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課

婚戀課

婚戀課:全稱為“婚學——大學從未教過大學生最重要的事”,大學婚戀課程讓許多人因為年齡而帶來的婚姻壓力去參加結婚活動,這些課程基本上是採取老師教學,學生聽課的公開課或講座形式。

概述

婚戀課婚戀課

婚戀課,在日本著名國立大學之一的九州大學向大一新生開設了一門新課程——“婚戀課”,上“婚戀課”,不僅能“泡靚妹”、“泡帥哥”,與不同經驗的社會人聊天以及談論感情問題,還能集體出遊,最後還可以“賺到”兩分的學分。

開設背景

1、晚婚不婚盛行,然而現實太複雜,少子化、高齡化,出現晚婚族和不婚族,這些現象在十分普遍,這也是面臨的社會問題。
2、有晚婚族和不婚族,還是有許多年輕人將最寶貴的時間花在“婚姻活動”上,忙著為婚姻而活。在大學裡學習和找工作占據了學生們大部分時間,他們完全沒有去為結婚和組建家庭做出構想。
3、離婚率和奉子成婚率很高。沒到20歲就結婚的夫婦中80%奉子成婚,其實在日本,20歲才算真正成年以及到了合法飲酒的年齡。

內容形式

1、九州大學、明治大學開設有“婚姻教育”課程,早稻田大學創辦了“戀愛學”課程,這些課程基本上是採取老師教學,學生聽課的公開課或講座形式。求愛睏難也許會變成全世界人之間共有的一種社會問題。
2、小班更適合學生之間互動,這門課主要面對大一、大二的學生的教養科目。九州大學科目中有一個分類為“少數人研討班”,基本上只要是九州大學的教員都可以設課開講。在九州大學,即便有人反對,還是可以開設新奇的課程,諸如“婚戀課”這類互動性強的課程,更適合在小範圍內進行,展開研討。
學生包括對交流沒有信心、不善交際的學生,也有像六田麻穂一樣交往能力強,但是對戀愛持有“逢場作戲”態度,從來沒有仔細考慮戀愛和婚姻的人。這些學生成為了這類異類課程的“主角”。

主要特點

學生角色扮演體驗婚戀,九州大學“婚戀課”總共有15節課。根據交往、戀愛以及結婚中的一系列問題設定了12個主題來展開。
在最初的交流訓練課上,兩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假設兩人作為夫婦來考慮夫婦間的規則,學生們一開始感到困惑和不安,“不知道怎么進行下去”,“不知道怎么開始談話”。
在課堂上,用類似“辦家家酒”的方式,角色扮演的夫婦和戀人自己設定婚姻或戀愛狀態;假設收入狀態等基本情況;商量和確定夫婦規則——包括雙方該做的家務、回家門限、生活風格等。通過討論和角色扮演學習“婚戀”,對以後可能的生活形成一個具體的印象。

婚戀技巧

婚戀課婚戀課

上課重在豐富交際能力,真盼著要學習“泡靚妹”、“泡帥哥”技巧的人,恐怕要失望了。早稻田大學的“戀愛學”課程中提到“滿分一百分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能夠達到60分,那就交換電話吧”。
“婚戀課”並不是教授單純的戀愛和結婚的技巧,而是希望通過改變和豐富學生的交際能力來學習愛和結婚的能力。課程最主要的部分是小組間根據當天的課題進行討論,因為有“在這個教室里講的話都不會泄露出去”的原則為前提,大家都會暢所欲言。
對於“戀人條件,結婚條件”,日本人並沒有將錢和家庭狀況考慮在內,而是從容貌、性格、穿衣風格、氣質、動作舉止等方面設定選項。婚戀課程也並非僅有大學學生在課堂內“閉門造車”,其實每節課都會有社會人參與討論,講述和分享他們在求愛和戀愛結婚中的各種經驗。這些人中包括跨國婚姻的人、助產師、曾經歷過家庭暴力而離婚的人、單親爸爸以及新婚夫婦等等。

教學效果

1、人生態度有所改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以找工作的態度和行動力來找結婚對象,健身美容、參加各種婚戀和溝通活動、相親約會,最後按照理想條件擇優錄取。
2、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被傷害,因此不敢告白。參加“婚戀課”的29名學生在學期結束後都交了一份感想報告,一名男學生在“關於九州大學戀愛故事”的課後感想中表示絕對不當“草食系”男子或者喜歡玩曖昧的男人,愛就積極地去愛,“喜歡的就要全力積極地爭取”。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表示,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對待感情的方式有所改變。

課程安排

1、課程定位
2、交流技能訓練
3、結婚是怎么一回事(上)
4、結婚是怎么一回事(下)
5、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
6、戀愛是怎么一回事
7、家庭暴力
8、奉子成婚
9、戀人和結婚對象的條件
10、建立家庭之“錢和工作篇”
11、建立家庭之“做飯和家務篇”
12、婚戀學聖誕派對
13、建立家庭之“人生規劃篇”
14、何謂成功的大人和女性
15、總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