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生氣孩子很爭氣:考上北大清華最強教子方案

媽媽不生氣孩子很爭氣:考上北大清華最強教子方案

《媽媽不生氣孩子很爭氣考上北大清華最強教子方案》是2011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江敏。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閆江敏,一位出色的媽媽,一位優秀的老師,一位方法獨特的資深教育輔導師。18年來,她一直從事高中一線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帶出了一批高材生。她的兒子中考以606分(總630分)考取重點高中重點班,目標直指一流大學。優秀媽媽有成就,她的教子方案積累成了20多本日記,在民間廣泛傳播,深受家長和老師歡迎,被很多媽媽稱為“考上北大清華最強教子方案”。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用心媽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成長

父母對孩子世界觀的形成最具影響力。用心的媽媽,從孩子小時候起便盡到撫養義務,絕不會過早地推卸責任。她不僅照顧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而且著力培養孩子的性格、習慣,引導其朝著積極的方向成長。相反,如果媽媽不夠用心,孩子離開了父母,為所欲為.不良習慣一旦養成,克服起來就非常困難了。在孩子世界觀尚未形成的時候,媽媽應像孟母那樣營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一天一天地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讓孩子在點點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讓媽媽無微不至的愛心滋潤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少走彎路。

1.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一生的觀念

2.學生間的競爭,就是家長間的競爭

3.把孩子看得越金貴,就越要重視對他的教育

4.別把“聰明”掛在嘴上,這會誤了孩子

5.給孩子一種意識,自信是美麗的

6.肯定孩子的優點,是媽媽的責任

7.手到心到,這樣聽課效果最好

8.關注名次,不如關注知識

9.學習就像登山,每一步都得踩實

第2章 不拔苗助長,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孩子就像二棵正在發育的幼苗.有自己的成長規律。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不要過早地把學習當做一種艱巨的任務加在孩子身上,這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人趨利避害的天性,會使他認定上學不好玩。實際上孩子天生會盼望自己一天天長大,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好好學習。當他自願地去學習,認為學習與做其他事情沒有分別的時候,就會把學習當做生活的組成部分,真正地完成自己的正業。讓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1.多放手,給孩子創造成長的空間

2.到點放學,不要隨意延長孩子在校的時間

3.分擔煩惱,也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4.玩是天性,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5.不僅僅是“貪玩兒”那么簡單

6.從“貪玩兒”中學會管理時間

7.“學習會兒吧”與“玩一會兒吧

8.經歷是一筆財富,在體驗中學習教訓

9.知識是教出來的,智慧是長出來的

第3章 聰明的孩子,最容易走彎路

孩子有很多類型。虛心的學生,對老師的用意心領神會,總是積極地去執行。越是自以為聰明的學生,越是不動腦筋,只愛動嘴。不管老師提出什麼要求,他都喜歡應付了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是學生攀登知識高峰的階梯。孩子若繞開階梯自行攀登,定會走許多彎路。虛心的孩子大智若愚.踏踏實實做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作聰明的孩子.大腦用在了如何與老師講條件、玩鬥爭、耍貧嘴上,長此以往,吃虧的還是自己。孩子小時候最信任家長,家長就應該教育孩子,要懂得用心品味老師對學生的愛,感受老師的無私與真情。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和老師對抗最終會形成惡性循環。

1.我看“小男孩‘謊話連篇’愁壞家長”

2.挺聰明的孩子,在教室里混日子

3.熟能生巧,虛假的學習沒好結果

4.盲目維權,付出了孩子發展的代價

5.慣子如害子,懶惰是學習的大敵

6.同樣的學習要求,不同的結果

7.養成好習慣,備考不慌亂

8.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9.重視評語,改進而不是挑剔

第4章 補課輔導,不如增添孩子內驅力

有的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經常跟孩子講,只要學習好了,什麼都不用你操心,最後卻發現事與願違。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學校的課業已經很重,再利用業餘時間給他補課輔導,表面是為孩子好.最後卻導致孩子產生膩煩心理,上都不想上了。如果孩子享受著父母創造的生活,卻不聽父母的管教,走上叛逆道路,甚至蔑視父母,這首先是做父母的教育失職。補課輔導,不如增添孩子的內驅力,塑造孩子的品格,讓他懂得主動學習。家長不能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適當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為家庭而讀書,為社會而讀書,為世界而讀書。

1.理想最貴,目標引導未來

2.轉變角色,可以激發上進心

3.補課是孩子不喜歡吃的“菜”

4.孩子所走的路,要有家長的鼓勵

5.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假期

第5章 言教不如身教,榜樣就是力量

身教代替言教,是最有效的家教。無為而治的家教,是最理想的家教。這裡的“無為”實際上是“大為”——無須太多干涉孩子,只需要樹立榜樣。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在外努力工作,為人正派有美德;敬業愛家,回家常與孩子交流,關心孩子,事事用行動說話。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會加緊學習,不需要督促。孩子只要能夠坐下來,靜下心,學進去,定會發現知識的奧妙,產生對知識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越學越自信,越學越有成就感。一旦學習成為他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家長就會非常省心。

1.明智的父親,重在立榜樣

2.多一分感恩,多一分力量

3.蘭老師的經驗,借養花來教子

4.特省心的孩子,其實不用管

5.包容孩子情緒,不剝奪他的自主權

6.先成人,後成才,孝順教育第一位

7.身教勝於言傳,孩子永不滿足

8.面對網咖,成也父母,敗也父母

9.愛才溫馨,錢買不到孩子的心

第6章 愛與欣賞,和孩子一起成長

許多家長感慨,自己在外面辛苦掙錢,孩子有什麼需求都滿足,可孩子就是不聽話,真是白養他了。試問,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嗎?是否真正了解他的狀況和心態?現在每家就一個孩子,孩子越小,家長的期望值越高,但是,這個期望值必須分解到孩子成長的每一天。如果父母多欣賞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默默地關注和關懷,孩子的變化就會在你的意料之中,親子之間就不會產生“代溝”。要實現這一點,家長首先要愛孩子,把與孩子的親情放在第一位。掙得金山銀山,不如收穫孩子的美德和孝順。家長再忙,工作再累,也要和孩子多相處,吃飯、學習、玩耍、勞動、出遊,用心的家長應把教育體現在點滴細節中。

1.被欣賞的感覺一定很好

2.讓興趣與愛好陪伴孩子成長

3.孩子是用耳朵吃飯的

4.正面引導優於反面說教

5.莫比智商,相信孩子能行

6.不憤不啟,授之以漁

7.管與不管,多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8.架起心橋,多與孩子溝通

9.孩子大了,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