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理查森

娜塔莎·理查森

娜塔莎·簡·理察森(Natasha Jane Richardson,1963年5月11日-2009年3月1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演員。 早在4歲時就登台演出。在演員母親的指引下,身材高挑的理察森,出演了諸多舞台劇,包括《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等。1993年,她首次贏得托尼獎最佳女演員提名,三年後以《小酒館》摘下該獎。之後,理察森從舞台轉向銀幕,其中,《寡婦峰》為她贏得了卡羅維利亞電影節的影后桂冠。 1994年7月3日,理察森與連姆·尼森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 台北時間2009年3月19日因在加拿大滑雪時遭遇意外,頭部受重傷不治身亡,終年45歲。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娜塔莎 理察森 娜塔莎 理察森

娜塔莎·簡·理察森(Natasha Jane Richardson)1963年5月11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她的外公是英國著名演員麥可·雷德格雷夫爵士,她的母親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曾憑藉《朱莉婭》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而她的父親是曾導演《湯姆·瓊斯》和1969年版《哈姆雷特》的托尼·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曾憑藉歌舞片《酒店》贏得了1998年托尼獎最佳女演員獎。她的丈夫利亞姆·尼森是《辛德勒名單》的男主角。2004年到2005年,娜塔莎·理察森曾來滬拍攝詹姆士·艾沃里執導的中英合拍片《伯爵夫人》。

台北時間2009年3月19日因在加拿大滑雪時遭遇意外,頭部受重傷不治身亡,終年45歲。娜塔莎·理察森曾主演《妮兒的芳心》、《伯爵夫人》、《曼哈頓女傭》等片。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

1986年,娜塔莎-理察森在肯-拉塞爾(Ken Russell)的電影《歌德夜譚》( Gothic)中扮演瑪麗-謝莉(Mary Shelley),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娜塔莎的表演獲得了導演保羅-施拉德(Paul Schrader)的賞識,1988年邀請她參演了電影《紅色八爪女》(Patty Hearst)。從此她的電影事業走向了成功,先後拍攝了《玫瑰夫人》(A Month in the Country 1987)、《肥佬大作戰》(Fat Man and Little Boy 1989)、《曼哈頓的女傭》(The Handmaid's Tale 1990)、《陌生人的安慰》(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1990)等影片。1994年她與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和利亞姆-尼森(Liam Neeson)一起參演了影片《妮爾的芳心》(Nell),1998年她又與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合作了影片《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她有兩部作品都在2001年公映,分別是《愛情洗剪吹》(Blow Dry)和《切爾西大牆》(Chelsea Walls)。1994年,她憑藉電影《寡婦嶺》(Widows' Peak)獲得倫敦晚會權威獎最佳女主角。曾在英國中央戲劇學校學習過演講和喜劇的娜塔莎-理察森,還出演過很多舞台劇,包括《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的海麗娜(Helena)和《哈姆雷特》(Hamlet)中的奧菲莉婭(Ophelia)。1986年她憑藉在舞台劇《海鷗》(The Seagull)中扮演的妮娜(Nina)獲得了倫敦戲劇評論獎最佳新人獎。1987年,她在理察-艾爾(Richard Eyre)的音樂劇《上流社會》(High Society)中扮演崔西-羅德(Tracey Lord)。1998年,她在經典舞台劇《餐廳》(Cabaret)中的精彩表演為她獲得百老匯最高獎項托尼獎。

在電視方面,娜塔莎-理察森曾參演過格蘭納達的《福爾摩斯探案集》、BBC的《鬼語者》(Ghosts)、HBO的《人質》(Hostages)等,2001年她在CBS傳記迷你劇《浩劫天堂》(Haven)中扮演了魯斯-格拉伯(Ruth Gruber)。

她與她的兩任丈夫也結緣於舞台。1985年,她在倫敦排演契柯夫的《海鷗》時與第一任丈夫、戲劇製作人羅伯特·福克斯相識,兩人於1993年離異。同年,理察森在百老匯排演尤金·奧尼爾的《安娜·克里斯蒂》時與愛爾蘭演員連姆·尼森相識相戀。1994年七月,娜塔莎-理察森與奧斯卡獲獎者利亞姆-尼森結婚,來自表演世家的理察森和來自北愛爾蘭工人家庭的連姆·尼森婚後感情一直很親密,生育有兩個孩子。利亞姆·尼森曾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中扮演男主角辛德勒。

