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宗祠

孫氏宗祠

孫氏宗祠坐落在晉安區鼓山鎮遠東村(舊為鳳洋境),始建於明末清初,坐南朝北,面積663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為三進兩天井,系磚木結構,硬山頂。二進為祭祀廳,後廳為神龕,三進闢為辦公室和貯藏室。前右邊有一棵綠陰蔽地的古榕,為市二級保護的名木古樹,禮堂左還有一座古厝。

晉安孫氏宗祠

站在宗祠大門外,你就會被其壯觀的外表所吸引:高高的國公帽狀的青磚砌的防火牆,飛檐翹角,富有動感。正中間是石框大門,門上為刻有“孫氏宗祠”的花崗石石匾,兩尊石獅雄踞門口,如忠誠的衛士,履行著職責。兩邊還有側門,上方分別嵌有“入孝”“出悌”石匾,門邊有四塊鑿有裝飾線的牆裙。防火牆的上端還繪有吉祥圖案的畫,極具藝術性。正廳為“映雪堂”,木構架的梁托上有雕刻精細的龍、虎、蓮花、人物等,造型逼真,至今保護完好。祠堂里還有許多寓意深遠的對聯,如大廳主柱聯:“書傳映雪富春家聲遠,壋經九轉鳳洋世澤長。”形象地描述了孫氏先祖來自浙江富春、先祖惠成公肩扛條石在鳳洋(今遠洋村)田野里前後轉了九回後,確定了孫家田地的歷史。如今,這塊被稱為“九肩壋的石頭,被陳列在離這裡不遠的將軍廟前(圖二)。大門口的對聯是:“孫武兵法十三篇”破楚興吳平越國,韜略首創;中山革命四十載,和平奮鬥救中國,民主先驅。”熱情地謳歌了孫氏名人孫武、孫中山。此外,還有“山藏石鼓天開勝境毓人傑;祠坐鳳洋江涌清波顯地靈”、“兵家偉業榮先世,國父豐功耀後昆”、“族重五倫旌禮義,房分四德繼詩書”等,無不蘊含著深刻的內含,讀後令人感慨。
據村裡的老人回憶,舊時宗祠面積更大,解放前這裡曾辦過私塾,解放後還辦過幼稚園和初小。宗祠原來還有“進士”、“文魁”等牌匾多面,“文革”期間,與字畫、族譜等一起被毀,十分可惜,如今只留下兩塊掛牌匾的木托。
歷史上,孫氏宗祠曾多次維修,其中,清道光年間重修一次,民國初和解放初小修兩次,2005年為防積水,曾將宗祠的地面填高。雖歷經幾百年的滄桑,但孫氏宗祠保護完好,文物保護意識強的遠洋村人功不可沒。
據載,遠洋孫氏先祖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其子封為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陽龍門鎮,這裡是孫權的故里,稱“富春孫”。後一支輾轉遷徙入閩,開閩始祖孫敏公,為唐御史中丞,後被閩王王審知錄用為御史。後代功名累朝不絕,如任周朝御史大夫的孫曉;任南宋諫院右正言的孫狩;孫欽、孫用、孫文錫數任御史,合稱“蘭台七御”;孫承謨為明萬曆進士,任嘉興府崇德縣知縣,為官清廉,入祀名宦鄉賢祠。
據村裡的老人說,宋元間,他們的先祖在閩縣、侯官縣一帶,明洪武年間,遷到三山後曹(今福州西湖公園附近),其中一支由省城光祿坊遷東門遠洋,還有一支清初以就倉之故遷閩侯新岐。當時,還有部分族親留在光祿坊。如今,遠洋孫氏世系已繁衍15世。省政協委員、福州市政協常委、澳門福州三山(十邑)同鄉會會長孫仁坤、全國僑聯委員、省政協委員、福州市人大代表孫惠玉等,就是從遠洋村走出來的孫氏後代。這些年來,遠洋村孫氏後代一直在苦苦尋找光祿坊和閩侯新岐的孫氏後裔,希望能和他們取得聯繫,渴望能有他們的回應,共敘鄉情。

東莞孫氏宗祠

孫氏宗祠位於廣東東莞市長安鎮上沙村,始建於明氏中葉,清同治初年,香山(中山市)左步頭宗親贊助增建了宗祠,方才使祠宇顯得巍峨壯觀,形狀如踞一般,並於宗祠落成之日饋贈楹聯,敘述孫氏世系源流,意賅言簡,以教導後人不忘先祖恩德。楹聯云:莘子姓於家鄉,木有本,水有源,五代箕裘開莞嶺;妥先靈於寢廟,宗念功,祖念德,三房俎豆貢香山。
1986年秋,欣逢孫中山先生誕生120周年,中山大學歷史研究室聯同東莞市政協、文化局等,在長安鎮召開孫中山祖籍研討座談會,上沙村和旅港同鄉會均應邀列席會議。與會者以大量史料,證實孫中山代系出自於上沙村。廣東省電視台隨同拍攝了紀實新聞:孫氏宗祠,上沙村新貌,後在電視螢屏上播映,成為一時之重大盛事。旅港鄉親躬逢勝會,籍此倡議,修繕宗祠,擴建學校。
1996年5月21日被長安鎮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鎮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古鎮孫氏宗祠

