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經濟開發區創立於1989年,屬國家級開發區。1997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開發區內成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5年開發區名稱規範為孝感經濟開發區(高新區),2012年孝感高新區成功晉升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

孝感簡介

孝感位於華中湖北省東北部,緊鄰武漢,市區距武漢市中心60公里,屬武漢城市經濟圈第一圈城市。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有建成區、孝天工業園和六合工業園三個工業園。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自建區以來,引進資金累計達50多億元,其中三線調遷建設資金38億元,外資8000多萬美元,民資8億元。引進了三江航天集團、華中光電集團、漢光電工等11家大中型三線企業,並依託其技術、產品優勢進行以企引商、以技引資,嫁接改造等,先後引進了法國雷諾、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車輛廠等世界知名企業在開發區合資辦廠。承接了孝棉集團、三環印務等一批轉民企業外遷入園,招引了錦園科技、歐麥迪活塞環等一批民營企業投資興業。使開發區逐步聚集了一批企業,積累了一定資產。到2013年,開發區註冊的工業企業共有76家,其中有三資企業8家,出口企業有12家。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8億元,增長26.5%,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5.5億元,增長25.1%;技工貿總收入21.7億元,增長42.4%;利潤總額6095萬元,增長53.5%;出口交貨值1.96億元,增長4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1億元,同比增長22%;入庫稅收8549萬元,淨增1149萬元,增長15.5%。在市本級“三分天下有其一”。

孝感高新區是我省最早設立的省級高新區之一。自成立以來,通過有效聚集外部要素,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加快釋放創新活力,迅速躋身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先後被科技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認定為“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孝感高新區正在打造光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三個主導產業集群,提升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兩個傳統產業集群,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吸引了日本矢崎、松下、美國派克、法國雷諾、德國西門子等多家世界500強以及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南方集團、黃鶴樓科技、華工科技集團、上海微創集團、深圳海王集團等一批央企、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入駐。

成效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自建區以來,依託其技術、產品優勢進行以企引商、以技引資,嫁接改造等,先後引進了法國雷諾、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白俄羅斯明斯克輪式車輛廠等世界知名企業在開發區合資辦廠。

一、經濟發展全面提速。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3.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0.1億元,招商到資32.3億元,稅收收入3.08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67%、164%、157%和124%。

二、招商引進取得突破。兩年多來,共引進項目86個,引資總額143億元,實際到資53億元,項目平均投資規模近2億元。日本矢崎汽車部件、中國南方集團光電項目、海王物流配送基地、大陸橋品牌服裝城、同濟科技等一批大項目相繼落戶。

三、園區形象持續提升。兩年多來,累計收地1.7萬畝,報批近萬畝,場平9000多畝。建成道路里程60公里;完成園區強弱電改造54.5公里,東區三橫六縱、西區五橫二縱道路循環線基本建成,綠化、上下水、天然氣逐步配套,搬遷還建全面跟進。

四、項目建設全面加快。續建和新開工項目近100個,開工廠房面積100萬平方米,建成80萬平方米,三江產業園、藍盾科技、宏岳管材、飛特機電、福達曲軸等30多個項目竣工投產。 2011年1-5月,市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3.98億元,同比增長30.2%;固定資產投資16.72億元,同比增長43.7%;招商引資到位額達21.59億元,同比增長13.6%。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經濟指標安排: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增長30%以上;稅收收入4.4億元,增長43.3%;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增長33%;招商引進實際到位資金40億元,增長23.8%;外貿出口6000萬美元,增長33.3%。

目標

“十二五”開局年,省委、省政府高舉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大旗,各地競相發展,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為此,市經濟開發區制訂了積極進取的“十二五”規劃,總體奮鬥目標是:“一二三四”,即經過五年的努力,建成一個百億產業園區(三江產業園),形成兩個50億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紡織服裝)、三個百億產業集群(汽車及零部件、光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確保稅收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到資、外貿出口四項經濟指標“兩年一倍增”,力爭稅收收入達到12億元,進入全省開發區前6位,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一、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繼續突出項目建設中心,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在連續兩年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的基礎上,2013年大力開展“項目投產年”活動。確保已投產的萬山重型平板車、紅陽摩托艇、紅峰一期、萬峰農產品成套設備、紅林智慧型機器人、華工科技一、二期、大禹電氣東區項目、飛特機電、藍盾科技、宏岳管材等20個重點項目達產;確保武漢福達曲軸公司、萬山高機動越野車、險峰微波、江北特種壓力容器、紅峰二期、銀湖科技、漢光科技、同濟科技、派克密封件、抗災救援指揮車、博斐遜生物科技、雨昕太陽能、賽世特機電、博爾旺電子、德立森醫藥、麥迪肯醫療、亞光醫療、波光電子、賽科科技等36個續建項目建成投產,建成廠房面積80萬平方米;確保日本矢崎汽車部件、武漢淡雅香研發基地、中國南方集團光電項目、大陸橋品牌服飾城、天津宏大汽車零部件、海王物流配送基地、太陽能矽片切割鋼絲、華工三期、福達二期、日本南部汽車配件、台灣新麗汽車飾件、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數控中心等3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開工廠房面積116萬平方米。

