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保健

孕期心理保健

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證明:母親孕期的心理狀態,如恐懼、緊張、悲傷、憂愁、抑鬱、狂喜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胎兒的正常成長和健康發育。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是由母親血液循環通過胎盤提供的,母親不良的情況變化會影響營養的攝取、激素的分泌和血液的化學成分。健康向上、愉快樂觀的情緒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利於健康發育的化學物質,所懷胎兒便發育正常。

基本信息

焦慮、抑鬱的原因

孕媽保持愉悅的心情

一、醫源性因素
產科門診工作繁忙,平均一個人5~10分鐘左右。在快節奏的診療中,只能按照程式進行,還不能完全達到很人性化的程度,沒能對每個準媽媽都笑臉相迎。
另外,醫患關係的緊張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在有些患者眼裡,醫生只會對自己的朋友、親戚態度和藹,或者收了“紅包”才會對自己客氣。其實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醫生對病人都是一視同仁的。準媽媽帶著這種忐忑的心情去看醫生,有些話到嘴邊可能就不敢問了。剩下的就只有焦慮和抱怨了。有些情況下,醫生是為了自我保護,怕有些意外的事情發生,可能把問題說的重了點,準媽媽就更加戰戰兢兢了。
二、孕婦本身的因素

有些準媽媽在醫生的極力解釋後,仍然就某一或多個問題不能釋懷,擔心不已。其實,這就是真正的焦慮症了。具有這種焦慮素質的準媽媽,會不停地焦慮下去,哪怕檢查沒有什麼問題,她也擔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有些準媽媽在整個孕期都鬱鬱寡歡,這其實跟她的性格因素有關,與懷孕關係並不大。
提示:心理醫生能夠區別出哪些是真正的焦慮、抑鬱;哪些是一時的、跟孕期不良因素相關的焦慮和抑鬱。前者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而後者需要產科醫生的耐心解釋和必要的保證,孕期不良因素解除後,焦慮、抑鬱情緒就會迎刃而解。目前婦產科醫院還缺少這方面的科室設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對心理衛生的重視,這樣的科室會很快出現。

孕期心理保健

孕早期

坦然面對懷孕坦然面對懷孕

1、如果是計畫之內懷孕,特別是求之而得,妊娠自然會給女性帶來難以言狀和自豪和安慰。但周圍的新人的特別照顧和期望又可能會使孕婦變得十分“嬌氣”,由此產生過多不適。
2、如果是多年不孕的女性“意外”受孕了,那種壓抑和自卑會得到很大解放,她的妊娠尤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
3、最有意思的是“假妊娠”。有的女性盼子心切,千方百計(劑),竟然月經真的不來了,腹部也飽滿起來,甚至還感覺到了“胎動”。於是,心裡美滋滋地去醫院檢查。可醫生用手摸、用超音波掃描後,都未發現子宮增大的胎兒。其實,她並沒有懷孕,由此可見,心理活動有多么巨大的“威力”(據報導,有假孕婦曾到產房分娩)。
4、當然,臨床上也不乏見到一些不孕夫婦,經過檢查並未發現患有特殊疾病。然而,一經解除思想顧慮和焦躁情緒,後來不期而孕。因此,對於受孕無論是哪種情況,最好採取“既來之,則安之”的策略。過多的精神負擔對身體生理過程無疑是一種不良干預。
5、現在已可用現代技術監測孕母情緒變化對胎兒發生的影響,如憂慮、焦躁、悲痛會使胎動增加,影響胎盤血液循環和氧提供。可以肯定,孕婦愉悅、豁達的心情有益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孕中期

進入妊娠中期以後,孕婦體內已經形成了適應胎兒生長的新的平衡,孕吐等不適應反應也逐漸消失,孕婦的情緒也變得相對穩定。所以,孕中期心理安定,其保健的重點應在於通過生活、工作和休息的適當調整,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

一、避免心理上過於放鬆

身體狀況的安定,可能會導致精神上的鬆懈,孕婦會大舒一口氣。但是,孕中期並不一定就平安無事。如由於懷孕造成各個系統的負擔,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臟、腎臟、肝臟等病情;孕中期也可能會出現各種病理狀況,如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和貧血等,放鬆對身體狀況的注意,很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所以,應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

