空蟬噪月成番起,野鴨驚沙作隊飛。
揭揭酒旗當岸立,翩翩魚艇隔溪歸。
此間物象旨新得,須信詩情不可違。

安仁鎮在古代先後出現了三十多位秀才、舉人、進士。安仁縣人、南宋文學家計有功,祖孫三代都是進士,編輯巨著《唐詩紀事》81卷,為後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公元1177年,一個秋高氣爽之日,時任蜀州通判的南宋詩人陸游來到安仁縣,佇立斜江河畔,凝視那滔滔流水,像一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突然感嘆世事無常,人生如斯。夕陽西下,夜宿安仁,在《安仁道中》的題目下,揮毫寫下兩首七絕。

安仁是四川省十大旅遊古鎮。安仁鎮的旅遊看點多、內容豐富,現已形成三大區域:劉氏莊園、建川博物館聚落、安仁古鎮歷史文化街區。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街區以及規模浩大的公館建築群受到國內外影視劇組的青睞,從1978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到安仁拍攝電影《革命軍中馬前卒》起,至今已有一百多部影視劇在安仁拍攝,安仁古鎮已成為國內聞名遐邇影視拍攝基地。

安仁是博物館之鎮。聞名中外的劉氏莊園博物館及大型泥塑《收租院》在古鎮東南面。2003年,四川民營企業家、全國抗戰文物和“文革”文物收藏第一人樊建川先生,獨具慧眼,在安仁古鎮西南角,修建占地500畝的博物館聚落。在博物館聚落中,有抗戰、“文革”、民俗三個系列共25個館,上百萬件珍貴歷史文物將在這裡一一展示、安仁遂成為國內名不副實的博物館之鎮。

安仁是公館古鎮。安仁鎮在近現代是“以武崛興”之鎮,形成公館建築40餘處,現保存比較完好的有二十多處。一個鎮能有如此眾多的公館建築,這在全國都極為少見。尤其民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動盪變革的時代,部分公館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反映了川西民居建築發展變化的歷程。安仁公館建築群以及建築的獨具特色,是古鎮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看古鎮安仁,知百年風雲。”中西合璧的公館建築,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街道,前店後居的連排鋪面,反映民族存亡的抗戰文物,各具特色的“文革”藝術品,以及大型泥塑《收租院》等景點和文物,都在向人們細細地訴說著那已消逝的歲月。

旅遊景點

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劉氏莊園

劉氏莊園主要由三部份構成:老公館、新公館、珍品館。莊園由劉文淵劉文昭劉文成、劉文彩、劉文輝五弟兄的公館和劉氏老宅組成。公館分老公館與新公館兩部分,老公館始建於1932年,新公館建於1942年,是劉文彩先後兼併32戶農民的田地和住宅後陸續建成的。1958年,劉氏莊園被闢為"教育館",作為實物史料,它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中國農村的階級狀況。60年代末在此處展出了大型泥塑群收租院。又叫老公館,文革時又叫收租院,曾是全國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文革期間紅遍全中國,曾一度衝出國門,走向世界,皆因塑造了一個人人憎恨的大惡霸、大地主的劉文彩形象,作為不忘階級苦、牢記淚仇的革命對象。 劉文彩(1887---1949),又名劉星廷,其先祖為安徽人,明末為官,後輾轉入川移居大邑縣安仁鎮。劉文彩的父親,是一個擁有30多畝土地兼營燒酒作坊的小地主,其房產也僅有一個十來間房的小上合院,位於劉文彩老公館西側,現仍有幾間房保存下來,原貌依稀可辯。劉文彩最初只是趕牲口販運貨物,做些小生意。

