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婚戀的性學分析

第一章 第十章 第一章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工人出版社; 第2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裝: 367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0824688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闖蕩美國的中國人,尤其是女人,已有一大群走上融入美國的“捷徑”——與美國人通婚。還有一群人,幾乎都是女人,正以此為目標,展開一系列的搜尋。通成婚的,面臨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衝突,大多數婚姻,則處於成功與失敗兩個極端的廣大中間地帶;通不成婚或根本無意通婚、卻又親身經歷實質性親密關係的,亦不在少數。在美國這塊充滿挑戰的新大陸上,女性同胞似乎比男性同胞有更多的機會改變命運,原因何在?本書對在美華人及大陸新移民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中美婚戀(黃白婚戀)問題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究,可以說,是目前國內首部如此深刻揭示這方面問題的社會學著作,其所涵括的豐富的人文知識、社會知識、歷史知識等更使它成為一部很好了解在美華人婚戀的性愛生活的百科全書。
性—愛—婚姻—家庭”,這是永恆的主題。
在美國,也許更是如此。
報紙、雜誌、電視、電台、電腦網路以及其他各種媒休,天天都在炒作這個老舊而又常新的焦點。政治家、思想家、工業家、金融家、商業家、教育家、宗教家、藝術家以及所有各行各業的權威們最終都以此為主線,展開他們的全部專業活動。
為了多元文化相互溝通的需要,筆者在洛杉磯執教的大學裡開了門課,叫作“東西方性愛哲學比較”。這門以討論為主的課,從東西方比較的角度,廣泛涉及到“性”與“愛”的以下一些理論與實踐的問題。
在討論中,跨族裔的婚戀與性愛關係,自然成了人們最感興趣的論題之一,而且它幾利涉及到以上所有層面的問題,如跨族裔的浪漫愛、友愛、婚外戀、同性戀、賣淫、性騷擾、約會強暴和家庭暴力等等。根據1997年12月5日《今日美國》刊載的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57%以上的美國年輕人約會過異族對象,其中包括白人、黑人、拉丁裔和亞裔。從教室和校園,再向整個美國掃瞄,跨族裔的婚戀和性愛關係列是滲透到整個社會的一個層面和每一個角落。這種現象當然會帶來新的思考和挑戰,同時也帶來正面效應的進步與發展和“負面效應”的“困擾與危機”。
隨著中國大陸史無前列的社會大轉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捲入了中美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是全方位,包攬萬事萬物的,不僅在巨觀上,而且在微觀上,不僅是總體的,而且是個體的,可以說涉及了人類所應有的一切理念、情感、欲求、價值的和行為。其中自然而然牽扯到性愛、婚戀與家庭。不少作為黃種人的中國人同其他種族的美國人,其中主要是白種人,產生了性愛、婚戀,以致組成了家庭。像其他一切社會現象一樣,這種新組合的生活中有喜劇,有悲劇,有鬧劇,還有更多的是悲喜鬧一應俱體的正劇。
筆者根據自己在美國多年教學、研究與日常生活的經歷,以及對祖國社會歷史文化的熟知,力圖揭示出中美婚戀和性愛關係的外在現象中一些帶內在規律性的東西。任何社會現象從整體上看絕非是孤立的,或多或少有其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宗教的、地緣的、甚或心理的原因。例如一個中國男人或女人到美國來,可能從純粹個人意義上說,是由於各種偶然的因素,但從總體大環境來說,卻是中美互相開放的結果。
本書儘量嘗試用較客觀、理性、全面和科學的態度來進行觀察和總結、分析和綜合。大致包括以下七個方面:(1)中美婚戀的歷史緣由;(2)中美性文化的差異;(3)中美婚戀關係中的性心理基礎;(4)中美婚戀關係中的某些困惑與問題;(5)中美婚戀關係中的一些實際案例分析;(6)中美婚戀關係中的文學再現;(7)中美婚戀關係的趨勢展望。本書雖遠非鴻篇巨製,卻是在參閱了大量有關專業書籍、收集了大批有關資料、訪談了眾多有關人士的基礎上形成的。
因材料和篇幅的限制,筆者需要申明兩點:(1)本書主要討論中國人與美國白人的婚戀和性愛關係;(2)本書主要討論中美異性之間的婚戀和性愛關係。不論褒貶如何,有一點也許可以不太自謙地說,在中美婚戀這個領域,本書是第一部較系統、羅翔實、也較有自己一定原創特點的專著。
筆者本意不想把此作寫成枯燥無味的純學術論著,也不相無原則地追求“市場效應”。因此,希望本書能“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雅者見雅,俗者見俗”。但倘若“道者見道,淫者見淫”,那也是無奈之事,並非所願。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美國加州州立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有著述多部。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仙蒂旋風與黃白角效應
第二章 娜塔莎和她的愛神社
第三章 一股黃白交合的大流
第四章 好萊塢的黃白兩性模式
第五章 美國文化中的性歧視
第六章 中國文化中的性歧視
第七章 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性偏化”
第八章 一般異族婚戀的性科學分析
第九章 中美婚戀的性科學分析
第十章 美國的性愛浪漫神話
第十一章 中美性關係的文學藝術化
第十二章 中美婚戀中的經驗與教訓
第十三章 走向世界化的兩性關係
第十四章 東西方性文化的撞擊與融合
訪談錄:六十位中美人士談中美婚戀
參考書目