二、減輕對分娩的恐懼

雖然中期距分娩時間尚有一段距離,但畢竟使孕婦感受到一種壓力,有些孕婦會從這時開始感到惶恐不安。這是因為她聽信了分娩如何痛苦的傳言,或受到影視傷口過分渲染分娩場面的原因。其實,分娩無痛苦是不可能的,但過分恐懼並不是好辦法,孕婦應學習一些分娩的知識,對分娩是懷孕必然結局有所了解。另外,如果孕婦和家人一起為未出世的孩子準備一些必需品,也許能使孕婦心情好轉。這樣做往往可以使孕婦從對分娩的恐懼變為急切的盼望。

三、過分依賴

毫無疑問,孕中期婦女適當做一些工作,並參加一些平緩的運動沒有危害。但有些孕婦因體形顯露而不願活動,每天不乾任何事情,凡事都由丈夫包辦,以為這樣才會對胎兒有利。可這樣做卻易引起心理上的鬱悶、壓抑、孤獨,這對胎兒是不利的。醫學界認為,孕期適當的活動可以增強孕婦的肌肉力量,對分娩有一定幫助。所以,孕婦可以從事家務勞動,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孕中期仍能正常上班,這樣對於改善心理狀態也大有益處。

孕晚期

進入孕晚期以後,孕婦子宮已經極度脹大,各器官、系統的負擔也接近高峰,因而,孕婦心理上的壓力也是比較重的。由於體型變化和運動不便,孕婦心理上產生了一些變化,有許多孕婦會產生一種興奮與緊張的矛盾心理,從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精神壓抑等心理問題,甚至會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無力,即使一切情況正常,也不願活動。由於臨近預產期,孕婦對分娩的恐懼、焦慮或不安會加重,對分娩“談虎色變”。

有些孕婦對臨產時如何應付,如有臨產先兆後會不會來不及到醫院等過於擔心,因而稍有“風吹草動”就趕到醫院,甚至在尚未臨產,無任何異常的情況下,纏住產科醫生要求提前住院。毫無疑問,臨產時身在醫院,是最保險的辦法。可是,提早入院等待時間太長也不一定就好。首先,醫療設定的配備是有限的,如果每個孕婦都提前入院,醫院不可能像家中那樣舒適、安靜和方便;其次,孕婦入院後較長時間不臨產,會有一種緊迫感,尤其看到後入院者已經分娩,對她也是一種刺激。另外,產科病房內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住院者的情緒,這種影響有時候並不十分有利。
所以,孕婦應穩定情緒,保持心緒的平和,安心等待分娩時刻的到來。不是醫生建議提前住院的孕婦,不要提前入院等待。一些變化,有許多孕婦會產生一種興奮與緊張的矛盾心理,從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精神壓抑等心理問題,甚至會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無力,即使一切情況正常,也不願活動。

孕期常見抑鬱表現

孕早期

做健康孕媽做健康孕媽

●問題:孕前不良因素。吃了感冒藥、避孕藥、拍了X光片、用了電熱毯、鄰居裝修、長時間用電腦、看電視、發燒、藥物過敏等,為此反覆在專家門診就診,會就同樣的問題反覆詢問,只要有一人說會影響孩子的發育,那么好了,焦慮情緒立即產生,並惡性循環下去。
應對:其實,準媽媽們不知道,這種焦慮情緒比上面任何一種問題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當然是比較而言的,焦慮情緒也並不一定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並且,隨著現代科技,尤其B超畸形篩查、彩超、羊水穿刺等的普及,新生兒畸形發生率已經大大降低。
●問題:孕前無不良因素,但對孕期檢查非常在意。諸如小便化驗尿糖出現(+)、B超早期篩查部分臟器未看清楚、B超檢查時間長、多次B超檢查、陰道少量流血、弓形蟲抗體陽性等。這些也是眾多孕婦們擔心的問題。
應對:找醫生問清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其實,根本沒必要擔心,這些都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只不過是一些醫學常規,絕大部分孕婦都可能碰到。心情舒暢比什麼都重要。