劉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本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劉湘、劉文輝先後成為大軍閥,控制川康兩省,劉氏家族也隨之急劇暴發。莊園就是在這個時期建設起來的。莊園占地總面積7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1055平方米,老公館布局錯綜複雜,迂迴曲折,形象的反映出劉氏家族蠶食土地,擴建莊園的進程;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築群及遺存的大量文獻資料,上千件文物和近萬件展品,構成了有機的整體,是近代四川地主莊園建築形式和風貌的典型,顯示了在軍閥混戰中暴發起家的軍閥、官僚、地主、惡霸四位一體的近代地主莊園的特色,是認識和研究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文化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這裡田連仟陌,溝渠縱橫,農舍點點,林盤棋布,莊園在綠樹翠竹掩映中,高牆矗立,雕樑畫棟。
大邑劉氏莊園的展覽由三部分組成:老公館復原陳列劉文彩家人的生活現場敢欺付你示了獨具蜀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珍品館又將莊園內府鮮為人知的生活存照和稀世珍寶奉獻給觀眾。
老公館

老公館老公館

老公館現名“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其布局錯綜複雜,曲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築為高牆深院封閉式院落,山牆壓頂,重門深巷,迂迴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古鎮上的古建築群中,中西合璧的同慶茶樓、豪華迷宮般的劉元王宣公館、古代小姐看風景的劉體仁小獨院、,氣勢龐大的劉湘公館都很值得一看。
川西民俗館
又名新公館,距老公館300米處,據說是當年劉文彩修建送給劉文輝的,但後來因為臨近解放而沒有住成,到是長工臨時居住過。後來,改建成了展覽川西民俗風俗的地方。

新公館由兩座一樣的大院所組成,但只開放了一座大院。每一座大院由三個類似於三個四合院的院子組成。第一個大院主要是用來展覽川西婚俗儀式的,第二個大院主要是用來展覽川西人的生產用品及工具的。第三個大院主要是展覽川西民風民俗及土特產品等。
新公館與老公館的建築風格完全不一樣,老公館壁壘森嚴,顯得封閉,而新公館則落落大方,布局規整、配置對稱、主次分明,體現出封建秩序及尊卑高下的等級關係,頗有大家風範。
收租院

川西民俗館川西民俗館

1965年,在原莊園主的收租現場,四川的雕塑家們把中國的傳統雕塑技法和西方的雕塑藝術結合起來,運用典型化的創作手法,僅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就塑造了114個真人大小的泥塑群像。群像深刻地揭示了解放前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真實情景、是中國農村的真實寫照和藝術縮影。雕塑《收租院》的創作,究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了高度和諧的統一,是中國雕塑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創新工作,對社會主義文化的民族化和民眾化,作了可貴的探索和貢獻。雕塑對外展出後,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受到許多國內外人士的讚譽,被譽為“雕塑革命”和“超級現實主義的先驅和成功之作”,被列為建國以來雕塑領域取得的兩大成就之一。

與劉氏莊園風格迥異的劉湘公館也坐落在安仁鎮,它始建於1933年,稍早於劉氏莊園,占地近14畝。該座公館採用傳統的“三進式”布局,公館內有號稱“川西第一”的四合院,四合院一樓一底,紅柱抱壁,氣勢恢宏,辦公樓青瓦、磚柱、廊檐上嵌配精細的雕刻;公館內還有至今仍清新雅致的小姐樓等頗具特色的建築。劉湘公館的建築風格除具有劉氏莊園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外,還巧妙地融入了歐式建築的風格,其建築特色較劉氏莊園精緻、明快,極具觀賞性。
劉元瑄公館位於樹人街,規模宏大,別具特色,公館占地36畝,房屋面積3萬多平方米,院內共有房間288間,房屋全是純木結構,灰瓦、暗紅色的房柱及青色的牆壁,盡顯氣勢,各院落間由牆壁隔開,各牆又另開側門,讓院子間而未間,連而未連,正因為它的獨特之處,不少反映歷史故事的影視片都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珍貴鏡頭。如《進軍大西南》、《家、春、秋》、《解放西藏》等。

