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花

孔雀花

開花容易,花期長,花朵密集,適合粗放管理,是花壇、花台最理想的草花之一,種子發芽適溫20-25℃,播種後約5-7天可發芽,待株高6-8厘米時可定植。從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左右。孔雀花除甲醛的功效值為吊蘭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還是清除空氣中的氨氣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內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氣2.19mg)。孔雀竹芋比較喜濕潤,要求盆土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且營養豐富的微酸性為宜,在鹼性的土壤中生長不良,根據環境條件和盆質、基質等靈活掌握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一般應保持濕潤,不能幹透再澆,也不能太濕漬,更不能將下面的托盤內總有滿滿的水泡,否則根系的呼吸受到抑制,會黃葉、爛根,甚至死亡。孔雀花病蟲害較少,但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乾燥,也會發生介殼蟲為害,套用吡蟲啉系列藥物進行噴灑防治。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中文名:孔雀花【阿聯國花】

英文名:Aristolochia ringens

科目:馬兜鈴科

屬:馬兜鈴屬

形態特徵: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莖長2米以上。葉紙質,卵狀心形,頂端鈍尖或圓,基部心形,葉綠色,葉柄長。花單生於葉腋,具長柄,花下部膨大,上部收約定約定縮,檐二唇狀,下唇較上唇長約一倍,花暗褐色,具灰白斑點,花大,長可達20厘米。花期秋季。

分布:南美。

開花容易,花期長,花朵密集,適合粗放管理,是花壇、花台最理想的草花之一,種子發芽適溫20-25℃,播種後約5-7天可發芽,待株高6-8厘米時可定植。從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左右。

密花孔雀花: 株型半圓,開花繁多,全株盛開時似孔雀開屏,極為美觀。適合盆栽、景觀、花壇。 孔雀竹芋比較喜半陰,在全陰或全陽的環境中生長不良,過陰易黃葉乾邊,過陽會卷葉焦邊。在半陰處生長葉片色澤明亮、著色美麗,且葉片舒展。如果出現黃葉請修剪掉,一是為了觀賞,二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孔雀竹芋比較喜濕潤,要求盆土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且營養豐富的微酸性為宜,在鹼性的土壤中生長不良,根據環境條件和盆質、基質等靈活掌握澆水次數和澆水量,一般應保持濕潤,不能幹透再澆,也不能太濕漬,更不能將下面的托盤內總有滿滿的水泡,否則根系的呼吸受到抑制,會黃葉、爛根,甚至死亡。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次,可結合澆水進行,一般用肥料按倍數溶解在水中澆灌根部即可,每次澆水均可進行,但配製濃度要淡不要濃,薄肥勤施為宜。如果盆顯得較小時,可以換盆換土,如果盆不算小,儘量不要換土,換土以泥炭土為宜,並摻少量的珍珠岩為好,既能保證透氣,又能確保有足夠的營養,注意不要換普通的土,否則植物得不到良好的透氣,會發生窒息現象。

如何種植孔雀花也就是滿天星

(一)生育適溫

日溫25℃生長最佳,若超過30℃以上,時間或日數太長,易造成畸形花的機率增高。夜溫以10-15℃最佳,若低於10℃最佳,再低於10℃以下,再加上秋冬短日,易造成休眠態或簇化現。

(二)對日照的需求性

多數商業品種,其開花的臨界光周約界於12~18小時之間。

長日處理本身只在於有效的誘導花穗的分化,而較多的長日處理則可獲較多的花數。並且較長的光周不但能促進提早開花,且花朵亦較大。而Bristol Fairy對長光照的需求性,不像其他品種如Perfecta diamuna敏感,在12小時以光照即可開花,此即為該品種成為台灣專業生產的主要品

種的原因之一。

(三)光度的需要性

光照對滿天星的開花與否,有極深遠之影響,尤其是在冬季更為明顯。於夏季滿天星若給予照射80-24K lux照度,則所有的植株皆可開花,所不同之處,在於植株所接受的照度愈少,著花數就相對的愈少。於冬季照射58Klux者,植株可全部開花;而照射24Klux者,縱使連續給予24小時的全亮期,也不可以得到花朵。

(四)對土壤條件的需求性

一般而言以排水良好之微鹼性石灰質土壤或礫質壤土為佳。

(五)對水分需求

苗期對水分的需求較多,摘心後仍需充足分及肥分,其植株才能從營養生長期漸漸轉換成生殖生長期,亦就是說進入抽凸期(開花期)。直至小花穗抽出,花瓣長出來時水分應稍減之,以防切花品質及抽水性減低,又能促使盡朵開花整齊。尤其在夏季高溫多濕的季節,水分控制適當與否,往往是決定滿天星栽培成功與曾的主要因素。

作用

孔雀花除甲醛的功效值為吊蘭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還是清除空氣中的氨氣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內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氣2.19mg)。該種植物的觀賞性很強,也可淨化空氣,但價格也相對較高,10寸盆價格可達60至120元。

繁殖方法

孔雀花用分株繁殖。一般多於春末夏初氣溫20℃左右時結合換盆換土進行。氣溫太低時分株容易傷根,影響成活或使生長衰弱。分株時將母株從盆內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沿地下根莖生長方向將生長茂密的植株分切,使每叢有2 —3個萌芽和健壯根;分切後立即上盆充分澆水,置於陰涼處,一周后逐漸移 至光線較好處,初期宜控制水分,待發新根後才充分澆水。

防治孔雀花斑病

葉斑病病斑黃褐色,發病初期在葉片邊緣附近或葉片中央形成黃色小粒點,並且逐漸擴大,顏色加深,轉為黃褐色,病斑外圍有比較明顯的暈圈,隨著病斑的擴展,葉片逐漸乾枯、萎縮,以致脫落而死。病原為半知菌德氏霉發生孢子。發病原因是高溫高濕,空氣不流通,植株擺放過密,栽培環境中雜草、爛葉多,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組織幼嫩者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是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長充實,增強本身的抵抗力。及時清除病殘葉以及雜草,減少侵染源。植株擺放不易過密,適當通風透光,降低環境的濕度,可減少發病。發病時噴藥保護。藥劑有:50%的多菌靈600倍液至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至800倍液;50%的代森錳鋅500倍液至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一次。各種藥要交替作用,可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蟲害防治

孔雀花病蟲害較少,但如果通風不良、空氣乾燥,也會發生介殼蟲為害,套用吡蟲啉系列藥物進行噴灑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