孕中期

步入孕中期,準媽媽已基本適應孕期生活。雖然對自己的高危因素還耿耿於懷,但顯然已接受現實?D?D即這個孩子肯定要生下來的。但還會碰到令人煩心的事情。
●問題:胎兒過小。加強營養後仍然小,醫生要求入院,準媽媽們如臨大敵,覺得孩子有問題了,有可能像醫生所說的那樣?D?D宮內發育遲緩,孩子可能有畸形或不聰明。於是,反覆就診又開始了,希望能聽到相反的結論。
應對:其實,聽醫生的,要坦然面對,放鬆心態,你要知道醫生是將多種可能性的分析意見告訴你的,並不一定你的情況就是這樣。

●問題:B超檢查胎兒心臟有強光點。知道這個結果後,就日也思,夜也想,萬一生下個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怎么辦?儘管醫生解釋,這樣的機率非常小,但仍不能釋懷。

應對:你要知道,醫生沒有證據說孩子心臟完全沒問題。醫學發展在目前還不能洞悉一切。需要共同承擔可能存在的風險,儘管這樣的風險也許非常非常小。為了一個機率極低的問題而大傷腦筋,讓壞情緒滋生而持續,實在是得不償失。

孕晚期

經過早、中孕期的沉澱,到了孕晚期,準媽媽們已經欣然期待著寶寶的降臨。但是,令人焦慮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了。
●問題:分娩方式的選擇。可以順產的,怕半路生不下來,又要挨一刀;或者怕痛的,就想盡辦法要做剖宮產;高齡產婦有併發症的;怕剖宮產對孩子不利;想體驗陣痛的,就拖著要順產。與醫生的建議相違背,當然焦慮情緒就產生了。

應對:應聽從醫生的建議。因為醫生畢竟見多識廣會全面衡量,不要因為一、二個負面例子就被嚇壞了。醫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肯定是會幫助你的。
●問題:睡眠障礙。有很多準媽媽到了孕晚期,由於要維持左側臥位、怕壓著孩子或孩子胎動頻繁而幾乎不能睡好。有些準媽媽惡夢多,常睡不深。
應對:睡眠障礙實際上是焦慮或抑鬱情緒的直接反應。由於考慮左側臥位而影響睡眠,是得不償失的。準媽媽完全可以隨意改變睡姿,只不過儘量朝左側一些罷了,勉強絕對朝左睡是沒有必要的。怕壓著孩子,其實也是焦慮的一種表現。除了向下趴著睡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伸展,仰臥時間過長可能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右側睡姿也不會對孩子造成過多的影響,孩子是會調節自己的姿勢的。你舒服了,孩子也會感到舒服的。準媽媽們不一定要放棄自己平常的習慣,只要放鬆心態,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厭惡和忌諱易引發妊娠併發症

心境開闊心境開闊

1、妊娠嘔吐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大量臨床資料表明,不良或消極的心理因素會使妊娠反應加劇。首先,妊娠反應在那些情緒不夠穩定、易於激動、多愁善感的女性,比那些安靜沉穩、心情開朗的女性來得快而猛。其次,各種矛盾和顧慮,如擔心有了孩子會給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麻煩等,都會使噁心、嘔吐更為加重。有些精神脆弱的女性,從反應一開始便招架不住,嘔吐頻繁,滴水不入,主要是精神上的“崩潰”。因為,不少反應較重者經過醫生、家人或朋友的安慰、解釋、鼓勵及照料,她們建立了信心,平安度過了反應期。其實,一開始也並非嚴重到那種程度,對氣味和食物的敏感、刁鑽、怪嗜也主要是和精神有關。有些女性聽說什麼“酸兒辣女”云云,似乎覺得自己也願意吃酸的或辣的了,這種胃口實在是別人挑惹起來的。
2、妊娠中毒症,至今也是個謎。原以為是什麼毒素引起了浮腫、血壓高和蛋白尿,但到現在也沒有人找到這種中毒物質。有一點倒是醫生們注意到的,即緊張情緒會引起血管痙攣,並使血壓升高;焦躁和恐懼會使血壓持續升高,而降壓藥也顯得無能為力。有些學者發現在非洲、太平洋島國那裡妊娠中毒症的發病率很低,他們認為妊娠是女性的一種榮耀,孕婦因此心情愉快、無憂無慮。
3、如果對妊娠中毒症患者,特別是發生先兆子癇或子癇和患者進一步追問,發現其中很多女性在性發展的各個時期,如月經、性行為、對妊娠的態度等都有困難。她們往往不善交際、缺乏獨立性格,特別神經質