二、加大園區建設力度。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加大收地、征地、場平力度,夯實項目建設載體。2013年重點加強東區工業園縱6路以西12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做到項目全部布滿,三橫六縱道路全面循環,上下水、強弱電、綠化全面配套。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採取BT建設方式,全面提升綠化層次。同時,加強縱6#以東道路建設,完善西區路網,東西兩區道路全面實現大循環。依據規劃全面推進整村改造工作,最佳化美化園區形象,把開發區打造成為高科技產業聚集區,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的理想之地。拿出足夠力量,加強國家級高新區的申報工作,再造開發區發展新優勢。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光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和新能源、新技術等產業招商,不斷做大產業集群。緊盯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龍頭老大,引進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跨國公司落戶。2013年力爭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上市公司10家以上,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投資5億元左右的項目20個以上。

四、加大最佳化環境力度。把最佳化環境當作第一競爭力、第一吸引力來抓。繼續實行客商與部門隔離、投資業主與村民隔離、改制企業與原廠職工隔離的“三道隔離牆”制度。對地霸、沙霸、村霸、工程霸以及強攬工程、強裝強卸、強買強賣、強拿惡要等“四霸六強”行為重拳出擊,露頭就打,決不姑息養奸,堅決扼制“四霸六強”影響工程建設的不良勢頭。對引進項目實行“保姆式”包保責任制,從工商註冊、規劃審批、項目建設到動工投產,全程專班跟蹤服務,確保在第一信息,第一時間,第一層面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營造一流的建設發展環境。

五、加大投產企業發展力度。把已投產企業當成經濟發展的主體,擴張裂變、產業招商的載體來培育。“十二五”末,確保工業總產值達到280億元以上,產銷過10億元的企業6家以上。2013年力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比上年增加3家,稅收過5000萬元企業3家,過千萬元10家,增加4家。繼續做好漢光科技、大禹電氣、捷能光源、孝棉等4家公司的上市培育工作,不斷做大做強現有企業。

特點

孝感高新區自建立以來,始終堅持以開放促發展,以優越的區位、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受到了中外客商的青睞,引進了一批“三線”調遷企業和包括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等世界500強在內的“三資”企業。 孝感高新區內汽車、機加工、光電子、輕紡、建材工業已具一定規模,企業機加工能力在湖北省名列前茅,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孝感高新區對投資項目實行“全程代辦、義務承辦、限時辦結”的一站式服務,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產業規劃

機電產業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規劃面積300公頃,以漢光電工、華中光電科技公司、愛普科斯電子有限公司、捷能特種光源公司等企業為主導,擁有電子管、電真空、電光源、半導體、雷射非接觸檢測儀、智慧型化光學檢測儀、光存儲的技改,抓好微型放電管、醫用磁控管、HID特種光源、UHP多媒體燈、PAR燈、智慧型電控HID火車頭照明系統、高性能HID電子鎮流器、公安刑偵燈、軍用反恐防暴燈等項目,重點引進光學電子、通訊、電力、電器等項目,力爭“十一五”期間新增投資14億元,“十一五”末期生產能力達到35億元。

服裝產業

規劃面積500公頃,已形成20萬錠精紡,300萬件套服裝生產規模, 以湖北孝棉實業集團為龍頭,上下延伸產業鏈,推薦發展紡織、服裝、面料、寢室用品等產業,建設紡織工業園,力爭“十一五”期間新增投資6億元,達到紗錠50萬錠、1000台織機和年產800萬件(套)服裝,生產能力達到20億元。

製造加工

規劃面積400公頃,有三江集團軍工民品、醫療設備、成套飼料機械、雙捻機、工民用腳輪、丁基膠塞模具、數控工具機等項目10多個,機加設備1.5萬套,數控設備2000多套。推薦發展數控工具機、成套設備、模具加工等產業,力爭“十一五”期間新增投資4億元,“十一五”末期生產能力達到22億元。

