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

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

《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是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洛·梅。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
書名: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a new dimension inpsychiatryand psychology

叢書名: 羅洛·梅文集

平裝: 57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0133045, 9787300133041

條形碼: 9787300133041

商品尺寸: 22.8 x 15.4 x 3.4 cm

商品重量: 839 g

品牌: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羅洛?梅文集?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是由“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與另外兩位存在心理學先驅者安傑爾和艾倫伯格合作主編的一本譯文集,該書蘆次向英語世界特別是美國系統地介紹了歐洲的存在心理學思想,主張存在主義是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的新方向,因而被譽為美國存在心理學的“聖經”。

作者簡介

作者:羅洛?梅(PolloMay)(加拿大)恩斯特?安傑爾(ErnestAngel)(美國)亨利?F?艾倫伯格(HenrF.Ellenberger)編者:郭本禹楊韶剛注釋解說詞:任其平方紅羅洛?梅(PolloMay),(1909—1994),美國存在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1930年獲得奧柏林學院文學學士學位,1938年獲得紐約聯合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懷特研究院和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長期工作。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出貢獻獎和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的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等獎勵。出版了《諮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焦慮的意義》、《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祈望神話》等20多部著作。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言

第一章 心理學中的存在主義運動的起源與意義

第二章存在心理治療的貢獻

第三章 精神病現象學和存在分析的臨床導論

第二部分 現象學

第四章 在一例精神分裂性抑鬱症病例中的發現

第五章 感覺學與幻覺

第六章 強迫症患者的世界

第三部分 存在分析

第七章 存在分析思想學派

第八章 作為生活史現象和作為精神疾病的精神錯亂:伊爾絲個案

第九章 艾倫·韋斯特個案:一例人類學一臨床研究

第十章 企圖謀殺一個妓女

撰稿人生平簡介

索引

部分文摘

在的方面,這是在世存在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的特徵。第一個是周圍世界,字面意思是“圍繞的世界”,這指的是生物的世界,在我們這個時代通常被稱為環境。第二個是人際世界,字面意思是“一起的世界”,這指的是與某人同類的存在的世界,某人的同伴的世界。第三個是自我世界,即“自己的世界”,指的是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模式。

當然,第一個,周圍世界在通常的說法中被等同於世界,即我們周圍的物體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所有的有機體都有一個周圍世界。對於動物和人類來說,周圍世界包括生物需要、驅力、本能——這個世界是即使(我們假定)一個人沒有自我意識也仍然能夠存在於其中的世界。這是一個自然規律的、自然循環的世界,是一個睡眠與甦醒、出生與死亡、欲望與寬慰的世界,是有限的、生物決定論的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由於出生而被狠狠地擲入其中的世界,而且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以某種方式去適應的“被拋入的世界”。存在分析者完全沒有忽略自然世界的現實,正如克爾凱郭爾所說,“自然規律永遠都是有效的”。他們與那些將物質世界還原為一種副現象的唯心主義者無關,與那些將其看作純粹主觀的世界的直覺主義者無關,也與任何低估生物決定論的世界的重要性的人無關,實際上,堅持嚴肅認真地對待自然的客觀世界是他們的特徵之一。在解讀他們時,我經常有這樣一種印象,即他們比那些將其分割為“驅力”、“實體”的人能夠擁有更大的現實性去掌握周圍世界即物質世界,這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僅僅局限於周圍世界,而是在人的自我意識這個背景中看待它。①前面引用的鮑斯用“糞便與教堂塔尖”的夢來對患者所進行的理解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