台北時間2009年3月19日娜塔莎·理察森因滑雪時受重傷不治身亡。

個人生活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可以說是出生在演藝世家,她的母親是演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在英國,演藝界中的雷德格瑞夫家族可謂無人不曉。母親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更是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曾憑藉影片《朱莉婭》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並且以《摩根》(1967年)、《絕代美人》(1969年)、《蘇格蘭女王瑪麗》(1972年)、《波士頓人》(1985年)、《霍華德莊園》(1994年)五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曾評論說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在肉體與精神上到達了完美的頂點”。理察森的曾外祖父羅伊·雷德格瑞夫是澳大利亞的默片影星,外祖父麥可·雷德格瑞夫是英國知名演員,1951年曾憑藉影片《白朗寧版本》奪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59年受封爵位。

娜塔莎·理察森 娜塔莎·理察森

理察森的父親是英國“新浪潮”導演托尼·理察森。1967年,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和托尼·理察森的離婚案曾在英國名噪一時,雷德格瑞夫將丈夫和與丈夫有私情的法國女演員讓娜·莫羅一同列為被告。兩人離婚後,理察森的母親與義大利男演員弗蘭科·尼羅再結情緣,理察森的父親則與讓娜·莫羅為伴,直到1991年因愛滋病併發症去世。此外,理察森的舅舅科林·雷德格瑞夫曾贏得勞倫斯·奧利弗獎,而阿姨琳恩·雷德格瑞夫也是演員。

理察森的家庭成員曾表示,可能由於父母親離異的關係,娜塔莎·理察森懂事得很早。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Natasha Richardson Natasha Richardson

《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曼哈頓的女傭》MAID IN MANHATTAN

《漫步里諾》 WAKIN‘UP IN RENO

《越過午夜》 PAST MIDNIGHT

《天生一對》 THE PARENT TRAP

《野孩子》 WILD CHILD

參演電視劇

《人質》 HOSTAGES

《最後的夏天》 SUDDENLY LAST SUMMER

《鬼魂》 GHOSTS

《福爾摩斯的冒險》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參演戲劇

《舞廳》 CABARET

《海邊來的女人》 LADY FROM THE SEA

《親密的人》 CLOSER

獲獎記錄

1986年,因她在《海鷗》中的角色尼娜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倫敦戲劇協會頒發的“最具前途新人獎”。

娜塔莎 理察森 娜塔莎 理察森

1992年,她首次在倫敦出演安娜·克里斯蒂,這為她贏得了度倫敦戲劇評論界的最佳女演員。

1993年,在影片《百老匯》的表現,為她贏得了托尼獎最佳女演員的提名。

理察森憑藉著她在電影《女僕的故事》贏得了倫敦標準晚報獎的最佳女主角。

1994年,與米婭·法羅和瓊·普洛懷特合作的《寡婦峰》獲得了捷克卡羅維利亞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

1998年,她憑藉在百老匯的歌舞劇《舞廳》中扮演薩莉·伯爾斯而贏得了托尼獎。

人物評價

電影《伯爵夫人》海報 電影《伯爵夫人》海報

雖然她並未像她的母親那樣榮獲過奧斯卡獎,但是作為一名在電影和舞台上活躍的演員,理察森總是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她尤其擅長扮演極為情緒化的角色,比如田納西·威廉士的劇作《欲望號街車》中的女主角布蘭奇,以及哈羅德·品特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編劇、德國導演施隆多夫執導的影片《使女的故事》中的主角。雖然她並未繼承母親在政治上激進的作風,不過母女兩人感情很好,並曾在《夜幕》、《伯爵夫人》等多部影片中一同出鏡。

據悉,理察森與丈夫連姆·尼森一直在紐約居住,由於父親死於愛滋病,她一直致力於為與戰勝愛滋病有關的慈善機構籌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