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辭

婉辭意思是:指婉言謝絕。是一個詞語。

基本信息

婉辭 wǎn cí 【解釋】

1.〖politely refuse〗同“婉謝”,指婉言謝絕:他~了對方的邀請。
〖例句〗
“(唐景星)欲稟請傅相,留余幫辦,自思才力綿薄,當即婉辭,並力勸速舉賢能。”——鄭觀應《盛世危言》附錄《開平礦事略》
“我不能信口開河,也不便寬待自己,所以我兩次婉辭,因為我寫不出像柯靈寫的那樣的序文。”——巴金《〈靳以選集〉序》
2.〖tactful expressions;euphemism;gentle words〗同“婉言”,也作“婉詞”,指婉轉的話;恭順或委婉的言辭
一般來說,婉辭中比較多的是對不吉利的事情婉轉地用其他形式說出。這樣要表達的意思表達了,也不會出現不和諧的氣氛。如:人死亡,能使用的婉辭就不少:“千古”(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作古”(書面用語)、“棄養”(書面用語,指父母雙亡),還有“仙逝”、“永眠”、“無常”、“不諱”、“不在”(常帶“了”)、“歸天”等等。(節選自《套用寫作》月刊1997年第1期《婉辭小議》)
〖例句〗
“凡事人者,非以寶幣,必以卑辭,事以玉帛,則貨殫而欲不饜,卑體婉辭,則諭說而交不結。”——《淮南子·詮言訓》
“(妻子)婉辭哄那丈夫道:‘我嫁你已多年了;女兒又小,你趕我出去,叫我那裡去好?’”——《二刻拍案驚奇》卷六
“彼時我因春闈在邇,婉辭謝去。”——《花月痕》第二回

【婉辭舉例】

此處的婉辭指的是上述第二種釋義,婉辭為一種較為含蓄而體面的說法,使用的時候一般有其特定的語言情境。漢語中的敬辭謙辭、婉辭、客套語各有不同的含義,請注意區分。
作古、歸天、歸西、魂游地府、永眠、長眠、含笑九泉、無常、仙逝——指人死。
掛花、掛彩——指人受了槍傷。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說法。
坐化、圓寂、涅盤——指僧尼之死。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得歸葬故鄉。
見背——相背,離開了我。指父母或長輩去世。
頓首——叩頭、頭叩地而拜。用於書信、表奏的首尾。
千古——哀悼死者,表示永別。
冤家——稱似恨而實愛,給自己帶來苦惱而又捨不得的人(舊時戲曲或民歌中多用來稱情人)。
懷春——指少女愛慕異性。
棄養——指父母雙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