汽車產業

規劃面積500公頃,已有項目20個,具備20萬輛車的配套能力。重點引進汽車內飾件、衝壓件、燈具、活塞環的技改、擴建,抓好軸瓦、活塞等項目,力爭“十一五”期間新增投資7億元,“十一五”末期生產能力達到20億元。

高新區

孝感高新區六合工業園位於孝感市區,屬武漢市城市經濟圈第一圈層,距武漢市中心50公里,距天河機場32公里,107、316國道穿境而過,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距漢十高速公路入口8公里,距京鐵路貨場2公里。園區內主供電源由兩座110KV變電站提供,日供水能力20萬噸。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區六合工業園交通便捷,物流進出通暢,已達到五通一平。高新區管委會熱忱歡迎海內外知名企業在六合工業園投資興辦生產性項目。孝感高新區對前來投資的企業提供相應優惠政策,一個項目,一個專班,實行“全程代辦、義務承辦、限時結辦”服務。項目建成投產後,為企業提供全封閉、零干擾、零收費服務。

孝感高新區孝天工業園緊鄰孝感市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2003年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發展前景廣闊。初步形成以紡織、光電子、機械製造和糧油食品為主體的產業基礎。園區在黃金地帶預留了100公頃的項目用地。熱忱歡迎海內外企業到孝天工業園投資興辦高科技工業項目。

新型產業

規劃面積500公頃,有捷弗牆體、天茂鋁業、三江內飾等項目10多個,推薦發展新型建材、裝飾材料、高檔家私、建材物流等產業,力爭“十一五”期間新增投資5億元,“十一五”末期生產能力達到10億元。

交通發達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是全國區位優勢最顯著的中等城市,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的位置,距北京、廣州、上海、重慶、西安等國內中心城市距離都在1000公里左右。孝感經濟開發區緊鄰華中地區特大城市武漢市,距武漢市中心50公里,與武漢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場同體、產業同鏈、科教同興、環保同治。開發區在資源配置上既利用了武漢城市的大功能、大市場、大流通、大通關、大科研等資源,又充分利用孝感中等城市低勞動成本、低配套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等,這種優勢顯得優中更優。

孝感交通發達,具有完備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開發區是位於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的中位地段,擁有國家二級鐵路客貨運輸站。漢渝、長荊鐵路橫貫東西,京漢高速客運鐵路即將擦城而過。

開發區是國家骨幹公路網兩縱三橫的交匯點,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密度湖北第一。京珠(北京—珠海)、福銀(福州—銀川)、滬蓉(上海—成都)三條高速公路,107(北京—深圳)、316(福州—蘭州)兩條國道交匯於此,從園區至所有高速公路入口均在10分鐘車程以內。

開發區距華中地區航空樞紐港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僅32公里,有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直達,從園區至機場無論走高速還是等級公路均在30分鐘車程以內。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國際國內航線60餘條,每天有航班直達香港、澳門,並已開通至巴黎、日本大阪、福岡、韓國首爾、泰國曼谷、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國際航線。

開發區緊鄰長江黃金水道,距中國內陸第一大港武漢港60公里,有孝漢高速公路和多條等級公路直達,從園區到武漢港車程在1小時以內。武漢港年貨物吞吐能力5000萬噸,已開闢直航俄羅斯、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香港、澳門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線。武漢至上海沿江可以通過萬噸級貨輪。

生產齊全

電力供應充沛。開發區處在華中電網負荷中心,供電負荷能力20萬千瓦,形成雙迴路供電網路。

水源供應充足。開發區有自來水廠2座,日供水能力達30萬噸。

通訊裝備先進。孝感是國內信息樞紐城市之一,城區電話交換機容量260萬門,

行動電話用戶110萬戶,寬頻網路覆蓋全城。 能源供應方便。地處開發區中心位置的萬噸級鐵路貨場處於西煤東送、北煤南運的中位地段,運價合算、運力保障係數大。孝感是西氣東輸——忠武線重要用戶城市,天然氣管線已進城入區,年供氣能力3.5億立方米。

城市功能完備。星級酒店、酒吧、網球場、保齡球道、健身中心、購物廣場等休閒娛樂場所一應俱全;臨近的雙峰山、觀音湖風光秀麗,湯池溫泉去疲解乏,是商務活動、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人力資源豐富。孝感擁有受過各種專業技能培訓或有一定專長的勞動力近百萬人。孝感職業教育全省領先,市內有大學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多所,在校生8萬多人,每年畢業生3萬多人,可為企業提供各類專業人才。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創新能力突出。開發區企業研發人員占到全市的56.1%以上。企業創新載體形成體系,開發區有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有省部級技術中心9個,區域性行業檢測中心6個,企業試驗檢測中心19個。研發和創新平台的實力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中位列第一。

