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漢語詞語]

子虛[漢語詞語]

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容。後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的事。漢司馬相如作《子虛賦》,假託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問答。後因稱虛構或不真實的事為“子虛”。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fictitious;unreal]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容。後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的事。
子虛烏有。——《漢書·敘傳下》

詳細解釋

1
1
.漢司馬相如作《子虛賦》,假託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問答。後因稱虛構或不真實的事為“子虛”。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義。”宋周密《齊東野語·開運靖康之禍》:“然考之五代新舊史,初無是說,安知非托子虛以欺世哉?”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十三:“花傑所劾文端他事,經諸大臣會訊,均屬子虛。”沉昌眉《和弟》詩:“道路有傳聞,傳聞皆子虛。”
2.《子虛賦》的省稱。
晉左思《詠史》詩之一:“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唐黃滔《御試》詩之二:“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