疑慮和恐懼易導致不良妊娠

優生優生

1、心緒不佳可導致流產並非聳人聽聞。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孕婦焦慮、抑鬱而使子宮收縮,影響胚胎營養,導致胚胎髮育不良。在習慣性流產的患者中,這種因素更應該注意避免,因為越焦慮越容易引起流產,越流產越激發焦慮,情緒完全進入惡性循環中。阻斷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一是查尋引起流產的病變加以治療,二是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即解除孕婦的思想顧慮。
2、分娩難產除了許多不正常的生理原因外,孕婦的心理作用十分明顯。祖國醫學早有記載,《竹林女科》中寫道:“心有疑慮,則氣結血滯而不順,多至難產。”稍有一點醫學賞識的人都不難理解,焦急、恐懼、食飲不下會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子宮收縮不協調、宮口不開、產程延長和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
3、醫學家曾就精神心理對產痛的影響,做過深入的研究。指出產痛或疼痛的閾(致痛的水平)與大腦皮層的狀態有密切關係。消除和減輕產痛的重要方法是保持平和的心境,與醫生合作並進行必要的助產練習,如深呼吸、腹部按摩等,或進行適宜的藥物治療。驚慌、失去理智或“亂折騰”都是產婦的大忌,家人及親朋也不可胡亂參謀。對此,古人民經在《千金方》難產論有言在先:“旁人極須穩審,皆不得予緩予急及憂悒,憂悒則難產。”我們要引以為戒。

孕期應有的心理

1、了解分娩原理及有關科學知識

做好心理準備做好心理準備

克服分娩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讓孕婦自己了解分娩的全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對孕婦進行分娩前的有關訓練,許多地方的醫院或有關機構均舉辦了“孕婦學校”,在懷孕的早、中、晚期對孕婦及其丈夫進行教育,專門講解有關的醫學知識,以及孕婦在分娩時的配合。這對有效地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思想負擔以及做好孕期保健,及時發現並診治各類異常情況等均大有幫助。
2、作好分娩準備

分娩的準備包括孕晚期的健康檢查、心理上的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一切準備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嬰平安,所以,準備的過程也是對孕婦的安慰。如果孕婦了解到家人及醫生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且對意外情況也有所考慮,那么,她的心中就應該有底了。

孕晚期以後,特別是臨近預產期時,孕婦的丈夫應留在家中,使妻子心中有所依託。

3、樹立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新觀念

對於這一點,不僅是準媽媽本人要有正確的認識,而且應成為家庭所有成員的共識,特別是老一輩人要從“重男輕女”的思想桎梏中解脫出來,給予子女更多的鼓勵和關心,解除孕婦的後顧之憂。

4、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狀態

在懷孕的過程中,孕婦要儘量放鬆自己的心態,及時調整和轉移產生的不良情緒,如夫妻經常談心,給胎兒唱唱歌、共同欣賞音樂、必要時還可找心理醫生諮詢,進行心理治療。

5、了解體育活動對調節心理狀態的積極意義

適當參加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放鬆身心。無論是孕前、孕後女性都要有適當的體育活動。到了妊娠中晚期,孕婦的體形變得臃腫、沉重,這時候許多孕婦懶於活動,整天呆在室內,這是不科學的。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儘可能多做些戶外活動,這樣有利於血液循環和精神內分泌的調節,還可放鬆緊張與焦慮的心態。積極的體育活動能振奮精神,最終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事實證明,有心理準備的孕婦與沒有心理準備孕婦相比,前者的孕期生活要順利從容得多,妊娠反應也輕得多。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孕前孕後生活是輕鬆愉快的,家庭也充滿幸福、安寧和溫馨,胎兒會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準媽媽孕期的情緒與保健