文摘

書摘
第一章 仙蒂旋風與黃白角效應
天使城”的華人
北美洲大陸的西南角有一個大都市。
這就是聞名全球的洛杉磯,它是美國第二大城。
以洛杉磯市為中心的所謂大洛杉磯地區,背靠聖加布里埃爾山,面對太平洋,有4080多平方英里,由近百個衛星城和1000多萬人口組成。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連在這裡住過幾十年的華人都不知道,洛杉磯在西班牙語裡意思為“天使”。
洛杉磯就是“天使城”。
天使城乎?天使城兮!使人幸福的天使難找,給人帶來磨難的魔鬼卻不少。
大暴亂,大槍戰,大罪案,光怪陸離……
大地震,大火災,大污染,此起彼伏……
但洛杉磯人卻深深地依戀這個並非天使城的“天使城”。
她畢竟半是魔鬼,半是天使。
她還有宜爽的氣候,迷人的色彩,歡快的節奏,融洽的人群……
洛杉磯是流行文化或大眾消費文化的發源地,風靡整個世界的好萊塢和迪斯尼的總根就在這裡。
洛杉磯又是多族裔文化的薈萃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小台北、小東京、小漢城、小西貢、小孟買、小曼谷……你還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人們混處雜居。
華人習慣把自己叫作老中,把白人叫老美,把黑人叫老黑,把墨西哥人叫老墨,把韓國人叫老韓……其實,在這一地區,白人已經成為少數族裔。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加利福尼亞州,白人恐怕也會成為少數族裔。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之外,恐怕美國的洛杉磯可稱華人最大的聚集區了。有人說有80萬,也有人說有90萬,甚至還有人說有100多萬。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連美國政府也是一筆糊塗賬。據官方所謂有關統計,有65萬。不過這個數字顯然極不準確,它並沒有包括許許多多非法偷渡的人蛇、短期訪美滯留不歸的人員以及變動不居的盲流人口。
這裡的華人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甚至第七第八代……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其先祖來北美淘金、修鐵路、做苦力的廣東台山人。這裡的華人有從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來的,也有從越南來的、日本來的、韓國來的、東南亞來的以及世界各國轉道來的;其中大陸客,主要是改革開放以後來的。這裡的華人有合法的、非法的、半合法半非法的;有來留學的、做正當生意的、隱居當寓公的、搞政治避難的、鋌而走險作奸犯科的以及一心追逐美國之夢的。
華人人口中至少有一半為女性。
中華女性向來具有柔弱勝剛強的特性,在這塊充滿挑戰性的新大陸,她們充分顯示了自己堅韌的適應力,使異性同胞大有望塵莫及之嘆。在異國他鄉,她們所創造的陰盛陽衰效應比在故土更可觀。
P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