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療法

孫子療法

孫子療法,是指帶孫子也可以療病的一種說法,特別是對中老年人的各種慢性疾病,孫子帶來的童真快樂以及活動量大增,確實讓不少老年人驅散了重病後的“灰霾”心情,加速康復,一些老人還連續帶了兩代孫輩。

定義

孫子療法孫子療法

孫子療法:就是有意無意依靠"第三代"的特點和優勢,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和養護,以達到有形或無形地增進身心健康的方法。

心理學解釋

孫子給老人帶來好心情孫子給老人帶來好心情

孫子療法實質是一種精神、心理療法,抓住了養生之道的根本,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良藥。

老人帶孫子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療養作用。小孩純真無邪的成長過程,可以讓老人心情舒緩,特別是對空巢老人而言,感情上有了更多寄託。對於一些過度關注身體健康或者慢性疾病的老人來說,帶孫子可以忘記身體上的不適,緩解焦慮的情緒。

“孫子療法”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老人家晚年情感上也會“變小”,與小孩的情感交流過程中,他感覺到有事情做了。特別是一些剛退休或者老伴去世的老人,帶孫子重新激發了他的責任感,這也是一種“工娛療法”,讓生活重新找回了重點。此外,孫子情感發育的過程,讓老人有了一種情感依賴。

效果

疾病恢復快

孫子療法孫子療法

2011年,陳姨突然被診斷出為乳腺癌,對於連進醫院打針都有些害怕的陳姨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在經歷了幾次化療後,陳姨身體虛弱,頭髮也掉光了,以前常和鄰居好友出來喝茶、打麻將的陳姨,心情跌落到了低谷。後來她帶起了孫子,孫子帶來的快樂,陳姨總有說不完的話,帶著孫子出去和朋友喝茶,小傢伙也很有禮貌,她也越來越願意和朋友出來聊天、逛公園。陳姨表示,現在每隔兩個月會去醫院複查一次身體,各項指標都非常好。

70多歲的杜先生兩年前在江西老家做過一次心臟放支架手術,醫生囑咐,要多休息,不要太累,但老人一直是個“樂天派”,在江西靜養了兩個月,便匆匆忙忙趕到了廣州女兒家裡,因為這裡有他的“忘年交”:外孫小文。與孫子交流的過程很快樂,孫子的大部分問題很天真、單純,但他很認真,杜先生說,手術過去了兩年,高血壓等老人病已經基本沒有了,他認為,孫子的"心靈雞湯"起到了作用。

長壽秘訣

蘇女士的外婆活到了93歲(2014年),在蘇女士的眾多長輩中,這位老人最長壽,蘇女士歸結原因是老人家照看了兩代孫子,讓她其樂無窮,心情一直很好。蘇女士說,小時候就經常被父母放到外婆家照料,在房子裡,小朋友們三五成群的玩著橡皮筋,外婆會在旁微笑著看著。慢慢地,蘇女士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來外婆家的時間少了,但隨著自己的女兒出生,外婆家又熱鬧起來了。蘇女士表示,外婆多次告訴她,兩代孫輩她都帶了,一直很開心,鍛鍊機會也多了,“我也快退休了,現在也準備學著外婆,等子女成家後,延續這一長壽秘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