放鬆心情放鬆心情

1、做白日夢
幻想能幫助您在孩子還未出世前,即與她建立親密的關係。發現自己花了好幾個小時幻想著自己的孩子,其他甚么事情也沒有做,不要覺得荒謬,跟肚子裡面的小傢伙連繫感情是接受她的第一步。
2、您的雙親
您的雙親可即將成為準祖父母。他們也許高興,也許不悅,也許二者皆有。換句話說,他們跟您一樣,對於即將扮演的角色模糊不清。成為祖父母好像意味著自己年事已高,剛步入中年的人會對於這樣的感覺非常不安。試著在懷孕期間多去瞭解及關懷他們,跟他們談談並分享彼此的感受。
3、寫日記
在人的一生中應隨時記錄日常生活的一切,這樣可以幫助您看清自己的另一面。日記是個抒發自己不想與人分享情感及思緒的好地方,同時還能幫助您抓住自己。未來,您的孩子即將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時,可能會對這本日記相當有興趣呢﹗

3、面對孤立感
孕婦有孤立的感覺在今日社會裡非常常見。有許多婦女選擇晚生,有些則決定聯合抵制生產。您可能會發現自己是死黨中第一個懷孕的,周遭沒有其他媽媽,相當寂寞。不妨參加親職團體(父母準備班),或在生產課程中認識些新朋友,或問問朋友是否有認識初為人父、人母之年輕夫妻可以與您討論的。這種因懷孕結緣的關係通常在產後仍可維持相當長久。在您感到孤立的時候,別忘了自己的父母和先生,跟他們談談,一起去把社交範圍給擴展開來。
4、溝通
在懷孕期間想與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感情和心事是相當自然的。您的先生為當然之人選,可能他也有很多話急於告訴您。他想跟您談論的問題可能是些憂慮,和一些他認為您可能會覺得他很煩、很可笑無知的問題,或是因為您太忙太累而沒有時間與他討論的問題,他就會避而不問。忽視自己所擔憂的事情並不能解決問題,在您絲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被壓抑的問題也有可能逐漸浮現,突然爆發出來。
5、處理物質生活的變化

懷孕期間所有您原本能輕易解決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反而都變得不可能了。因此應該保持冷靜,如果能夠解決的話就不要過度反應。

6、財務
現代婚姻中的頭號殺手是財務問題,懷孕期間尤其麻煩。即使您計畫產後繼續工作,但仍無法改變收入減少的事實。因此,在孩子出世前,應先想好將來如何處理收入的問題。

7、居住

由於孩子的到來可能使得原本的家庭空間不足,而必須考慮搬家或重新裝修家裡。這方面的問題在考慮時相當擾人,站在身體的立場上看來不宜搬家,但若非搬不可,則應在懷孕未進入後期階段前即行完成。
8、害喜
食欲不振時,要以理智告訴自己,胎兒的健康來自母親,怕吃或不吃,不但自己撐不住,胎兒健康也會出問題,特別前三個月是胎兒所有身體器官及神經系統發展的關鍵期。不要陷自己於害喜的苦難中,有經驗的人一定知道,若能把自己的思想、情緒焦點移到另一些有興趣、肯能投入的工作上(但千萬別當女強人),如此充滿熱情、專注的工作,將使您忘了了害喜這件事。這時,您所分泌的快樂、滿足的情緒,將是胎兒正常心智的糧食呢!

“杜拉拉”式職場孕婦舒壓法則

職場孕媽職場孕媽

一、“孕事”不宜對領導隱瞞

隱瞞懷孕的事情,到遮掩不住時才承認懷孕。這種做法未必聰明,反而會破壞你跟領導間的信任關係。建議懷孕3個月較穩定確定懷孕成功後,就要主動跟領導和同事說,並用報告好訊息的幽默形式說:“報告領導,大好訊息,我為這個團隊帶來了一個生力軍!”