孫權第二十六世孫孫劻名下分支的宗祠,稱孫氏宗祠。初建與宋朝,後經歷代擴建。最後一次擴建於乾隆五十六年,嘉慶三年慶典。餘慶堂主體建築宏偉寬廣,兩側山牆變化豐富。主體建築三進,正廳面闊三間二弄,前為天井,又前為門廳,左、中、右三扇大門,正中大門後為戲台,出入從左右邊門,如遇顯赫貴賓,則拆除戲台大門,大門是八字門廊,門上有門對,大門左右為石抱鼓,雕有魚尾龍頭花紋,民間稱為“門檔戶對”,只有皇家子孫方可設定。廊檐前是清道光年間拔貢孫秉元立的旗桿,過道地左看即為孫氏宗祠八字外大門,有東西兩轅門。正廳前天井東西為廊屋,廊屋上掛左鍾右鼓。正廳後,隔走廊與東西小天井為蔭堂,蔭堂面闊三間,是列祖先牌位的地方,尊孫權祖父孫鍾為首位,上有“無忝所生”匾額。
餘慶堂是龍門孫氏家族慶典、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全鎮重大事件的場所:一是祭祖納主,每年春秋二祭;二是在商議宗族中重大事項;三是用於族慶活動時主要娛樂場所。

牛山孫氏宗祠

牛山孫氏宗祠坐落在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牛山村。宗祠坐北朝南,三進兩院,計有門樓、享堂、大殿、英烈堂、文史堂,均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古色古香,莊重肅穆、楹柱間距、高低尺寸皆遵清代章制。
宗祠門前向南十米處立有影壁牆,牆為古銅色。影壁牆北有上馬石、旗座遺存。影壁南為宗祠廣場。廣場南端為宗祠池塘。宗祠大門為三間門樓,門額書題“孫氏宗祠”,門兩側楹聯上聯:“春祀秋嘗遵萬古聖賢禮樂”;下聯:“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橫聯為“木本水源”。大門兩側有一對石獅拱衛。大門東側有一口明代古井,水質甘甜,清澈透底。
走進宗祠大門即為前院,正中為享堂,飛檐斗拱,享堂正中懸匾額楷書“恪遵世德”,為乾隆四十三年甲科進士嶧縣縣令張玉樹題贈。享堂楹聯題曰:“周宗盟異姓為後,我先君新邑於茲。”說明牛山孫氏為商周時期周宗室後裔,始祖孫泗遷來此地。宗祠前院東西兩側各置廊。東面碑廊由北向南第一座碑為牛山孫氏始祖碑。上題額:“源遠流長。”碑聯為:“始徙自曲沃歷數百年族光代顯;爰居據古鄫潘裔累興本固枝榮。”由始祖碑向南依次為二、三、四、五世祖及五世一至六支祖碑。前院西側碑廊由北向南依次是五世七支及各分支祖碑。靠碑廊南端為道光二十三年立的“建修祠堂記”碑,此碑記載了擴建宗祠的過程。
在孫氏宗祠前院東側,有一座乾隆親賜御碑。這座聖旨碑為乾隆三十六年所立。帶有雙龍戲珠的“聖旨”碑額,碑的周身布滿了龍的圖案。聖旨碑的內容為乾隆賜封孫振魁的父母為儒林郎、安人。這座聖旨碑的碑文由孔子第七十一代嫡孫衍聖公孔昭煥書寫,且有乾隆皇帝的玉璽在碑的左上方,可見牛山孫氏當時的影響非同一般。
穿過享堂進入宗祠後院,正面為大殿,門匾額為“德垂奕禩”四 個楷書大字,意為高尚的品德流傳光大。楹聯上聯為“彝訓昭七支教南北族以孝悌慈兩地箕裘百代;”下聯為“明裎合九世序東西階三爵賢齒一堂俎豆煥千秋。”大殿正中神龕供奉孫氏始祖、姜老太君及一至五世列祖列宗神位,兩側依次排列各支祖神位。龕上方高懸“先祖是皇”匾額,楹聯上聯為“由永樂迄今五百年故宅猶存,當仰恩顯祖顯考所垂矩矱”;下聯為“自平陽遷嶧十七世新祠始建,願此後群昭群穆勿替蒸嘗”。
孫氏宗祠內共有四株枝繁葉茂的銀杏樹,均為國家二級古樹,為明弘治元年(1488年)建設祭祀草堂時所植,樹齡距今已有500餘年。宗祠後院兩側建有東、西配房,東配房為“英烈堂”,記載著為國犧牲的孫氏族人的生平事跡。西配房為“文史堂”,記載著牛山孫氏歷史淵源及相關史料。
牛山孫氏宗祠是魯南乃至蘇北唯一保存比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它的建築風格、形式、規模均遵從封建宗法章制,是研究宗法文化和宗祠建築藝術極其寶貴的實物遺存。歷經幾百年滄桑洗禮,孫氏宗祠卻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新中國成立後,孫氏宗祠曾被當作糧所、學校。文革中牛山村孫姓族人極力保護,使其免遭損壞。改革開放三十年,孫氏族人多次集資對宗祠進行維修,使之保存完好。二OO六年十二月,孫氏宗祠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七年六月十日,薛城區人民政府為此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市、區、鎮領導出席並揭牌。魯南、蘇北地區孫氏宗親數千人參加了這一慶典活動。二OO七年九月二十六日,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偉在薛城區委書記秦元祥、區長岳德川的陪同下視察了孫氏宗祠,對該祠的建設和保護提出了寶貴意見。棗莊市人大副主任孫景瑞曾多次為宗祠捐款並題寫匾額。二OO八年秋,市政協副主席李華中視察孫氏宗祠,並為宗祠題詞:“家和萬事興”。二OO九年春,孫氏宗祠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孫氏族人清明祭祖的到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