金融體系健全。孝感城區擁有國有和民營銀行機構30多家、保險機構8家,網點遍布城區,服務快捷方便。

產業規模

建區以來,孝感經濟開發區乘改革開放之勢,創建良好的投資環境,構造後發優勢、比較優勢,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入駐開發區:法國雷諾、德國西門子、日本松下、比利時英博集團、白俄羅斯明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斯克輪式車輛廠等世界知名企業和中國三江航天集團、漢光科技、華中光電、華工科技、奧瑞那集團、深茂集團、湖北匯通工貿集團競相落戶,集聚了工業企業23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家,國內知名品牌企業30多家,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光電子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汽車製造及零部件業、高精紡織等四個產業規模過10億元的產業集群。

一是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武漢中國光谷孝感產業園為依託,匯集了華工科技、華中光電、漢光科技、捷能光源、奧瑞那公司、愛普科斯、深茂公司等多家企業,是湖北省除武漢之外的規模最大光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2007年光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達18億元。光儀器、光設備、光機電一體化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在全省領先,在全國有影響。自主開發生產的雷射產品、光電子器件、電光源、電真空器件、照明器具、精密儀器儀表、電器設備等“孝感出品”的產品,在用戶市場和業內已經逐步形成區域品牌。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占全國市場的70%,是國內主要光學鏡頭生產基地,電真空器件占全國市場的30%,是全國第二大電真空研發和生產基地。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孝感高新技術開發區

二是先進制造業集群。以湖北軍民結合產業化示範基地為基礎,聚集了中國三江航天集團等四大軍工集團下屬的十幾家大型企業及偉翔數控、九洲數控工具機、松林國際等40多家民營中、小企業,裝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線20餘條,近萬台套數控工具機,精密機械加工能力與國內先進水平同步,開發生產航天科技產品、數控工具機、醫療設備、機電成套設備等,2007年銷售收入13億元。

三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產業園區匯聚了三江雷諾、三江瓦力特特種車輛、萬山特種車輛三家具有整車裝配能力的企業和30多家汽車電子、汽車內飾、汽車座椅、汽車底盤及機械零部件等配套企業,2007年銷售收入11億元,是湖北省武漢—孝感—襄樊—十堰汽車工業走廊上的汽車及零部件重要生產基地,開發生產的重型越野車裝備軍工、鐵路、礦山、油田、造船等大型工程,重型平板車滿載能力從100噸—900噸,形成系列,產品替代進口,技術國內領先。

四是高精紡織產業集群。產業園區以湖北省最大的紡織企業、位列全國20強的湖北孝棉集團為核心。高精紡織產業園已形成50萬錠精紡、300萬件套服裝的產能,2007年銷售收入10億元。

服務優質

孝感市在湖北省首家建立了市級行政服務中心,對投資項目進行集中審批,實行“一站式”、“一條龍”服務;開發區實行項目專班代理服務制,從項目的政策諮詢、審批立項、工商註冊、稅務登記、海關備案以及規劃、建設等辦證辦照事項和項目建設由專人、專班全程代理服務;並確定專門領導聯繫企業,最大限度為投資客商搞好服務。全省首批省級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100多家,為企業提供技術、場所、融資、中介、智慧財產權等服務。通關服務便捷高效,武漢海關對孝感經濟開發區進出口企業實行“一章通”作業模式和“5+2”工作制,“365天,天天能通關”,通關時間短、手續簡化,從武漢口岸出發的貨物貨櫃,“水路兩天到上海,鐵路一天到深圳”。

成本較低

孝感經濟開發區堅持誠信立區,全面兌現國家、省、市對企業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及項目投資契約承諾。開發區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發展規劃的項目,根據投資項目情況分別給予優惠價格供地。在稅費方面,外商(港澳台)投資企業享受所得稅“二免三減半”優惠;非外商(港澳台)

投資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照“二免三減半”政策對企業進行獎勵;增值稅前三年按企業上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給企業;企業建成投產前市級許可權範圍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免;經營服務性收費,在物價部門核定的範圍內與收費單位協商收取。開發區運營成本較低,水、電、用工、物流等費用相對於沿海地區和發達地區具有比較優勢。 隨著國際國內資本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和“兩型”社會建設全面實施,湖北省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力度加大,孝感經濟開發區充滿著巨大的發展商機。可以預料,在未來的發展中,孝感經濟開發區對外開放的前景更為廣闊,必將成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充滿生機活力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