二、孕婦開博

心理學上處理情緒有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寫作。因為我們絕大部分的焦慮來自於慌亂的想法,寫作就能梳理和整理想法,抒發情緒,讓焦慮感下降。寫部落格還可以達到社會支持的效果,孕婦間得到情緒支持,這對情緒有很大波動的孕婦來說很有正面意義。

三、每隔2小時為大腦舒壓

建議孕婦每隔1.5~2小時花5分鐘時間做一個大腦舒壓的呼吸放鬆法,可大幅降低體內壓力。推薦1︰4︰2呼吸法,即1拍吸氣,4拍吞氣,2拍吐氣,更好的做法是3︰12︰6.深呼吸同時什麼都不去想,可以把焦慮的狀況調回正常。

孕婦心情與胎動規律

胎兒胎兒

胎兒最初的活動小到吞咽,眯眼,咂拇指,握拳頭,漸漸地能伸展四肢,轉身以至翻身,一般來說,16周后,母親就能夠感覺到了。科學家觀察證明,在正常情況下,胎動期活動能力強的較能力弱的嬰兒在出生後6個月時動作發育較快。
人的個體差異在胎兒期就已顯露出來,有的老實文靜,有的活潑好動,這既與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也與胎內外環境有關。正常情況下胎動多是好事,不但告訴佻胎兒發育正常,而且也預示著出生後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將發展較快,但必須注意,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過重壓力等,都可使胎兒躁動不安,產生強烈的活動,這種反應是不好的徵兆,它不但易引起流產早產,而且易出現胎兒畸形或給出生後嬰兒的行為帶來不良影響。

根據大量的臨床調查,在妊娠4-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齶裂或兔唇,因為胎兒齶部發育恰好在這個時期,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嚇、恐懼、憂傷、嚴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能使大腦皮層與內臟之間的平衡關係失調,引起循環系統功能紊亂,導致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另外,當孕婦情緒不安時,胎動次數會較平常多3倍,最多達正常的10倍,如胎兒長期不安,體力消耗過多,出生時往往比一般嬰兒體重輕一公斤左右。如孕婦與人爭吵後3周內情緒不好,在此期間,胎動次數較前增加1倍,母親在孕期的情緒長期受到壓抑,嬰兒出生後往往出現身體功能失調,特別是消化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
母親與胎兒神經系統並無直接聯繫,為什麼母親懷孕時情緒不好會影響胎兒呢?這是因為母親情緒刺激能引起植物神經系統的活動,從而釋放出乙醯膽鹼化學物質,還可引起分泌的變化,分泌出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激素,所有這些物質都通過血液經胎盤和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另外,神經高度緊張使孕婦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致使大腦皮層失去與內臟的平衡,也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孕前心理準備你做好了嗎?

孕前心理準備你做好了嗎?
1、接受懷孕期特殊的變化:
妻子形體變化、飲食變化、情緒變化、生活習慣變化以及對丈夫的依賴性的增加。
2、接受未來生活空間的變化:
小生命的誕生會使夫妻雙方感覺生活空間和自由度較以前變小,往往會因此感到一時難以適應。
3、接受未來情感的變化:
無論夫妻哪一方,在孩子出生後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從而使另一方感到情感的缺乏或不被重視。
4、接受家庭責任與應盡義務的增加:
懷孕的妻子需要丈夫的理解與體貼,尤其平時妻子可以做的體力勞動,在孕期大部分都會轉移到丈夫身上;孩子出生後,夫妻雙方對孩子的義務與對家庭的義務都在隨著時間的遷移而增加。
溫馨提示:
計畫懷孕之前,夫婦雙方要做好心理準備,創造和諧的心理環境。調節心理平衡,善於安排適宜的生活節奏,以消除容易導致心理失調的因素。
一旦懷孕成為事實,要以一種平和、自然的心境迎接懷孕和分娩的到來,以愉快、積極的態度對待孕期所發生的變化,堅信自己能夠孕育一個代表未來的小生命,完成將他平安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就是我們需要做的心理準備。
這種心理準備是夫妻雙方的。丈夫充分的心理準備可以幫助妻子順利度過孕期的每一階段,並對未來孩子的生長發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