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日語: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英語: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簡稱宇宙機構、宇宙航空機構,為負責日本航空太空開發政策的獨立行政法人,包括研究、開發和發射人造衛星入地心軌道。其它任務包括探測小行星和未來可能的登月工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隸屬於文部科學省,2003年10月1日由3個與日本航太事業有關的政府機構: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統合而成,總部設於原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總部。首任執行長為的川泰宣。

基地簡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日語: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うちゅう こうくう けんきゅう かいはつ きこう;英語: Japan Aerospace E xploration Agency,縮寫: JAXA),簡稱 宇宙機構宇宙航空機構,為負責日本航空太空開發政策的國家研究與發展法人,包括研究、開發和發射人造衛星入地心軌道。其它任務包括探測小行星和未來可能的登月工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隸屬於文部科學省,2003年10月1日由3個與日本航太事業有關的政府機構: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學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合組而成,總部設於原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總部。首任執行長為的川泰宣。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1日,三個組織合併組成了新的JAXA:日本宇宙航天科學研究所(ISAS),日本國家航空航天實驗室(NAL)和日本國家航天發展局(NASDA)。 JAXA成立為由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部(MEXT)和內務和通信部(MIC)管理的獨立行政機構。

此前,宇宙科學研究所的責任是宇宙與行星的研究。同時,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集中在航空研究。1969年10月1日建立的宇宙開發事業團曾經開發過火箭和衛星,也製作了國際空間站的日本太空實驗室。宇宙開發事業團也訓練過太空人參與美國的太空梭計畫。合併後,宇宙開發事業團總部改為了現在的種子島宇宙中心。

2012年,新立法將JAXA的職權從和平目的擴展到包括一些軍事太空開發,如飛彈預警系統。 JAXA的政治控制通過新的空間戰略辦公室從MEXT傳遞到總理內閣辦公室。

基地組成

JAXA由以下組織組成:

空間運輸任務局

衛星套用任務局I

衛星套用任務局II

人類空間飛行任務局

航天研究與發展局

空間與航天科學研究所(ISAS)

航空技術研究所

JAXA在日本的許多地方都有研究中心,有些在海外。它的總部在東京的Chōfu。

地球觀測研究中心(EORC),東京

地球觀測中心(EOC),埼玉縣鳩山市

Nohiro測試中心(NTC),秋田郡志,成立於1962年。進行火箭發動機的開發和測試。

Sanriku氣球中心(SBC) - 氣球自1971年以來從這個網站推出。

Kakuda航天中心(KSPC)在宮城的卡庫達 - 引導火箭發動機的發展。主要參與液體燃料發動機的開發。

Sagamihara校園(ISAS) - 開發用於火箭和衛星的實驗設備。

Tanegashima航天中心 - 目前是H-IIA和H-IIB火箭的發射場。

筑波的筑波空間中心(TKSC)。這是日本空間網路的中心。它參與衛星和火箭的研究和開發,以及衛星的跟蹤和控制。它為日本實驗模組(“Kibo”)開發實驗設備。太空人的培訓也在這裡發生。對於國際空間站運行,日本飛行控制隊設在筑波空間站綜合促進中心(SSIPC)。 SSIPC通過S波段音頻與ISS機組成員定期通信。

Uchinoura太空中心 - 目前是Epsilon火箭的發射場。

發射任務

火箭研製與使用

宇航研發機構使用前宇宙開發事業團的H-IIA運載火箭發射工程測試衛星及氣象衛星等等。為了科學任務,如愛克斯射線天文儀器,宇航研發機構一般用宇宙科學研究所的M-V固體燃料火箭。宇航研發機構正在與石川島播磨重工業(2007年7月1日改名為IHI)、洛克西德·馬丁與其它日本企業合作研製GX火箭。GX火箭是世界上第一枚用液化天然氣的火箭。

載人航天

日本具有無人運貨太空船但還未開發自己的有人太空船,日裔美籍鬼冢承次是第一位日裔太空人,1985年1月24日,鬼冢首度升空,他乘坐發現號太空梭執行STS-51-C任務,而第一位日本國籍的日本太空人是秋山豊寬,為東京廣播公司贊助的記者。他在1990年12月由聯盟號TM-11登入和平號太空站。他在和平號太空站停留了7日,蘇聯稱為他們的第一次宇宙旅行,花費1,400萬美元。
日本的第一位職業太空人是宇宙開發事業團的毛利衛,於1992年由STS-47入太空。
在現在的計畫下,宇航研發機構將在2020年左右登月,開始建立月球站,月球站將會於2030年完成。

太陽能風帆研究

2004年8月9日,ISAS成功地從探空火箭中部署了兩個原型太陽帆。 三葉草型風帆部署在122公里高度,扇形風帆部署在169公里高度。 兩個帆使用7.5微米厚的膜。

ISAS於2006年2月22日再次測試了一艘太陽帆,作為Akari(ASTRO-F)任務的一個子有效載荷。然而,太陽帆沒有完全展開。 ISAS在2006年9月23日再次測試太陽帆作為SOLAR-B發射的子有效載荷,但與探測器的接觸丟失。 IKAROS太陽帆於2010年5月21日發射。太陽帆成功部署。 目標是在2020年之後向木星派遣太陽帆。

歷史事件

Akari,紅外天文學任務 2006-2011(退休)

OICETS,技術演示 2005-2009(退休)

SELENE,月球探測 2007-2009(退休)

Micro Lab Sat 1,小型工程任務,2002年發射。(2006年9月27日退役)

HALCA,空間VLBI 1997-2005(退休)

Nozomi,火星任務 1998-2003(失敗)

MDS-1,技術演示 2002-2003(退休)

ADEOS 2,(Midori 2)2002-2003年地球觀測(丟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