傳統工藝

面人黃,“面人”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採用蒸、煮、揉、捏等工藝,輔以各色顏料精緻而成,是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一項民間傳統麵塑藝術,歷史悠久。“面人黃”世代祖傳,是成都乃至川西壩子著名的民間麵塑藝人,其作品以三國、水滸、西遊人物,雀鳥飛蟲、家禽、農作物為主要對象。現在傳人黃學良系成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上世紀70年代繼承祖傳絕技,從事麵塑藝術,其作品多次參加省、市民間工藝美術展覽,省、市新聞媒體曾多次報導。2000年,作為民間決計曾為德國文化部官員來大邑考察作現場表演,受到各級領導、外賓的高度讚譽。

民間風俗

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傳統節日---春分會於每年3月18日----22日進行,為期5天,屆時有各類燒烤、小吃、馬戲、歌舞、雜技、川戲、套圈、遊樂、各項演出等各類活動和小吃,還有各類首飾、衣服等白種商品售賣;正期(3月21日)還有遊行、燒龍燈等各類傳統活動,期間每晚還有壩壩電影,是川西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至今有百年的歷史!

特色風味

泡香蕉、蘋果、魚泡香蕉、蘋果、魚

泡香蕉、蘋果都能泡來吃。”“來嘗嘗泡香蕉、蘋果,不好吃不要錢!”國慶期間,紅星街健康泡菜店老闆歐健康推出的泡香蕉、蘋果、魚等新品種,著實讓遊客眼前一亮,紛紛挑選帶回家讓親戚朋友也品嘗品嘗。

歐健康有20多年的“泡齡”,村里人都喜歡吃他的泡菜。“我是從2000年開始嘗試泡水果的。”問其原因,精明的歐健康告訴記者,能泡的菜基本都泡過了,雞爪、豬耳朵也有人泡了,他就突發奇想泡香蕉、蘋果、棗等水果。剛開始對時間和材料掌握不好,剛泡三四天水果就變軟了,不僅口感不好,外型也不好看,後來通過無數次的嘗試,終於使泡出的水果口感脆,而且色澤鮮艷。“現在我泡的水果在壇里就是泡2年,撈出來還是一樣的鮮香脆嫩。”說起泡水果歐健康無不自豪。

“吃起來,一半水果味、一半泡菜味,香、脆、爽!”來自成都的遊客在品嘗泡蘋果後讚不絕口。歐健康介紹說,國慶期間,店裡一天要賣300元,現在平均一天也能賣200元左右。不少來劉氏莊園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參觀的遊客坐著三輪車來購買水果泡菜的。

交通指南

旅遊專線

新區風貌新區風貌

成都金沙車站--安仁鎮
成都西區金沙車站內有車直達安仁鎮,約40分鐘一班,車程約1小時,節假日根據人流量增加班次。
成都石羊場汽車站--安仁
成都石羊場汽車站內成都-高山,途徑安仁,約20分鐘一班,車程約70分鐘。
雙流汽車站--安仁
雙流汽車站到大邑,途徑安仁,約1小時一班,車程約1小時。
崇州市汽車站--安仁
崇州市汽車站到安仁,車程約20分鐘。
大邑縣汽車站--安仁
大邑縣汽車站到安仁,車程約15分鐘。
自駕車線路

1、走成溫邛高速公路至大邑縣城下高速公路,再行9公里即到安仁古鎮。路上均有明顯的路標。
2、走成溫邛高速公路至崇州市,再經崇州市的隆興鎮、榿泉鎮,行駛約16公里至安仁古鎮。
3、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崍方向再行約2公里,即右拐(路口有指向大邑縣的路標),過大邑縣的韓場鎮、唐場鎮,行駛約22公里即到安仁古鎮。
4、走雙流至彭鎮,經三江鎮、沙渠鎮到安仁古鎮。
住宿:可到金桂公館、龍門鎮客棧等住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